“緙絲”走進生活
一寸緙絲一寸金,中國緙絲素有“織中之圣”的美譽,又被稱為“千年不壞的藝術織品”。近日,河北石家莊市博物館推出的“‘絲中之圣緙絲藝術作品展”,向人們揭秘了這種距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的古老工藝。
據(jù)介紹,由于工藝繁雜,一個熟練的工人一天只能織出幾厘米緙絲。而完成一件緙絲作品,短則需數(shù)月,長則需數(shù)年。此次展覽不僅呈獻了龍袍、古代官袍補子等上百件精美的緙絲制品,還展示了緙絲旗袍、飾品、手包等一系列文化創(chuàng)意產(chǎn)品,使“非遺”真正走進人們的生活。
婺源不只有油菜花
今年春天,不知有多少人心心念念著婺源的油菜花。被稱為“中國最美鄉(xiāng)村”的江西婺源,不只有漫山遍野的油菜花,還有歷史悠久的徽文化。不久前,江西婺源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展示館正式開館,婺源三雕、歙硯、儺舞、徽劇……讓踏青之人又多了一個好去處。展示館分為“序廳”“婺源表情”“鄉(xiāng)村記憶”“風味春秋”“魅力手工”五個部分,還設有三雕制作技藝表演、徽劇表演、燈彩展演等,令觀眾更近距離地感受到婺源非遺的魅力。
設計與藝術相遇
設計上海似乎頗有點藝術狂歡的意思。每每到3月,延安中路上的上海展覽中心總是大排長龍,人們對于藝術與生活的聯(lián)系,似乎有著比以往更多的興趣和熱情。
今年的“設計上?!痹俅未蚱朴涗?,將展覽面積增至2.5萬平方米,是自創(chuàng)辦以來規(guī)模最大的一屆。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超過400個品牌和設計藝廊、40多位國際設計大師演講、1000多件全新設計作品……“設計上海”真正讓人們在第一時間獲得了最新的全球設計信息。而那些有顏值、充滿藝術感又結合實用主義的設計,更是受到年輕人的追捧。
剪紙也可以很時尚
如今的博物館展覽越來越重視“顏值”,聲、光、電乃至VR等高科技手段的加入,讓傳統(tǒng)藝術瞬間變得活躍起來。近日,一場在福州舉辦的“Herstory紙藝展”便給觀眾帶來一次視覺享受。
該展覽是福建華南女子職業(yè)學院建校110周年系列活動之一,分為“華南的故事”“閩都舊影”“她們”“暗香”等10個部分,共有60幅作品呈現(xiàn)。作品使用剪、刻、燒、烙、疊等技藝,再結合現(xiàn)代的聲光電技術,使剪紙這一傳統(tǒng)藝術煥發(fā)出現(xiàn)代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