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 磁胎洋彩錦上添花御題詩描金“玉泉山”圖瓶 高44.5 cm
此瓶上之山水與清代宮廷畫可謂一脈相承。例如從這些富麗堂皇的建筑物中,可見透視法的運用。而瓶上山石的繪法,卻比較接近傳統(tǒng)“青綠山水”的風格。整體構圖亦承襲文人畫傳統(tǒng),加添書法及鈐印。此高端水平的瓷器,并非一般陳設用器,而是作為皇家藝術收藏的一部分,與皇帝喜愛的古董、玉器等珍玩一齊深藏宮中。此瓶結合詩、書、畫于一身,具有突破性的視覺效果,既符合帝王品味,也是后世鑒藏家夢寐以求之珍物。
清康熙 青花十二月令花神杯 (一套十二件) 雙圈六字雙行楷書款 直徑6.5cm
仰鐘式杯,胎薄如紙,唇緣如線,釉潤如玉。杯外壁以青花一面繪十二種不同時月花卉,一面相配楷書唐詩,詩尾落青花“賞”字印。十二月令花神杯成套十二件,殊為難得。一杯一月,每杯分繪不同月令花卉,并選配相應唐詩以楷書寫于杯身,并落印章紋于其上,將詩、書、畫、印結合一體,仿若十二開冊頁,按農歷各月,每月使用一杯,極具玩賞價值。
南宋 龍泉粉青釉紙槌瓶 高23.4cm
瓶盤口,長頸漸寬,折肩,直筒腹,淺圈足。內外施粉青釉,釉汁厚潤如脂,幽微素凈。
此瓶的釉料肥腴失透、溫潤如玉,薈萃了龍泉青釉最為人稱許的特質。此外,其天青釉清淡柔和,在藏家看來固妙至毫巔,但陶工卻視之為畏途。色澤、質感佳妙如斯者,其原料、配制、上釉和窯燒皆須拿捏得恰到好處,故上乘之作寥寥無幾。
此作尺幅接近六尺,構圖殊為不易。畫家以沒骨筆法將交迭錯落的蓮葉布置其中,畫面滿而有序,濃淡不同之墨色表現(xiàn)的蓮葉,呈現(xiàn)出前后遠近各不相同的強烈空間感,仿佛隨風搖曳,姿態(tài)萬分。以鉤金法寫紅蓮,因耗費時間和顏料,在畫家生涯中并不常見,然其呈現(xiàn)出的富麗堂皇之效果,亦非尋常畫荷之作所能相比。
10.56至3.02克拉枕形克什米爾天然藍寶石項鏈長39.5cm
這條獨一無二的項鏈鑲嵌了109.08克拉頂級克什米爾藍寶石,配鉆石,附 SSEF、Gübelin及GIA,項鏈長39.5厘米。光是主石便重達10.56克拉,找到一顆如此質量的藍寶石已經非常困難,然而配成一套品相完美的首飾更是珠寶行業(yè)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成就,耗費超過100年的時間,集齊21顆完美匹配、天鵝絨般皇家藍色的克什米爾藍寶石來制作這套瑰寶。這款項鏈絕對是完美的典范,傳承了一個世紀的工藝與熱忱。
清 金農《梅林覓句圖》 設色紙本 手卷 32.5×131.5 cm 1761年作
金農詩文書畫皆精,是揚州八怪中文化修養(yǎng)與情操最高的一位?!睹妨忠捑鋱D》展現(xiàn)隆冬梅花盛放、極富詩意的景致:默林靠岸,梅樹老干多折,以淡墨皴出,瘦枝前后左右伸延,疏落交錯。枝上梅花朵朵,一片白梅襯托著林中的粉梅;文人雙手籠袖肅立于粉梅樹旁,身后有僮子彎身白梅樹下煎茶。金農以篆隸筆法入畫,賦色淡雅令畫面高古樸拙;左方題款與構圖相呼應,亦增添畫面之古拙清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