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靜波
小王子說:再窮也不能窮教育,再苦也不能苦孩子。這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因為這不僅需要各種物質(zhì)條件做支撐,還需要人們有一致為孩子和國家謀利益的赤誠之心。還好有人始終在努力,只要有人在出發(fā),就有人會抵達。
一個月前,我去了日本的一個小島,名叫“沖島”。這個島位于日本最大的淡水湖——滋賀縣琵琶湖的中心,是日本唯一一個有人居住的湖中島。整個島只有1.5平方千米,上島必須坐船。這個島的居民只有270人,但島上居然有一所十分漂亮的小學,叫“近江八幡市立沖島小學”,總共有13名學生。其中島上學生2人,其他11名學生都是從島外慕名前來的。
這所小學創(chuàng)建于1875年,1875年是中國的光緒元年,距今已經(jīng)有143年的歷史。目前的木結構校舍,建于1909年,也快110歲了,依然十分結實。一位島民告訴我,他的爺爺?shù)臓敔數(shù)臓敔敹际菑倪@所小學畢業(yè)的,算起來至少有7代人。這所小學學生最少的時候,只有6名。
我們來看看這么一所小島小學,都有哪些設施設備:
第一,擁有電子化的教室,不僅有電子黑板,還有投影儀和52英寸的大屏幕電視機。第二,擁有一個室內(nèi)體育館和一塊室外運動場。第三,擁有一個50米長的標準游泳池。第四,擁有6臺顯微鏡和1臺高倍天文望遠鏡的科學實驗室。第五,擁有配備了鋼琴的音樂教室。第六,擁有一個藏書5000冊的圖書館。第七,學校邊上還有一個小小的農(nóng)場。
就這么幾個學生,居然配備如此齊全的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是不是有點浪費?答案只有一個字, “不”。因為根據(jù)日本的教育法,公立小學的設施設備的配置,必須做到全國統(tǒng)一標準。也就是說,大城市的小學有哪些設施設備,偏僻的農(nóng)村和海島小學也必須配置同樣的設施設備,不能因為農(nóng)村的孩子少,就有所省略。
不僅是設施設備,教師的配備也必須按照各學科的標準實施,所以這所目前只有13名學生的小學,有4名教師。這里的每一位教師,都是大學畢業(yè)、擁有國家教師資格的正式教師,都是根據(jù)市教育委員會的調(diào)配來島上工作的,一般工作三五年,有的教師已經(jīng)在這所小學工作了十幾年。
大家知道,日本的小學都要給學生們提供午餐,這是因為日本政府規(guī)定,必須保證孩子們充分而均衡的營養(yǎng)。所以,這所學校有專門的營養(yǎng)師,還有孩子們的專用廚師,每天的菜單都是不一樣的。
每年春天和秋天舉行學校運動會的時候,所有島民都會一起參加,給孩子們助威,因此每一次的學校運動會,都變成了全島運動會。幾代人讀過書的這所小學,是整個島上的教育中心、文化中心和娛樂中心,寄托了島上所有居民的人生記憶與夢想。
日本是一個講究“公平教育”的國家,不管是城里的孩子,還是鄉(xiāng)下海島的孩子,都享有同等的教育待遇。而且日本沒有政府指定的重點學校。所以, “公平教育”在日本不是一句空話,而是一個實實在在、受到法律保護的行動。
日本的“公平教育”還體現(xiàn)在教師對待學生的態(tài)度上。日本的中小學校禁止實施精英教育,所以,學校沒有快慢班之分,每個學生都在同等的班級接受同樣的教育。學校禁止老師給個別學生開小灶,否則就會受到處罰。同時,日本農(nóng)村的孩子,只要你愿意,隨時可以搬到東京的任何一個地方讀書,戶口所在地的學校都有義務接納學生,哪怕你是剛剛搬來的。包括外國人的孩子, “就近上學”是最基本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