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寧寧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報》以特約評論員名義發(fā)表了胡福明撰寫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拉開了中國思想解放和改革開放的序幕。為什么是胡福明寫出了這樣一篇大文章?這要從他在“文革”前后的經(jīng)歷說起。
胡福明在北大讀的是中文系,專業(yè)是新聞。北大畢業(yè)后,他被分配到人民大學哲學系讀研究生。研究生畢業(yè)后,人大讓他留校教書,他自己做主來到南京大學任教,因為那時他愛人在無錫工作,南京離無錫比較近。
1966年,因為“開門辦學”的緣故,南京大學的文、史、哲3個系合成一個系,被安排在離南京200多里的溧陽分校。胡福明是黨總支委員之一。那年6月2日上午,胡福明從廣播里聽到,北京大學貼了一張大字報,內(nèi)容是批判北大黨委、北京市委執(zhí)行修正主義路線。讓他沒有想到的是,當天上午,在溧陽分校,南大的部分師生也貼出大字報,批判南京大學黨委、校長匡亞明的修正主義路線。當天晚上,分校舉行了黨員大會,胡福明在會上發(fā)言,表示南大黨委、匡亞明執(zhí)行的是毛主席的革命路線,開門辦學、半工半讀就是例子??傊瘑T們和胡福明的想法相同。
會后,各個年級開會辯論,批駁之前寫大字報的師生??墒钦l也沒想到,一個星期以后,省里來了一個工作組,他們宣布:溧陽分校發(fā)生了“六二反革命事件”。學校用卡車把師生接回學校,于是,南京大學的“文革”之火點起來了。
而一回到學校,胡福明等老師就成了“反革命黑幫分子”。
因為是“黑幫分子”,掛牌子、戴高帽、在大會小會上挨斗,對于胡福明來說是常事。除此之外,和中文系的葉子銘、包忠文等青年教師一樣,他必須在校內(nèi)進行勞動改造,勞動項目有拉板車、掃廁所等。
胡福明說他沒吃大苦頭,“哲學系的學生沒整我。我們關(guān)系好。之前,我們師生拉著10輛板車步行從南京到溧陽,然后一起勞動?!?/p>
1978年到北京改稿的胡福明(左)。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報》在頭版以特約評論員名義刊發(fā)胡福明撰寫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
一年后,胡福明被解放了,只是說他犯了嚴重錯誤。究其原因,一是他出身貧下中農(nóng)家庭,根正苗紅;再有造反派在他的講稿上找不到一句“反動話”。當時南大有兩個對立的造反派組織,兩邊都動員胡福明參加,胡福明拒絕了。
不參加造反派,胡福明自然就成了“逍遙派”。雖然看上去很逍遙,但是他內(nèi)心是苦悶的,因為他找不到答案。
1976年,南京大學發(fā)生了悼念周恩來、反對“四人幫”的“三·二九”革命運動。就是這些發(fā)生在身邊的驚心動魄的事情,讓胡福明漸漸看清了時局,“文革”初期的疑問漸漸有了答案。
粉碎“四人幫”后,隨著“四人幫”在文革中的種種惡行被揭露,胡福明心中的苦悶被一掃而空。找到答案的他,投身到揭批“四人幫”的運動中。
在揭批“四人幫”的同時,胡福明認為,要真正做到撥亂反正,必須要否定“文革”。
就在這個時候,“兩個凡是”出現(xiàn)了。1977年2月7日《人民日報》發(fā)表社論《學好文件抓住綱》,提出了“兩個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
胡福明敏銳地發(fā)現(xiàn)了這篇文章的錯誤所在——它違背了馬克思主義“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的基本原理。找到靶子后,他開始查找資料,著手寫作。
1977年7月,經(jīng)過1個月的寫作,胡福明終于完成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的初稿。9月,他把稿子寄給了《光明日報》。以后,經(jīng)過《光明日報》的編輯、中央黨校的孫長江等人的修改,經(jīng)胡耀邦同志的審定,文章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為題,先在中央黨校的內(nèi)部刊物《理論動態(tài)》發(fā)表。第二天,也就是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報》以特約評論員名義刊登在該報頭版。
因為這篇文章,胡福明日后被人形容為“捅破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