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亮,陳 燁
(青島太平洋水下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山東青島,266100)
遙田水電站攔河壩中的溢流壩段設27孔溢流堰(WES),其中高堰24孔,低堰3孔,采用鋼弧門。電站自1988年底下閘蓄水發(fā)電,已運行近30年。由于溢流孔僅設置了弧形工作門,未設置檢修門,自運行以來,大壩弧門和溢流堰水下部分無法得到正常維護和檢修,目前大部分弧門存在門板銹蝕、水封老化變形等問題。此外,長期泄洪導致弧形鋼閘門漏水(如圖1所示),給電站運行帶來極大安全隱患。根本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是在溢流壩上增設檢修閘門,再對弧門進行徹底檢修、維護。
對于類似工程,傳統(tǒng)的施工需降低水位、放空水庫或者修建圍堰。針對遙田項目,降低水位不足以創(chuàng)造干地施工工作面,放空水庫則導致水資源損失過大,因此項目設計最初選擇修建圍堰后局部干地改造。由于項目施工工期長,需要度過冬季和春季兩個汛期,圍堰的安裝位置正好位于溢流孔上游,將對大壩汛期的正常行洪造成非常不利的影響,對庫區(qū)群眾生產(chǎn)生活造成巨大的損失。同時汛期洪水對圍堰安全也將造成巨大威脅,可能導致汛期無法正常施工,工期和工程造價都無法控制。
圖1 弧形門漏水情況Fig.1 Leakage of radial gate
工程實施時由于低堰計算工況相對復雜,需采取多種處理措施才能確保閘壩的穩(wěn)定和安全,因此3個低堰孔未實施改造,僅對24個高堰孔進行了改造。高堰增設的檢修門底坎高程是65.80 m,擋水高程為正常蓄水位73.0 m,孔口凈寬度為10 m,改造時高堰檢修門厚度為700 mm。由于要新增檢修門槽,在高堰孔堰體上游側(cè)新澆底檻混凝土,采用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澆筑,強度等級為C30。
圖2 高堰改造前Fig.2 Weir before reconstruction
圖3 高堰改造后Fig.3 Weir after reconstruction
閘墩處改造方案為:首先將門槽改造處1.468 m長度范圍內(nèi)的閘墩混凝土從上到下全部拆除,使閘墩分為上游、下游獨立的兩段;在兩段閘墩之間采用植錨筋、增設鋼筋、埋設預埋件、立模澆筑混凝土等方式,重新恢復閘墩的整體結(jié)構(gòu),并使門槽一體成型。
圖4 高堰新增檢修門槽配筋圖Fig.4 Distribution of rebar in additional gate slot
在遙田電站增設檢修閘門工程中,門槽埋件的精確安裝是重中之重,因此,最關鍵的部分為門槽施工和底檻施工。其中難度最大的部分是在原有閘墩的基礎上開槽施工。遙田水電站有24個高堰孔、25個閘墩需要改造。原閘墩結(jié)構(gòu)混凝土強度為C20,內(nèi)部設置了鋼筋網(wǎng),厚度為1.5 m。施工時,需要將閘墩中部1.5 m范圍內(nèi)的混凝土全部拆除,重新澆筑二期混凝土。單個閘墩切割高度16 m,切割截面為1.5 m×1.5 m,單個閘墩切割拆除方量36 m3。項目現(xiàn)場共有25個閘墩需要切割,共需切割、拆除900 m3混凝土,工程量較大,因此閘墩的水下開槽也是影響本工程施工進度的關鍵工序之一。一旦閘墩混凝土無法順利拆除,門槽改造項目就無法按期進行。鑒于此,快速、高效切割、拆除大體積混凝土是項目需要解決的一大難點。
在已建閘墩上進行開槽和切除的傳統(tǒng)方法是使用液壓鋸和液壓鎬,由潛水員在水下進行人工拆除。這種方法施工范圍小、效率低,且耗費的勞動力非常大。對于大體積水下混凝土的拆除,在施工進度和施工成本上都不具備優(yōu)勢。
另一種傳統(tǒng)的大體積混凝土水下拆除方法為水下爆破,但爆破帶來的震動會對周邊水工建筑物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其使用局限性很大,無法廣泛推廣。
為了保證遙田項目能夠如期、順利完成,研究了兩種大體積混凝土水下拆除工法。一種是將水下靜態(tài)破碎劑加上適量的水配合后注入混凝土預先鉆好的裝藥孔中,破碎劑發(fā)生水化反應,產(chǎn)生體積膨脹,從而持續(xù)、緩慢地向孔壁施加膨脹壓力,將混凝土脹碎。此方法無聲且不會引發(fā)震動,不會對周邊建筑物帶來安全隱患。另一種方法是采用液壓繩鋸作為水下切割工具,進行混凝土整體切割、拆除。
靜力破碎的原理是:由于巖石、混凝土是抗壓強度高,而抗拉強度很低的材料,因此,通過膨脹劑,對事先布置好的破碎孔施加一定的膨脹力,就會在切向拉應力的作用下使孔壁產(chǎn)生徑向脹開的裂縫,再使裂縫進一步擴展并相互連接,最終實現(xiàn)巖石、混凝土的解體破碎。
為建筑工程施工工作可以順利的開展,施工單位應在施工前期做好充足技術準備,進而使工程施工能夠達到預期目標。在建筑施工技術前期準備階段,要全面分析工程的具體情況,制定科學的施工進度計劃。深入優(yōu)化施工方案,提升施工效率,使建筑施工工程成本盡量縮減[4]。建筑施工技術管理是建筑施工過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其肩負著對施工現(xiàn)場的技術管理和質(zhì)量把控的重要作用。在建筑施工過程的技術管理工作中,要加強對工程質(zhì)量、工程進度、工程投資成本以及施工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把控。加強對施工技術管理的檢查力度,相關部門應進行不定期抽查,對施工技術管理運用不當和違規(guī)操作的施工企業(yè)予以處罰。
現(xiàn)場施工時,首先采用繩鋸切割出門槽邊緣線。切割完成后采用?42液壓鉆頭,按照圖5所示位置鉆取靜力爆破孔,并在孔內(nèi)灌注靜力破碎劑,每次鉆取深度為2 m。當膨脹劑把閘墩混凝土脹碎后,采用人工鑿除的方式對已經(jīng)脹碎的混凝土進行鑿除。
圖5 靜力爆破孔位置示意圖Fig.5 Distribution of static blast holes
靜態(tài)破碎法的優(yōu)點包括:
(1)操作簡單。主要工藝為水下鉆孔和水下裝藥,目前水下鉆孔工藝已經(jīng)相當成熟,潛水員水下施工效率快。
(2)安全、易管理。靜態(tài)爆破劑為非爆炸危險品,破碎劑與其他普通貨物一樣可以購買、運輸、使用。
(3)材料環(huán)保。使用中無聲、無震動、無飛石、無毒氣、無粉塵,是無公害環(huán)保產(chǎn)品。
(4)使用方便。按破碎要求,設計適當?shù)目讖?、孔距、角度,能夠達到“外科手術式”的分裂、切割。
圖6 遙田水電站現(xiàn)場靜力破碎效果Fig.6 Result of static blast at Yaotian hydropower station
靜態(tài)破碎法的缺點如下:
(1)主要通過膨脹劑將混凝土脹碎,之后仍然需要耗費較多人力進行水下鑿除和清理。
(2)靜態(tài)破碎法只能把混凝土脹碎,但對混凝土內(nèi)的鋼筋無效。因此,對于鋼筋混凝土的水下拆除,仍然需要潛水員在水下對混凝土內(nèi)部鋼筋進行水下切割。
(3)水下靜態(tài)破碎無法控制破碎孔對周邊需保留的混凝土的破壞。因此,在實施破碎之前,需要將待拆除混凝土的邊緣提前切割出來,將需要保留和需要拆除的混凝土分隔開。
根據(jù)現(xiàn)場的起吊能力,采用繩鋸將閘墩切割成若干塊后,用吊機將混凝土塊整體吊出。繩鋸主要由繩鋸驅(qū)動、飛輪、導向輪、金剛石繩鋸鏈條組成。繩鋸能切割鋼筋密布的混凝土構(gòu)筑物、厚磚墻,也能勝任水下切割作業(yè)。繩鋸比液壓墻鋸能完成的切割深度更深,切割作業(yè)深度不受限制,作業(yè)環(huán)境適應性更強、作業(yè)效率更高。
圖7 液壓繩鋸安裝和切割Fig.7 Installation and cutting of hydraulic rope saw
繩鋸切割法的優(yōu)點包括:
(1)繩鋸可同時切割混凝土和鋼筋,在完成鏈條穿孔及繩鋸鏈條安裝后,便無需潛水員進行水下操作,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切割能力和勞動生產(chǎn)率。
(2)線性切割可以使施工截面更加整齊,能夠成倍提高工作速度,縮短施工工期,進一步降低勞動力成本。
繩鋸切割法的缺點有:
(1)對待切割混凝土的形狀有要求,比較適合切割獨立的混凝土結(jié)構(gòu),比如墩、柱等。
(2)繩鋸的金剛石鏈條磨損率大,設備損耗較大。
結(jié)合遙田水電站施工現(xiàn)場實際情況,項目最終選擇繩鋸整體切割法對閘墩進行整體拆除,拆除效果良好。
圖8 閘墩混凝土整體切割效果Fig.8 Overall cutting result of pier concrete
我國很多小型水電站依然沿用40年前的設備和技術,安全保護性能差,大部分設備和建筑物帶病運行。輸水和泄水建筑物缺少檢修門槽是此類農(nóng)村水電站的普遍缺陷之一。
項目通過對現(xiàn)有門槽進行水下改造,增設檢修門槽,解決了遙田水電站溢流孔因缺少檢修閘門無法對已經(jīng)老化破損的工作閘門進行檢修的問題,便于后期工作閘門的日常維護,確保大壩的正常運行,為各地區(qū)農(nóng)村水電站類似工程問題提供了寶貴的工程經(jīng)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