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樣年華
昨晚刷微博,看到這樣一則社會新聞,在人行道上,一位穿黑色背心和七分褲的小伙,一邊掃地一邊戴著耳機聽音樂,怡然自得。這位小伙子是二十九歲的小田,上海同濟大學學生,他說:“自己是博士生,還在上海讀書,由于老家貧困,五六年前父母供為了我上大學,就到嘉興做環(huán)衛(wèi)清潔工,他們?yōu)楣┪易x書省吃儉用很辛苦,所以每年暑假到父母那兒住一月。父母在這地段掃馬路,所以早上幫他們掃兩個小時,減輕下他們的勞累,下月就要讀書去了……”小伙子很低調(diào),對于幫父母,他說:“就像在家?guī)透改父赊r(nóng)活一樣,天經(jīng)地義?!?/p>
看完這則消息,真心為這位小伙子點贊。首先是一個好兒子,其次是博士生。無論哪個身份,他都沒辜負。學問好,人品佳,懂得感恩,孝敬父母,沒有因為高學歷高眼界看低父母,看低環(huán)衛(wèi)工作,很正的三觀。這位寒門貴子給我們展示著滿滿的正能量。
我想起了一個曾經(jīng)熟悉的身影,哪怕低到塵埃,她依然可以驕傲。阿姨姓白,負責打掃樓道,她每天很早就在各個樓里清掃,先從頂樓開始打掃樓梯,然后再用抹布把扶手抹一遍。有時候,我們在樓梯間碰到,會笑著打聲招呼。6月的一天清晨,我出門買早點,正好碰到白姨,還有一個小姑娘正拿著掃帚在掃地,白姨說是她的女兒,剛剛小考完畢:“這孩子,非要來做清潔,說讓我歇著讓她來……”白姨嘴里抱怨著,嘴角眉梢卻洋溢著藏也藏不住的笑意。小女孩個子小小的,仰著臉認真地擦拭著樓梯扶手,鼻尖沁出晶瑩的汗珠,母親在一旁愛憐地望著她。如今,這樣的畫面很稀有,許多孩子都是心安理得享受父母的付出,更有甚者還會挑剔和抱怨。母女深情凝視的畫面竟是這樣打動我。多想有這樣一個懂事乖巧的女兒!
一個剛剛小學畢業(yè)的女生,年齡不過十二歲,雙手也不算強有力,卻心疼母親。我猜她以后一定是一個溫柔賢惠的女友、一個能干孝順的媳婦、一個持家有道的母親,因為她早已懂得心疼自己的親人,早已懂得反哺。這樣的女孩,不虛榮、不矯情,遇上誰,都是一道彩虹。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被譽為“晚清第一名臣”“官場楷?!?。他是中國近代史上一位極具影響力的人物,他不僅學識淵博、見多識廣、文武雙全,而且嚴于律己,對教育子女也十分嚴格。他教育孩子,第一條是誠實,第二條就是“盡孝悌”。他認為:百善孝為先,孝是做人的根本。他教育子女在家要敬老愛幼,出嫁要孝敬公婆。
當你開始懂得孝順父母,尊敬長輩,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你心境的格局才是真正的寬闊與大氣!既為人,若無感恩之心,即使名利雙收飛黃騰達,也是得不到庇佑的。
沒人分享,再多的成就都不圓滿。骨肉至親漸行漸遠,沒有比這更令人心寒的。無論是百年望族,還是小門小戶,養(yǎng)一個孝順的孩子,才是父母最大的驕傲。無論是經(jīng)濟上的慰藉,還是精神上的理解,最難得的是與父母相依相伴的兒女真情。每每看到這樣的句子總是讓人淚流滿面: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選自搜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