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沙,詩人、作家、評論家、編選家、翻譯家。1966年出生于四川成都,自幼在西安長大,19889年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xué)中文系,現(xiàn)于西安外國語大學(xué)任教。已出版著作90余部,獲多種詩歌獎項(xiàng),應(yīng)邀出席國內(nèi)外眾多詩歌節(jié)。
北京的夏夜
夜蟬聽起來
的確要比
日本的蟬
焦躁
比伊豆山中
修善寺的蟬
森之湯的蟬
我住的地方
長安之南
少陵塬上
不聞蟬鳴
月光如水
竹林深處
清涼滲人
斑駁的陽光
閃爍著
失傳的
《廣陵散》
車出鎮(zhèn)巴縣
見一屠宰廠
我指給聾啞詩人左右看
他指給我看
山上的大佛
北冰洋汽水的商標(biāo)上
有一只北極熊
喝的時候我心中有雜音:
“聽說你快絕種了”
這半輩子
很少給家人買西瓜
似乎老有心理障礙
買一個太大了
拎不動
買回去也吃不完
買半個吧
買切開的半個
不太新鮮了吧
挑一個切兩半
買走一半
挑不好怎么辦
當(dāng)我終于想通了
不就是買西瓜嘛
半輩子過去了
雨水多如江南
八水繞長安
昔日又重來
都到七月中旬了
我家的空調(diào)
還沒有開過一次呢
在這涼絲絲的早晨
重新?lián)Q上長衣長褲
望一眼窗外的山影
在心底
嘆一聲:唉
終南山下好作詩
老天爺也是
講平衡的
讓你碰上
多少壞人
就讓你碰上
多少好人
讓你碰上
多少小人
就讓你碰上
多少貴人
蓋因如此
我不抱怨
朝天門碼頭
高高臺階盡頭
一位殘疾人
在吹笛
吹得我
七竅嗚咽
在遙遠(yuǎn)的東方
有一位蒙面的
神秘的耍蛇人
自帶兩蛇
聞雞起舞
在首爾
老全請我喝竹葉青
等于把一條蛇
塞進(jìn)我懷里
洗盡一身
旅途疲倦的
是家中陽臺上的
風(fēng)浴
伸手去擦座鐘的背面
抓了一把時間的骨灰
西安有西安的木偶劇團(tuán)
北京有北京的木偶劇團(tuán)
但在我的記憶中
它們所在的街是同一條
那條街除了走木偶
只有一個人騎車而過
是我高中的地理老師
一個帥氣的卷毛
他妻子
是木偶劇團(tuán)的演員
在我的記憶中
他娶了一個漂亮的木偶
然后是高考前的一天
我們正在上地理課
他剛徒手在黑板上
畫了一個標(biāo)準(zhǔn)的世界地圖
自己便仰面倒地
四肢抽搐
口吐白沫
不省人事
事后我們得知
那種病叫癲癇
我總覺得那是木偶身上的病
傳給了我們的帥老師
水針疚
倒插秧
秋蟲聲聲
蟋蟀入家
并不是什么
新鮮事
但自有家以來
也才三次
我從日本歸來
長安大雨如注
一路未用的傘
終于撐開了
從傘下
我一眼瞄見的
亂云飛渡的長安
是一千年前
遣唐使從斗笠下
瞥見的天堂
誰有這個女人命硬
??四腥?/p>
克死情人
克死丈夫
克死兩個兒子
自己一輩子
福祿壽俱全
到了晚年
孑然一身
有人看見
在陽光燦爛的日子
她會把上述男人的衣物
掛出來曬曬
地鐵車廂
密不透風(fēng)
有個壯漢
在打手機(jī):
“醫(yī)生說我
有精神病
對他人
有侵略性”
他的四周
迅速形成一個
圓形的空地
生哪兒
待哪兒
去哪兒
不去哪兒
去哪兒多
去哪兒少
從哪兒
搬哪兒
死哪兒
一生足跡
全是命運(yùn)
一個晚上
我在教研室授課
講的是詩
課間休息時
人都走光了
只剩下艾蒿父女倆
我說:“這么晚了
干脆不講了
你們快回吧”
他們走后
我在地板上
鋪了一張涼席
準(zhǔn)備睡覺
夢中得句:
“道路被燒成
香煙的余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