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岳菡
【摘 要】潘玉良是中國近代著名的女畫家,她在繪畫技法不斷嘗試中西結合,形成了屬于自己獨特的繪畫藝術風格。她的整個繪畫生涯都在把中華民族文化中的繪畫意境筆法與西方傳統(tǒng)油畫技法結合起來, 把中國傳統(tǒng)的線描技藝運用到油畫創(chuàng)作之中,潘玉良油畫的色調(diào)點染清新典雅。潘玉良在我國繪畫藝術史上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奠基了我國現(xiàn)代繪畫理論與現(xiàn)實主義繪畫觀念的基礎。
【關鍵詞】潘玉良;東西方文化;油畫;東方審美;線描技藝
中圖分類號: J20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23-0211-001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23.094
【Abstract】Pan Yuliang is a famous female painter in modern China.She tries to combine Chinese and Western painting techniques and forms her own unique painting style.In her whole painting career,she combines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of Chinese painting with traditional western oil painting techniques,applies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line painting technique to the oil painting creation,and Pan Yuliangs oil painting has a fresh and elegant tone.Pan Yuliang mad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ainting art and laid the foundation of modern painting theory and realistic painting concept.
【Key words】Pan Yuliang;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 Oil painting; Oriental aesthetic line drawing skills
潘玉良出生于1895年,她的一生具有傳奇色彩,幼年父母去世,后來被賣到妓院。遇到時任蕪湖海關監(jiān)督潘贊化后,潘贊化將潘玉良從妓院贖出并與之喜結良緣,為表達自己對潘贊化的愛意以潘為姓改名潘玉良。1921 年潘玉良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取了官費赴法留學,先后在法國里昴中法大學、里昂國立美術專門學校學習,1923年到巴黎國立美術學院在著名的達昂·西蒙教授門下學習。1928年,潘玉良學成回國,出版了《潘玉良油畫集》,被譽為“中國西洋畫中第一流人物”,潘玉良通過刻苦努力并不斷求學最終在中國美術史上留下了輝煌的一筆。
潘玉良的繪畫技能通過東西方文化不斷融合中得到學習和提高,她的繪畫作品吸收和借鑒塞尚的觀察方法和表現(xiàn)技法,尤其是油畫靜物,借鑒了塞尚的很多油畫技法。潘玉良油畫靜物追求表現(xiàn)事物的原始形態(tài),同時她的油畫靜物寄情于景來表達她的情趣,在創(chuàng)作中她在對繪畫作品將東方人人文情思的細膩筆觸轉化為她自己獨特的表現(xiàn)方式,她的油畫創(chuàng)作中運用了很多中華民族元素油畫創(chuàng)作,這方面很多觀賞者們都產(chǎn)生了情感共鳴。潘玉良油畫作品敢于向權威挑戰(zhàn),運用中國民族元素表達自己的新思想,潘玉良的油畫作品蘊藏著東方藝術的意境,并且處處體現(xiàn)著東方民族的審美情趣。
1 在審美方面,潘玉良讓油畫更符合東方審美觀點
潘玉良在油畫表現(xiàn)技法艱苦的學習過程之中加入了傳統(tǒng)的中華民族文化元素, 她的作品大部分都可以看出她自己的中華民族審美情趣。她通過自己的努力轉變了傳統(tǒng)的油畫造型觀念,不斷地加入中華民族元素讓世人認同并贊賞。潘玉良將自己的東方詩詞底蘊完全表達進了自己的油畫創(chuàng)作中,她的油畫作品處處蘊含著中國詩情的審美標準。在油畫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她自然地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氣息與中華民族審美心理畫入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之中,以此她具備了自己獨特的繪畫新形式,這種繪畫形式不同于西方的傳統(tǒng)油畫也有別于傳統(tǒng)的中國國畫,但處處又體現(xiàn)著中華民族繪畫元素。
2 油畫作品中的線描是中國畫的造型基礎
潘玉良在學習西方油畫技法時就已經(jīng)把中國傳統(tǒng)的線描技藝運用到油畫創(chuàng)作之中,她的創(chuàng)作靈感來自于東方線條的韻味,在藝術語言表現(xiàn)上她采用剛中帶柔的簡練線條,在人體的刻畫與造型中利用線條虛實和的中國書法筆致的緩急,完美地表現(xiàn)了人體的柔美與韻味。她的《俯首背立體》作品運用中國傳統(tǒng)的線描技法與西方油畫透視對人體立體質感造型進行塑造,這就是潘玉良的白描人體畫法。將線描手法運用在油畫的人體構圖中,突破了人體創(chuàng)作傳統(tǒng)的體現(xiàn)技法,平面的線條依然清晰地表現(xiàn)出人體自然地輪廓。作品《被褥女人體》就是潘玉良中西結合的代表作,這幅作品中人體、被褥用中國畫線描法勾出輪廓,用極少的筆墨把被褥的質感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采用了中國畫淡彩平涂法使人體的肌肉質感淡雅而更有韻味。
3 油畫作品中的中國水墨畫技法
潘玉良油畫的色調(diào)點染清新典雅,她的色彩深淺是與線條互相配合而相得益彰的,她利用中國的書法和筆法自然地描繪出萬物的遠近關系、明暗虛實對比,從而使油畫中的人物或景色、事物更加色韻生動。1940年她創(chuàng)作的《菊花與女人體》在人體與頭發(fā)的處理上用線勾勒用筆細膩,在畫朱紅色的襯布時潘玉良使用跳躍性的筆觸,產(chǎn)生了視覺效果豐富的肌理效果,整幅畫粗礦的鋪色而細膩地用筆刻畫勾勒,給人們視覺上一種東方水墨畫的效果。潘玉良作品中人體先用細膩流暢的線條勾畫人體輪廓使整個畫面顯得更加典雅,然后人體的立體感用淡雅的色彩明暗對比而出,背景的層次感依然利用線條的勾畫與點色體現(xiàn),她成功地將中國的水墨技法和西畫的實體油畫成功地融合在一起。在她的《雙人扇舞》等油畫作品以中國民間婦女活動作為主要創(chuàng)作素材,先用國畫的線條勾勒,再利用西方油畫的大面積的純色,使整幅作品讓人們體會到中西結合的詩情意境。
總之,潘玉良在學習西方繪畫藝術風格的過程中,她充分利用線描手法的表現(xiàn)力,并把它融入油畫中,使油畫的造型模式多樣化,使油畫具有了質樸的韻味。她打破了傳統(tǒng)油畫與中國水墨畫的傳統(tǒng)繪畫技法毫無交叉的境況,把西方的油畫寫實與中國畫意象性有效地結合在了一起。同時中國傳統(tǒng)的水墨畫也添加了西方油畫的一些繪畫觀念,形成了潘玉良獨特的繪畫風格。潘玉良在我國繪畫藝術史上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奠基了我國現(xiàn)代繪畫理論與現(xiàn)實主義繪畫理念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馬群鴻.國畫創(chuàng)作中中國筆墨文化元素的應用探究[J].美術教育,2017,(11):98-99.
[2]吳梅.淺析潘玉良繪畫的東方審美情趣[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6):168-170.
[3]李京.淺析潘玉良繪畫風格的演變[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08,(3).
[4]朱敬.塞尚油畫靜物和潘玉良油畫靜物比較研究[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年(2):122-123.
[5]楊新林.透過性別看民國時期潘玉良的美術活動[J].藝術百家2009,(8):183-186.
[6]蔡元培美育文選[C].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3.
[7]趙彥威.中西合璧:潘玉良的人體藝術[J].大眾文藝:學術版,2012(13).
[8][4]張桂林.論潘玉良的繪畫藝術及其成就[J].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2004,(02).
[9]孫延利,丁琴.從畫靜到心凈:解讀潘玉良繪畫作品[J].黃山學院學報,2012(4).
[10]石楠.安徽才女蘇雪林與潘玉良[J].江淮文史,1999,(1).
[11]江哲豐.用靈魂作畫的傳奇女子:潘玉良作品及其藝術精神探析[J].美術大觀,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