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曉紅
摘 要:清代,如意紋裝飾集歷史之大成,達到了圖必有意、意必吉祥的程度。文章以康熙、雍正、乾隆三個時期的如意紋裝飾為切入點,結合避暑山莊館藏紀年瓷器與圖像資料,探討了如意紋在康、雍、乾三朝的時代特征,并分析如意紋發(fā)展的影響因素,以期為如意紋裝飾的全面研究提供有益補充。
關鍵詞:康雍乾時期;瓷器;如意紋
如意紋是典型的吉祥圖案,抽象提煉自如意的柄端。其造型多狀似云頭,故又稱“如意云”或“如意云頭”??涤呵瑫r期,如意紋以富有變化的線條、穩(wěn)定對稱的生動姿態(tài),表達出人們祈求福祉、禳祝平安的期望,并被廣泛裝飾于青花、斗彩、琺瑯彩等瓷器。
1 形態(tài)特征
康、雍、乾三代,如意紋在瓷器裝飾上的形態(tài)學基礎,可以從兩方面來看:一則,它以內旋勾卷形“”為基本單位,圓潤飽滿、勻和流暢的單旋渦形曲線,是清代如意紋演繹一以貫之的構形元素。二則,如意紋的典型樣式一般由兩個對稱的內旋勾卷形和一條或圓滑流暢或停頓轉折的波形曲線聯結而成(圖1),呈現出左右對稱、互逆對旋的穩(wěn)定結構[1],這大體確立了如意紋的基本骨骼。隨著清代繁復、華麗之風的盛行,如意紋也表現出多樣化的發(fā)展趨勢,它的變化形式主要體現于線形本身的差異和不同的轉折處理(圖2)。形態(tài)各異的如意紋樣極具韻律感、均衡感,在瓷器裝飾藝術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2 裝飾應用
康雍乾時期,工匠主要運用彩繪的方法將如意紋精細地勾勒于瓷器之上。作為瓷器裝飾典型的表現題材,如意紋的裝飾應用主要有以下三種:
其一,如意紋常作為相對獨立的紋樣形式而被廣泛應用。如避暑山莊博物館收藏的黃釉三彩紫綠龍大盤(圖3),盤底青花“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書款,盤內心繪紫綠龍各一條。間飾的簇團式如意紋,即是由兩個如意云頭相稱聚合,四出輔以飄動的流云。如意紋用做散點式的點綴裝飾,可襯托主紋、填充空間。
其二,如意紋可采用二方連續(xù)的方式,將單體的如意紋水平或上下交替排列,連續(xù)成一條帶狀的圖案,多用于裝飾瓷器的口沿、頸部及近底處,這也是清代如意紋最為常見的裝飾方式。以避暑山莊博物館收藏的青花粉彩纏枝蓮八寶賁巴瓶(圖4)為例,此器采用釉上粉彩和釉下青花的裝飾技法,瓶底青花“大清乾隆年制”三行篆書款,中部飾纏枝蓮紋,穿插佛教八寶紋飾,腹部上下均飾有橫帶式如意紋,細膩連貫、排列工整。
其三,如意紋還具有架構式的包容性,即擷取如意紋普通、簡潔的形態(tài)作為框架,內填各式繁復多樣的花卉、八寶等元素,構成一個形象完整、布局勻稱的如意紋形圖案。例如,避暑山莊博物館收藏的雍正年間青花碧桃?guī)w梅瓶(圖5),器物肩部飾一周如意紋,內填折枝花,如意紋與折枝花巧妙組合,起到區(qū)隔、裝飾空間的作用。
3 影響因素
3.1 吉祥文化的浸潤
吉祥是好運的征兆。唐代成玄英亦云:“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慶之征?!盵2]祈福、趨吉、避禍的吉祥意識逐漸成為了人們慰藉心靈的重要方式。作為吉祥文化的物化形象,如意紋寄附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如意原為搔背的工具,本是上不了臺面的物什,因被賦予吉祥、求平安的寓意,“如意”就成為了吉祥文化的載體。康、雍、乾三代,造型簡潔、結構疏朗的如意紋,與“瓶”“柿”“磐”“牡丹”等組成吉祥圖案,展現“平安如意”“事事如意”“富貴如意”等涵義,顯示出如意紋的藝術魅力和美學趣味,反映了吉祥圖案的豐富性與深刻性。在中國吉祥文化的浸潤下,“如意”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直至今日,每逢佳節(jié)給予親人、好友最好的祝福仍然是“萬事如意”“事事如意”。
3.2 統(tǒng)治階級的推崇
康雍乾時期,作為頤神養(yǎng)性、兆示吉安之物,如意深得帝王的青睞。現藏于故宮博物院的《雍正行樂圖》《弘歷雪景行樂圖軸》,就描繪有清帝手持如意和群臣議政或閑談的場景。再者,清帝接見外國使節(jié),亦饋贈如意,以示締結友好、國泰民安。如乾隆五十八年(1793),馬格爾尼使團在避暑山莊謁見乾隆皇帝,乾隆分別賞賜了英王及使臣、隨員一行各種珍品,其中位列清單第一位的即為玉如意[3]。
除此之外,如意還是琺瑯、漆器、家具、建筑構件等最常采用的紋樣形式。乾隆皇帝就極鐘愛如意紋樣,他常下達御旨,命工匠加工、制作各種以如意為題材的工藝珍品。造辦處檔案著錄:“乾隆六年正月十一日,七品首領薩木哈來說,太監(jiān)高玉等交……洋漆描金如意盒一件……傳旨:著按樣式換屜紫檀木匣交造辦處有用處用。欽此?!盵4]又如,“于乾隆四年二月十二日,□□阿福保將花梨木如意床等件,俱各送往圓明園交首領聞其里。收訖”[5]。這樣的記載比比皆是,如意紋能在清宮中盛行,無疑是得到了皇帝的推崇。
3.3 督陶官的創(chuàng)新
清代政府沿襲明朝舊制,在江西省饒州浮梁縣景德鎮(zhèn)設立御窯廠,并選派督陶官專門管理和組織燒造御用瓷器??涤呵瑫r期是中國古代官營瓷業(yè)的“黃金時代”。其間,督陶官做出了無可替代的突出貢獻。而在諸位督陶官中,又以唐英的工藝水平最為精湛?!毒暗骆?zhèn)陶錄》即載:“唐窯,又仿肖古之名窯諸器,無不媲美;仿各種名釉,無不巧合;萃工呈能,無不盛備……廠窯至此,集大成矣。”[6]足見,唐英不僅精泥土胚胎、釉料火候,又擅仿古名窯、創(chuàng)燒新品。
“唐窯”開創(chuàng)的鏤雕技法尤為世所重,其中交泰瓶集工藝和藝術于一身,堪稱一枝獨秀。避暑山莊博物館收藏的斗彩纏枝蓮交泰瓶(圖6)、故宮博物院收藏的粉青釉暗獸面交泰尊和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粉青釉描金暗花夔龍紋交泰瓶等,均為唐英別出心裁之作,是專供皇帝玩賞的佳器。器身中部運用鏤雕工藝,將器腹分成上下兩個部分,并以正、覆如意云頭的造型相扣,上下交錯并且實際切割的如意紋看似分離又彼此相連??梢哉f,唐英創(chuàng)燒的交泰瓶對如意紋的發(fā)展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徐雯.中國云紋裝飾[M].南寧:廣西美術出版社,2000.
[2]郭象.莊子注疏[M].北京:中華書局,2011.
[3]斯當東.英使謁見乾隆紀實[M].北京:商務印書館,1963.
[4]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總匯:卷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5]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總匯:卷八[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6]傅振倫.《景德鎮(zhèn)陶錄》詳注[M].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