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發(fā),閆洪睿,張 雷,鹿文成,梁吉利,賈洪昌,劉英華,韓德志
(黑龍江省農業(yè)科學院黑河分院,黑龍江 黑河 164300)
大豆品種黑河43(原代號黑交00-1152)是黑龍江省農業(yè)科學院黑河分院以自創(chuàng)的早熟、高產、抗病、稈強,含有克山、黑河、野生豆、俄羅斯、日本優(yōu)良品種血緣的優(yōu)異育種材料黑交92-1544為母本,以自創(chuàng)的高產、抗病、高大繁茂,含有美國血緣的優(yōu)異育種材料黑交94-1211為父本,聚合國內外優(yōu)良大豆血緣,經多年選育而成。2007年經黑龍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命名為黑河43。2010年獲農業(yè)部品種保護證書,2015年在內蒙古完成區(qū)域試驗和生產試驗,2016年獲認定推廣。
2007年,黑河43在黑龍江省審定推廣僅黑龍江省就達8.27萬公頃(突破100萬畝),2012年省內外達66.67萬公頃(1 000萬畝),并連續(xù)6年在66.67萬公頃以上。
大豆黑河43亞有限結莢習性,株高80厘米左右;紫花、長葉、茸毛灰色;子粒圓黃、百粒重20~22克、種皮黃色、臍色淡,外觀好。在主產區(qū)出苗至成熟115天左右,需≥10℃活動積溫僅2 150℃左右。
大豆黑河43在黑龍江省第四積溫帶區(qū)域試驗、生產試驗分別較對照品種黑河18高8.4%~11.3%。3年20點次均增產,20點次平均較對照品種增產9.4%,增產大豆197.74公斤/公頃。在內蒙古亦均增產,深受農戶歡迎。大豆黑河43大面積機械化種植,一般產量3 000公斤/公頃,高產栽培產量可達3 750公斤/公頃以上。
自然條件下各種病害極輕,接種鑒定中抗灰斑病,完全粒率高,商品性佳。黑河43大豆稈強不倒,抗病,其他特性也十分優(yōu)異,見附表。
據農業(yè)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測中心(哈爾濱)2年隨機取樣分析,脂肪含量18.58%~19.37%,平均18.98%;蛋白質含量40.80%~42.87%,平均41.84%。其蛋白質含量比同熟期大面積種植的其他品種高1~2個百分點,比進口國外大豆高3~4個百分點。特別適于豆腐、腐竹、豆?jié){等食品加工。黑河43大豆可比其他品種多賣0.04元/公斤,是農戶愿意種,客商愿意收,消費者愿意吃的食用蛋白豆專用品種。
主要適于黑河、伊春、齊齊哈爾、綏化北部、內蒙古東部第四積溫帶、第三、四過渡積溫帶和第四、五過渡積溫帶種植。該區(qū)域基本無污染,病蟲害輕,化肥農藥用量低,白云、藍天、綠水、青山,晝夜溫差大,具有得天獨厚生產無公害食品和綠色有機食品的優(yōu)勢。
附表 黑河43對灰斑病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