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志剛
大連先鋒建筑設計咨詢有限公司 遼寧大連 116000
在高層建筑工程項目的結構設計過程中,應考慮到地震自然災害可能發(fā)生,及對建筑穩(wěn)定性產生的危害。我國處于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上,國內多個地區(qū)受到板塊運動的影響,容易發(fā)生地震等災害,為了事先對地震災害進行防范,提高高層建筑工程項目的抗震性能,增強建筑項目的結構穩(wěn)定性,是保護人們生命安全與財產安全,實現建筑產業(yè)可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的重要舉措。
從現階段國內各地的高層建筑工程項目設計情況來看,存在忽視樓層和高度設計的問題,加上缺少統(tǒng)一的規(guī)范管理要求和設計標準,導致設計師沒有可以遵循的依據,任意決定或者放松了對建筑高度的設計要求,增加了建筑結構穩(wěn)定性的風險。
為了保證高層建筑工程項目的結構設計穩(wěn)定性和抗震性能,應嚴格謹慎選擇項目開發(fā)所在地,對施工現場及周邊地質實施精確、全面地勘察;結合地質勘查數據,科學制定地基施工的方案,以確保工程質量。但實踐情況中,部分建設開發(fā)企業(yè)片面追求經濟價值,放松了對地質勘察、地基設計的要求,導致少數高層建筑項目的地基質量不合格,降低了工程項目的抗震性能和整體質量,危及居民生命和財產安全,埋下了質量隱患。
設計師應結合地質勘查數據和工程項目具體情況,結合設計圖紙和方案,科學選擇建筑材料,以確?;炷两Y構的承重載荷、耐久性能和抗震性能。設計師應清楚標注對建筑材料的性能、規(guī)格、品質、類型、數量等要求,便于采購人員從建筑市場上選購質量合格的產品,以保證高層建筑工程項目的結構穩(wěn)定性。
在高層混凝土住宅建筑抗震結構設計過程中,場地和地基情況占據重要地位,是建筑抗震設計的基礎,設計人員必須結合住宅建筑具體要求,合理選擇場地和地基。例如在某高層住宅建筑工程設計過程中,工作人員首先對當地地震活動情況和地質狀況進行了調查研究,并收集整理相關資料,創(chuàng)建了數據庫,對地震活動情況進行系統(tǒng)分析,以此為基礎確定合理的抗震等級,進而對場地進行系統(tǒng)分析,務必選擇平坦堅硬而干燥地區(qū),避開舊河道、河邊等松軟的地方,同時還應遠離懸崖、陡坡、沖溝和斷層等。此外工作人員還需對地基進行合理處理,地基基礎不宜過高,并且將截面做成梯形,合理利用混凝土或巖石進行鋪設,進而有效提高高程住宅建筑的抗震性能。同時地基深度通常為建筑的1/15,樁基深度則控制在建筑物高度的1/18,并對地下室分縫處進行重點處理,規(guī)定縫隙需要利用砂土回填夯實,如果地下室為一面開口模式,則在其開口位置下方,避免應用覆土,厚度不得低于2m。
高層混凝土住宅建筑對設計工作提出了較高要求,設計方案必須充分考慮建筑物的延伸性要求,且其剛度必須符合相關標準要求。例如在某高層混凝土住宅建筑設計過程中,工作人員考慮到建筑中鋼筋混凝土所占比重較大,對建筑的底部軸力進行了合理規(guī)劃,保證其與建筑物高度成正比關系,以此保證建筑物主體構建具有較強的延伸性。設計人員參照搶柱弱梁限值標準,在柱子頂端抗彎能力設計時,必須嚴格參照剪壓比,以此結構設計的穩(wěn)定性,同時為了提高柱子的抗沖剪能力,設計人員選擇了螺旋復合箍筋方式。此外設計人員可結合建筑物實際要求,將短柱改為長柱,提高柱子的抗變形能力,也可在設計時適當選擇分體柱,進而有效改善建筑結構中短柱性能,提高其抗震能力。
在抗震設計過程中,結構設計合理性至關重要,工作人員必須結合項目實際情況,對結構設計進行優(yōu)化。例如在某高層混凝土住宅建筑抗震設計過程中,工作人員開展多道設防工作,在建筑中設置多個抗震防線,以此有效應對余震破壞,如果僅有一道防線,在首次破壞后若出現余震,建筑物會在累積破壞后出現倒塌情況。同時在設計時應建立屈服區(qū),務必提高主要耗能構件的剛度和延性,進而增強結構的抗震性能,盡量防止建筑物在遭受地震后出現倒塌情況[1]。
在高層建筑抗震結構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必須開展有效的抗震計算工作,具體參照如下規(guī)定:若建筑高度低于40m,若建筑物要求剛度沿高度分布均勻,可使用底部剪力法進行計算。而在不規(guī)則高層建筑物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應開展補充計算,具體選擇時程分析法,在計算過程中結合具體要求,取多條時程曲線計算結果的平均值,并輔以振型分譜法計算,結果取最大值。設計工作分為兩個階段,合理選取地震動參數,對彈性狀態(tài)下結構的抗震性能進行計算,并利用承載力抗震調整系數,進而開展構件截面設計,隨后工作人員計算結構層間位移角,務必保證其低于抗震規(guī)范相關限值。
綜上所述,為了提升高層建筑工程項目的結構穩(wěn)定性和抗震性能,設計人員應做到一切從實際情況出發(fā),參考每個建筑工程的具體情況,細致分析地質勘查數據和相關信息,選擇合理的地基設計方案,以增強工程項目的結構承載力。與此同時,設計師還應科學選擇施工材料,優(yōu)化設計樓層高度,貫徹低碳環(huán)保、綠色節(jié)能的可持續(xù)和諧發(fā)展理念,與施工企業(yè)、建設單位加強溝通聯(lián)系及合作,打造優(yōu)質的工程項目,推動建筑事業(yè)蓬勃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