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志偉, ,
(1.新疆天澳牧業(yè)有限公司,新疆 奎屯833200;2.石河子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養(yǎng)殖過程中最昂貴及最常見的疾病[1]?;既榉垦椎哪膛H橹杏写罅康难仔砸蜃印⒅虏【?、毒素和藥物殘留,飲用患乳房炎奶牛的乳汁會直接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奶牛乳房炎對動物性食品安全與畜牧行業(yè)的發(fā)展造成了巨大的安全隱患[2, 3]。研究報道表明:全球每年因乳房炎造成的損失約為350億美元,而其中70%的損失是由于隱性乳房炎引起的產奶量下降;并且我國因乳房炎帶來的經濟損失遠高于世界水平[4]。良好的管理被世界公認為最好的預防乳房炎的方案[5]。在臨床上, 根據奶牛乳房和乳汁有無, 將奶牛乳房炎分為臨床型乳房炎和亞臨床型乳房炎(即隱性乳房炎)[6]。隱性乳房炎是奶牛常見的一種疾病,容易導致產奶量減少,品質降低。由于隱性乳房炎無臨床癥狀表現和乳汁無異常肉眼變化, 往往被人所忽視;并且該病的發(fā)生與環(huán)境條件、管理因素、奶牛自身的身體狀況以及遺傳因素有關,但不正確的擠奶操作方式是引起奶牛發(fā)生隱性乳房炎的主要因素,會給養(yǎng)殖戶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7]。機器擠奶牛群比人工擠奶牛群發(fā)病率高4 ~ 5倍或更高[8],因此,在優(yōu)化管理條件下,正確的擠奶操作對于預防隱性乳房炎的發(fā)生是關鍵性的預防方案。本試驗為了探究擠奶程序對隱性乳房炎的發(fā)病率的影響,采用CMT檢測方法進行檢測,希望此試驗結果能夠選擇出更加合理的擠奶程序可以降低隱性乳房炎的發(fā)病率,并在牧場進行推廣使用。
選取1 336頭奶牛,體況評分相近(3.25~3.75),胎次相近(3~4),隨機均勻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試驗組的擠奶程序過程中添加泡杯步驟,對照組的擠奶程序不添加泡杯步驟。CMT診斷液由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蘭州畜牧與獸藥研究所藥廠生產,隱性乳房炎診斷盤由各奶牛場提供。
試驗牛按天潤乳業(yè)天澳牧業(yè)下屬牧場常規(guī)飼養(yǎng)管理程序進行;擠奶程序如下所述,試驗組的擠奶程序過程中添加泡杯步驟,對照組的擠奶程序不添加泡杯步驟;其他程序一致。
(1)擠頭三把奶。檢查是否有乳房炎,驗奶時,如果發(fā)現奶中有乳凝塊,可以擠7~10把如果仍舊有凝乳塊可以確診為乳房炎,如果沒有,則為正常。
(2)擠前藥浴。預藥浴乳頭,消毒時一定要將乳頭全部浸泡在消毒液中,消毒時間至少30 s;對于較臟的奶牛乳頭,可以適當延長浸泡消毒時間,以徹底殺滅存在于污垢中的細菌。
(3)擦拭乳頭。在消毒30 s后,用干燥、清潔的毛巾擦拭4個乳區(qū),嚴格確保1頭牛只用1條毛巾。擦拭時應按照先擦拭前2個乳區(qū),再擦拭后2個乳區(qū)的順序操作。
(4)套杯。在首次刺激60~90s之內完成。調整奶杯組,盡量減少空氣的吸入,或者因杯組位置不適導致脫杯事件發(fā)生。
(5)巡杯。觀察擠奶,及時調整。有無滑杯、掉杯或者漏氣等現象發(fā)生。
(6)脫杯。脫下杯組前,檢查乳房余奶情況。
(7)后藥浴消毒。脫杯后立刻使用后藥浴液藥浴乳頭,操作時按照藥浴前2個乳區(qū),然后再藥浴后2個乳區(qū)的順序操作
(8)泡杯。為防止乳房炎等疾病交叉感染,每頭牛擠完之后要將奶杯放入到消毒液進行浸泡;消毒液采用氯溶液消毒,即放入濃度為1‰的有效氯溶液中浸泡5~10 s中,每次取出消毒液進行浸泡,浸泡完將廢液棄掉。每個班次現配現用。
分別取左前、左后、右前、右后4 個乳區(qū)乳汁進行檢測。擠奶前先用溫水清洗乳區(qū),用柔軟潔凈的濕巾紙擦干,先擠去前3把乳汁,把采集的乳液擠在乳房炎診斷盤中,診斷盤傾斜45°,棄去多余乳汁(乳面到皿0處),診斷盤中各乳皿大約留2 mL乳樣;每個樣品加2~3 mL CMT診斷液;做水平樣同心圓搖動,上下傾斜搖動50 s后,判斷依據根國際奶牛聯合會規(guī)定[9],作出判定[10],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CMT法檢測的判定標準
試驗組和對照組分別泌乳牛668頭,對照組的陽性率為20%,試驗組的陽性率為12%。檢測結果見表2。
表2 隱性乳房炎發(fā)病率 %
通過再次對試驗組和對照組隱形乳房炎的檢測,對照的隱形乳房炎發(fā)病弱陽性發(fā)病頭數41頭減少到試驗組的11頭,對照組的隱性乳房炎發(fā)病可疑135頭減少到88頭。陽性和強陽性減少不明顯。檢測結果見表3。
表3 隱性乳房炎發(fā)病分布變化
引起乳房炎的微生物主要是多種非特定的病原微生物, 包括細菌、支原體 、真菌和病毒等, 據報道己達150多種[11],不正確擠奶程序會增加細菌交叉感染,增加乳房炎的發(fā)病率,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12]。通過在擠奶過程中添加一個泡杯步驟,能夠使隱性乳房炎的發(fā)病比例明顯降低。在擠奶過程中,每擠完一批牛之后,立即進行泡杯消毒,這樣可以避免因人為因素、環(huán)境因素帶來的隱性乳房炎的發(fā)病率居高不下,避免交叉感染,導致的隱性乳房炎。因此,增加泡杯程序,不僅可以對奶杯進行消毒,而且在擠奶過程中,杜絕隱性乳房炎的傳播,從根源上切斷傳播途徑。
通過擠奶程序的改變,在對隱性乳房炎檢測結果為可疑(+/-)牛只的發(fā)病頭數,有明顯的降低。說明,隱性乳房炎的發(fā)病與奶廳的管理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合理的擠奶程序,增加泡杯步驟,將檢測結果為可疑(+/-)的牛只發(fā)病頭數降低,說明在擠奶過程中,切斷了傳播途徑,牛只通過自身的免疫系統(tǒng)能夠進行恢復。在對檢測結果為陽性(++)牛和強陽性(+++)牛只,通過試驗,有降低,但是降低不明顯,說明在隱性乳房炎檢測過程當中,出現陽性和強陽性的牛只,一方面需要改善擠奶程序,另一方面要進行藥物治療。
通過試驗,可以說明,在擠奶過程中,增加泡杯步驟對隱性乳房炎的發(fā)病率有明顯的降低,在發(fā)病分布上,可以將檢測見過為可疑(+/-)牛只的發(fā)病頭數顯著降低,一方面說明,擠奶程序的選擇,對隱性乳房炎的發(fā)病能夠降低,另一方面說明,輕微的隱性乳房炎由于擠奶程序的不合理導致,需要盡快調整。本研究表明,不同的擠奶程序對隱形乳房炎的發(fā)病率有明顯的作用,并且擠奶過程中增加泡杯程序可以顯著降低隱性乳房炎的發(fā)病率,進一步為研究降低奶牛乳房炎的方法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