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瀟// 圖
史載宋太祖很喜歡打雀,一日玩興正濃,被史官撞見并言辭犀利地加以勸阻。太祖一時性急,不但不聽,竟然用彈弓打掉了史官兩顆牙齒,史官要把此事記入正史中去。此時,宋太祖幡然醒悟,趕忙向史官認錯賠罪。宋太祖如此“敬畏”臣下,無關(guān)權(quán)勢利益,而是他深諳自重的修身之道,正如清文人申涵煜《省心短語》中所云:“不自重者致辱,不自畏者招禍?!?/p>
古語有云,“山自重,不失之威峻;海自重,不失之雄渾;人自重,不失之尊嚴”?!皯训伦灾亍保橇暯娇倳泴V大黨員干部永葆共產(chǎn)黨人政治本色提出的諄諄囑托。黨員干部“懷德自重”,關(guān)鍵在尊重自己的人格,保持官德,不斷修煉責任、無私、為民的“三重境界”,真正把自重鐫刻進靈魂里、踐行到工作中、落腳在服務上,創(chuàng)造更加出彩的工作業(yè)績。
一曰“守職而不廢”的責任境界?!稘h書·魏相傳》中記載,“愿少慎事自重,臧器于身”“在其位,謀其政,行其權(quán),盡其責”。為官自重,首要的是要看重肩扛的責任,看重品德操守,看輕“官職”,看輕“頭銜”,謹記“官職高一步,責任更大一步,憂勤便增一步”,堅守“擔子挑上不下肩,右肩累了換左肩”的擔當精神,涵養(yǎng)“一張藍圖繪到底”的胸懷境界,始終把責任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咬定青山不放松,以釘釘子精神擔當盡責,在艱難錘煉中彰顯黨性本色。
二曰“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無私境界。“君子不憂不懼”,衡量一個干部是否自重的重要維度,就是看其是否出以公心干事業(yè),是否對名利想得少、看得淡、視作浮云,把工作想得多、看得重、視若珍寶。黨員干部要始終涵養(yǎng)“只問是非、不計得失”的氣節(jié),以對黨和人民忠誠老實、襟懷坦白的胸懷,時常自省內(nèi)心,做到心無旁騖、做事規(guī)矩,躬耕不輟、一生奉獻,保持一顆公仆之心、平常之心、質(zhì)樸之心,不做頤指氣使的優(yōu)越干部,爭做組織放心、百姓滿意的優(yōu)秀干部。
三曰“一枝一葉總關(guān)情”的為民境界。民心就是政權(quán),畏民才能為民。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我們?nèi)魏螘r候都必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黨員干部要牢記為民的原點意識,把百姓“看重”“看高”,將百姓的疾苦冷暖扛在肩上,把百姓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百姓需求作為第一任務,把百姓滿意作為第一標準,用務實之心、謀事之心和創(chuàng)業(yè)之心為百姓多謀實事好事,使“為民”成為各級黨員干部“懷德自重”的鮮明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