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峰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qū)第八人民醫(yī)院內科,江蘇南通 226360
隨著人們生活行為的改變以及人口老齡化的發(fā) 展,糖尿病發(fā)病率隨之增加,已經成為影響廣大居民生活質量以及身體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糖尿病除本身具備一定的危害外,還可能引發(fā)多種并發(fā)癥[1],其中腦梗死等腦血管疾病是其常見一類并發(fā)癥,在臨床表現及醫(yī)療干預方面與單純腦梗死患者相比有其特殊之處[2]。該文2014年1月—2018年2月比較糖尿病與非糖尿病腦梗死各42例患者相關資料,探討糖尿病合并急性腦梗死的特征,現報道如下。
該院診治的糖尿病合并腦梗死患者42例 (觀察組),男 20例,女 22例,年齡范圍 45~87之間,平均(56.11±14.02)歲;病程 0.5~24)年,平均(8.65±6.23)年;血糖水平 6.8~21.56)mmol/L,平均(12.04±4.22)mmol/L。按照1:1比例選擇非糖尿病腦梗死患者同期42例作為對照組,男22例,女20例,年齡51~90之間,平均(64.98±13.08)歲;血糖水平(3.9~9.22)mmol/L,平均(5.25±1.05)mmol/L。發(fā)病在72 h以內;有完整的臨床和實驗室資料;經過醫(yī)院倫理會同意;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兩組性別比較無差異,具有可比性。
兩組均給予腦梗死常規(guī)治療,包含:抗凝治療.腦細胞活化劑、神經保護、降顱壓及抗血小扳聚集.同時進行血糖控制、插鼻飼管、吸氧、確保呼吸道暢通、康復治療以及對癥治療等等;糾正酸堿度及水電解質平衡等對癥治療。對空腹血糖>11 mmol/L的糖尿病患者給予小劑量胰島素,6.5~11.0 mmol/L的糖尿病患者給予口服降糖藥及控制飲食。情緒波動較大者,可采取心理療法或應用鎮(zhèn)靜藥進行治療
①神經功能缺損狀況 應用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量(NHSS)評價[2];②病情嚴重程度;③梗死灶類型;④病程中并發(fā)癥(醫(yī)院感染、腎功能不全、消化道出血、壓瘡等);⑤治療效果;⑥住院時間。
糖尿病合并腦梗死患者NHSS評分(22.65±5.33)分、重型腦梗死28.57%、大面積腦梗死28.57%、多發(fā)性腦梗死38.10%、腔隙性腦梗死33.33%、病程中并發(fā)癥38.10%、住院時間(21.65±5.25)d全部高于非糖尿病合并腦梗死患者 15.65±4.28、9.52%、11.90%、14.29%、9.52%、14.29%、(16.03±4.27)d,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χ2=3.50、7.15、4.03、5.87、4.26、6.40、3.89,P<0.05);患者年齡(56.11±14.02)歲及痊愈 23.81%低與非糖尿病合并腦梗死患者(64.98±13.08)歲、47.6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χ2=3.37、5.47,P<0.05),見表 1。
表2 糖尿病與非糖尿病腦梗死相關指標比較
臨床上糖尿病是患者腦卒中的重要誘發(fā)機制,據相關研究分析,臨床上的糖尿病患者卒中幾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倍,糖尿病患者并發(fā)腦梗死與以下方面因素有關,根據目前的研究大體有以下可能機制:糖尿病合并腦梗塞患者由于血糖值較高,會引起血管內皮細胞的損傷,可能引起血栓[3];糖尿病患者血糖過高嚴重情況會影響近曲小管對鈉離子的吸收能力,血液流速加快,血壓升高,而血壓的升高有時會形成對患者的嚴重威脅[4];可能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患者身體內的血糖含量高,就會使得膠原蛋白被糖化,使脂蛋白沉積于血管壁上,影響血管結構增厚,導致血管狹窄[5]。研究結果[6-7]還顯示并發(fā)腦梗死的患者高血壓病史多,高血壓和糖尿病均可導致動脈痙攣、硬化致使小動脈膜壓力升高,從而使組織器官缺血、缺氧,甚至尿蛋白異常。另外,凝血因子增加,纖維蛋白升高,會造成內皮細胞損傷,從而引起血小板功能亢進,最終使腦梗死的發(fā)生率明顯升高[8]。上述因素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發(fā)展,從而易形成血栓。
該次研究觀察發(fā)現糖尿病合并腦梗死具有下列特征:①糖尿病合并腦梗死患者的發(fā)病年齡更早,本文糖尿病合并腦梗死患者年齡(56.11±14.02)歲低與非糖尿病合并腦梗死患者(64.98±13.08)歲(P<0.05),與陳瑛[9]報道的糖尿病合并腦梗死患者平均年齡(57.11±14.02)歲低于非糖尿病腦梗死患者的(62.98±13.22)歲(P<0.05)一致;說明與非糖尿病人群相比其腦梗死的發(fā)病年齡提前。②腦梗死類型 糖尿病合并腦梗死患者多數以后循環(huán)梗死、側腦室旁、丘腦和四疊體等[10],表現大面積、多發(fā)性及腔隙性腦梗死較為常見,糖尿病合并腦梗死患者大面積腦梗死28.57%、多發(fā)性腦梗死38.10%、腔隙性腦梗死33.33%高于非糖尿病合并腦梗死患者 11.90%、14.29%、9.52%(P<0.05),而非糖尿病腦梗死患者則以前循環(huán)梗死較為多見[11]。③在當前醫(yī)學界已經認可糖尿病是具有獨立引發(fā)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高血糖可導致酮癥酸中毒、機體代謝性酸中毒,可促進體內各種炎性過程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在很大程度上損害腦神經,糖尿病合并腦梗塞的患者在病情轉為進展性腦梗塞上的幾率相對較高,從而容易出現預后不良的結果,并且復發(fā)率和病死率也較高,這也使得糖尿病合并腦梗塞患者可能會有更嚴重的神經功能損傷的可能性[12],本文糖尿病合并腦梗死患者 NHSS評分(22.65±5.33)分、重型腦梗死28.57%、病程中并發(fā)癥38.10%、住院時間(21.65±5.25)d全部高于非糖尿病合并腦梗死患者(15.65±4.28)分、9.52%、14.29%、(16.03±4.27)d;痊愈23.81%低與非糖尿病合并腦梗死患者47.62%(P<0.05)。
綜上所述,糖尿病患者并發(fā)腦梗死的相關臨床因素包括高血壓,高血脂,血流動力學異常及心肌凝血等,這些相關因素共同作用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從而使腦血栓的形成升高,其病情的變以及預后等都與非糖尿病合并腦梗死存在較大差異,因此臨床治療過程中應該盡早采取措施控制血糖水平,降低血粘度,糾正脂質代謝紊亂的情況,只有這樣才能讓患者獲得最大程度的恢復,降低病死率和復發(fā)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