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君
周末,去附近的飯店吃早餐。
店里的桌子中央放著一盆油亮亮翠碧碧的綠植。我一向對花草情有獨鐘,可眼前的這盆綠植我卻一點兒也提不起興致,甚至覺得,還不如桌邊兒上的那盒白糖或辣椒油引人注目。假的花草,無論多么逼真,總歸是沒有生命的,更無香氣,而且會被冠以以假充真的惡名。這樣想著,便對它愈發(fā)厭棄起來,起身將它端到旁邊的那張桌子上。
一片黃葉簌然而落,蜷縮在我的腳邊。我驚訝地望著它——是真的綠植?恰好一個服務生走過來,答是的。再看手里的這盆綠植,頓時覺得鮮活生動起來,連忙放回桌上,連豆汁和牛肉包也濡滿淡淡的清香味兒。
黃葉,原本是暮秋、蕭瑟、凋零等一切衰頹沒落的代名詞,黏附其上的悲愁哀婉的意境在詩句中更是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惆悵冰顏不復歸,晚秋黃葉滿天飛”“一夜西風驀地寒,吹將黃葉上欄干”……然而,眼前的這枚黃葉卻為一盆綠植正了名,還原了它盎然的生機和美。
于是想,人的生命也是這樣的吧,有時候,往往正是那些看上去損耗生命的東西,比如挫折、打擊、磨難等,卻激發(fā)出生命的活力和潛能,讓一個凡夫俗子或者麻木不仁甚至頹廢的生命變得無限生動和美麗。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凋零也是一種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