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國瑋
你了解生姜嗎
生姜含有許多營養(yǎng)成分。研究發(fā)現(xiàn),每100克新鮮生姜含蛋白質1.4克,脂肪0.7克,碳水化合物8.5克,鈣20毫克,磷45毫克,胡蘿卜素0.18毫克,維生素C 4毫克。此外,還含有姜酮、龍腦、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等。
食用生姜每次只需要10克左右。食用過多則大量姜辣素在經腎臟排泄過程中會刺激腎臟,產生口干、咽痛、便秘等癥狀。爛姜、凍姜不要食用,因為姜變質后會產生致癌物質。
“冬吃蘿卜夏吃姜,不用醫(yī)生開藥方?!弊怨乓詠恚嗅t(yī)學家和民間都有“生姜治百病”之說。生姜的保健價值非常高,因而在民間廣泛應用。
降逆和胃,溫胃止嘔:中醫(yī)認為,生姜具有溫胃降逆、和胃止吐作用,用于各種嘔吐均有良好療效。如生姜可抑制妊娠嘔吐反應,改善食欲。慢性胃炎患者胃部受涼后,容易出現(xiàn)嘔吐癥狀,生姜性味辛溫,能止吐,是治療這種嘔吐的良藥,如果配伍半夏同用,可增強止吐效果。生姜雖然性味辛溫,主要用于胃部受寒所致的嘔吐,然而對于熱性嘔吐,生姜亦能通過配伍其他藥物進行治療。如患者出現(xiàn)嘔吐,嘔吐物為黃綠色苦水,伴有口干、口苦、口臭、小便色黃等癥狀,使用生姜配伍石膏、黃連,中和生姜的溫性,發(fā)揮生姜止吐的作用,能迅速止吐。還有的患者因長期生病,或大病之后,身體虛弱,吃飯無味,飯后胃脹不適,甚至出現(xiàn)嘔吐,這是因為疾病導致了脾胃虛弱。脾胃虛弱的人,吃飯后食物停留在胃中,不能消化,不能正常傳輸到腸道,故而會出現(xiàn)飯后胃脹不適,甚至嘔吐的癥狀。現(xiàn)代研究證實,生姜含有生姜酮,具有健脾、促進食欲與止吐的作用,用于這種胃虛所致的嘔吐,生姜是十分對癥的,如果聯(lián)合應用太子參、竹茹等益胃止嘔藥物,作用會更好。
調節(jié)血管,保護心腦:國外一項研究證實,生姜能減少心臟病和中風發(fā)作的危險。姜中的某些提取物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小板血栓形成,其作用隨劑量增大而加強。姜酚能有效抑制小鼠體內細胞環(huán)氧合酶的活性,抑制花生四烯酸誘導的血小板聚集效果與阿司匹林類似,在改善腦循環(huán)方面,表現(xiàn)為緩解血管痙攣、降低血流速度、改善缺血組織代謝和缺氧狀況,從而對大腦起積極的保護作用,表明姜對腦血管疾病的藥理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抗凝血、抗血栓形成和改善腦循環(huán)等方面。有學者認為姜酚及其類似物在心血管疾病治療中是一類具有潛在價值的、可望替代阿司匹林的血小板活性抑制劑。故而生姜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有著很大的醫(yī)療保健價值。
活血化瘀,預防衰老: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發(fā)現(xiàn),人體在進行正常的新陳代謝過程中會產生一種有害物質——氧自由基,加速機體衰老。生姜中的姜辣素進入體內后,能產生一種抗氧化酶,后者有很強的抗氧自由基能力。所以,吃姜能抗衰老,老年人常吃生姜可除“老年斑”。
發(fā)汗解表,祛風散寒:生姜性味辛溫,具有祛風散寒、發(fā)汗解表的功能。民間老百姓常常用于預防輕度感冒,效果非常好。如受涼或淋雨后,使用大蔥2根,生姜3片,紅糖半勺,煎湯飲用,并且注意保暖,就能預防感冒。若感冒之后,出現(xiàn)鼻塞、流清涕、頻繁打噴嚏、惡寒、發(fā)熱等癥狀,亦可以用上方,服用后加蓋厚被,身體微微出汗后,感冒就能好轉。如果一次沒有好轉,可以再次或多次服用上方,直至身體微微出汗,癥狀減輕或消失。但是,不是所有的感冒都能用生姜治療,如感冒后出現(xiàn)咽喉腫痛、發(fā)熱、頭痛、無惡寒等癥狀,屬于風熱感冒,這時應該用銀翹解毒散等辛涼的藥物治療,而生姜性味辛溫,就不適用了。
抗菌消炎,解毒止瀉:夏季是細菌生長繁殖異?;钴S的季節(jié),食物容易受其污染而腐敗變質,人吃了這些腐敗變質的食物,會引起急性胃腸炎,出現(xiàn)腹痛、泄瀉、嘔吐等癥狀?,F(xiàn)代藥理實驗表明,生姜能解熱抗炎、鎮(zhèn)靜鎮(zhèn)痛。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霍亂弧菌、沙門菌、綠膿桿菌等有顯著的抑制作用。故而能有效抗菌消炎,治療急性胃腸炎。此外,臨床用藥亦表明,運用生姜治療慢性胃炎也確有良效。生姜還有良好的解毒作用,如果人們誤食南星、半夏及魚蟹,出現(xiàn)喉舌麻痹、腹瀉、嘔吐等中毒癥狀,服用適量生姜汁可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