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義心:姐姐,最近有個同學跟我說,另一個同學總是無中生有,說我壞話。我要不要去質(zhì)問那個同學?
不排除另一個同學的確在背后說了你壞話。但也有另外的可能,那就是人家并沒有說,只是這個來說事的同學自己在無中生有。所以,要學會用眼睛和心看人,而不是用別人的嘴看人。所以,在根本沒有真憑實據(jù)的情況下,還是免了質(zhì)問吧。
陜甘寧的一棵樹:我一個朋友,一直陷在痛苦中不能自拔。怎么辦?
“痛苦”這東西是不會有任何人喜歡的。當生命中不可避免地遭受痛苦和磨難時,唯有堅強和承受才是獲得自救的金鑰匙。
Qs安迪:譚星姐姐,我爸媽對我本來就不夠好,我家親戚還總在他們面前說我這不對那不行。真是不明白,我一直對他們很有禮貌的呀!
父母親、親戚情,都可歸于親情。對自己的父母及子女,要無條件地愛,去接納,去感化。對其他親人堅持的原則是,當我一直心疼你時,你心疼的卻永遠是自己,那么我也要學著心疼自己。
湖南汝城小歡:從小生活在單親家庭,這讓我很自卑,也影響到我的自信。我不想一輩子都活在這樣的陰影中。姐姐,請無論如何都要幫幫我,謝謝您!
嚴重的話,幼年時來自父母及親人愛的缺失,幾乎會摧毀一個人一生的自信,甚至會造成一個人終身的精神殘疾。但也不是不可挽救,那就是另一種彌補:年少時有幸遇到真正的友情,成年后有幸遇到真正的愛情。如果生命中既缺乏親情,這兩種愛也都缺失,那是非常難受的。不過,這些只是外在的因由,內(nèi)在的因由才真正起決定性作用。那就是,要自我拯救,學著原諒父母,試著擁有友情。能做到這樣,一定可以找到自信的力量和勇氣。
山語依然:真的想不通,為什么我總是不幸福?!
心越簡單,就越容易獲得幸福。
山東濟南童童童:我爸就是個馬大哈,有時候糊涂得很。要怎么才能讓他改正這個毛病呢?
有些人天生就心大,對事情不怎么上心,也不太計較,與心細的人簡直不在同一個頻道。只要不造成什么嚴重的損失,倒也無可厚非。但如果因此而影響到家庭和睦或造成重大損失,那還是不好。只要做到時時注意、用心對待,就不會有啥大的閃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