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獻貞
[摘 要]學生生命成長過程中離不開賞識、認可和鼓勵,很多班主任也意識到這一點,但遺憾的是他們對于孩子的獎勵往往停留在一些物質性層面或者是千篇一律的表揚性話語,根本不能發(fā)揮獎勵應有的引領作用。結合自身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的實踐,談談自己一些較有創(chuàng)意的獎勵法則。
[關鍵詞]回歸本質;順應認知;契合需求;尊重體驗
[中圖分類號] G625[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18)33-0096-01
學生生命成長過程中離不開賞識、認可和鼓勵,很多班主任也意識到這一點,但遺憾的是他們對于孩子的獎勵往往停留在一些物質性層面,或者就是千篇一律的表揚性話語,根本不能發(fā)揮獎勵應有的引領作用。筆者結合自身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的實踐,談談自己一些較有創(chuàng)意的獎勵法則。
一、回歸本質,在真心實意中落實獎勵方式
所謂真心實意就是態(tài)度誠懇,用意真摯,絕不虛假。如果班主任始終將獎勵流于形式,學生最終是無法感受到獎勵真正的價值和內涵。怎樣才能將自己的滿滿心意融入獎勵中,并且讓所有的學生都能感受到班主任的濃郁之愛呢?
筆者以為班主任可以充分發(fā)揮自身的特長優(yōu)勢,將自己親手制作的作品作為獎品獎勵給孩子。比如,有的教師善于烘焙,可以將自己烘焙出來的餅干、蛋撻獎勵給表現(xiàn)較好的孩子;有的班主任寫得一手好字,可以專門抄錄一些名言警句,作為獎品贈送給孩子。
借助于這樣的方式進行獎勵,學生會對教師的真切情感充滿敬意,更能感受到獎品中蘊藏著的老師濃郁之愛,并因此而將其當作一份至高無上的榮耀。鼓勵自己在日常的學習和交往中激流勇進。
二、順應認知,在出其不意中落實獎勵方式
給學生進行獎勵時,有時可以嘗試出其不意的效果,一方面是評出的獎勵對象出其不意,另一方面則是準備的獎品出其不意。當然這些都必須要建立在公平公正的原則上,除了依照操行排名確定獎勵對象之外,更多的可以從具體的言行類型來確定對象,譬如崗位責任獎、樂于助人獎、敢于奉獻獎等。我們可以利用照片和視頻適當記錄孩子的日常表現(xiàn),并在頒獎時播放相關的視頻和圖片,一方面展示獲獎孩子的言行正能量,另一方面則可以讓更多的孩子有學習的榜樣和反思的載體。
這樣做的價值不僅在于讓所有的孩子都能心悅誠服,更有助于激勵更多的孩子參與其中,共同進步。
三、尊重體驗,在別出心裁中落實獎勵方式
所謂別出新意就是要讓學生能夠在接受獎勵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獎勵的與眾不同,這有助于激發(fā)他們獲得獎品的欲望。
獎品的出其不意,就是要讓學生對獲得的獎勵有所期待,很多班主任嘗試運用積分兌換的方式來激發(fā)孩子的參與熱情,但時間長了,學生就會失去興趣,其獎勵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其實在關注獎勵類型的同時,我們還需要進一步重視獎勵的形式,比如,讓學生配合老師一起批閱作業(yè),讓學生獲得主持頒獎典禮的機會……
這些新穎而獨特的獎勵形式,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獲獎的興趣,促使他們積極爭取,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獲得獎勵。
四、契合需求,在不斷激勵中落實獎勵方式
教師對學生獎勵過程中的“詩情畫意”就是指教師對學生的認可與鼓勵別致,有情趣,讓學生能夠深切地感受到被老師獎勵和認可的美妙感覺。筆者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發(fā)現(xiàn),很多孩子其實對藝術都充滿了興趣,有的孩子對于書法情有獨鐘,有的學生對繪畫樂此不疲,有的學生對音樂興趣高漲,學生的這些興趣愛好,其實就是學生生命成長過程中不容忽視的教育資源。比如在美術課堂中,孩子們都學得非常認真,每次下課之后還會圍著美術老師,索要老師的一些作品,拿到的孩子非常興奮,而沒有拿到的孩子則顯得較為失落。了解到這一情況之后,筆者就與美術教師取得聯(lián)系,將美術教師一些簡單的作品當作獎品獎勵給孩子。為了提升獎品的育人效能,我還會根據美術作品的內容題寫一些勉勵性的話語,比如“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等。每每孩子們拿到獎品,看到美術老師畫作和我的題寫鼓勵,他們都會愛不釋手,小心翼翼地呵護。
人們都會說班主任的工作繁瑣而復雜,又苦又累又難,而我卻能樂在其中。看到孩子們受到獎勵和認可時的那種興奮勁,可以說是我最高興、最得意的幸福時刻。這四種別具一格的獎勵方式不僅給學生的學習、生活和行為注入了滿滿的活力,同時也更讓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如魚得水。
[ 參 考 文 獻 ]
[1] 姜玉華.換一種方式與“調皮鬼”打交道[J].新班主任,2017(5).
[2] 凌燕.小學班主任管理藝術初探[J].好家長,2018(12).
(責編 韋淑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