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燁燁
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而眼神就是一個人心靈的晴雨表。從小到大,我見過許多眼睛,見過各種不同的眼神:有的和藹可親,有的堅定自信,有的憂郁悲傷……其中我最難忘的是王老師的眼睛。
記得有一次上語文課,王老師正興致十足地給我們講一道閱讀分析的難題。她神采飛揚,吸引著所有人的注意力,除了我的同桌。
我的同桌是個調皮的男生,那段時間他迷上了玩陀螺。我知道他剛剛入手了一個新的戰(zhàn)斗陀螺,這不,他正低頭聚精會神地在桌肚里玩著他的寶貝陀螺呢!我不贊同地瞥了他一眼,推了他一下,便繼續(xù)認真地聽講。
這時,我看到王老師的眼神投射過來,她一定是發(fā)現了這個不專心的家伙。我不由得心里有些幸災樂禍——這下有你受的了!突然,王老師的聲音高了八度,所有的同學精神為之一振,我的同桌也猛地反應過來,連忙抬起頭。王老師的眼神略顯嚴厲,仿佛在表達她的不滿。是啊,換誰都會不滿的嘛!隨后,王老師眨了眨眼睛,眼神又柔和起來,仿佛在提醒同桌:“趕緊把玩具收起來,聽課吧!”我看到同桌滿臉通紅,一直紅到耳根……只見他馬上把手中的陀螺塞進桌肚深處,端端正正坐好。當王老師的眼神再次投射過來的時候,同桌已經沉浸在對問題的思考中了。老師的眉眼彎了彎,表示了心中的欣慰,仿佛在說:“知錯就改才是好孩子!”
王老師的眼睛猶如一泓深邃的清泉。當我犯錯時,老師的眼睛會告訴我:“勇于承認錯誤并能改正錯誤,才是一個合格的小學生應該擁有的品質!”當我考到好的成績時,王老師的眼睛會語重心長地說:“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當我失敗時,老師的眼睛會安慰我:“別怕,失敗是成功之母,陽光總在風雨后嘛!”當我猶豫時,王老師的眼睛會帶著滿滿的鼓勵說:“加油!你一定能行!”
老師,您的眼睛會說話呢!謝謝您,是您為我指引正確的方向,讓我在成長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圍繞“會說話的眼睛”這一主題,兩名小作者采用了大致相同的描述方法,一“正”一“反”地進行描述:會說話的眼睛有時“嚴厲”,有時“溫柔”。
《會說話的眼睛》抓住“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來組織內容,重點突出。文章按“總—分—總”的形式,在第二自然段寫出了“會說話的眼睛”“嚴厲”的特征,在第三自然段寫出了“會說話的眼睛”“溫和”的特征。如果能增加一些對特征的細節(jié)描寫,相信文章會更精彩。
《老師的眼睛會說話》開篇點出主題,讓人印象深刻。小作者采用細描手法聚焦老師針對同桌課堂上的不同表現而傳遞出的眼神,讀來津津有味。老師的眼睛充滿了豐富的情感內容,讓小作者感觸頗深。對“眼睛會說話”的主角——老師的神態(tài)描寫還可以再細膩些,這樣會讓讀者的情感體驗更充分。
相比而言,《老師的眼睛會說話》更勝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