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笑漩
[關鍵詞]故事化敘述;時政新聞;突破口
我們國家目前可查的最早的報紙就是宋代的邸報,當時邸報刊登的主要是詔書、政令以及奏章、文告等等。應該說這就是那個時期的時政新聞。1000多年過去了,時政新聞在媒體傳播當中依然處于核心位置,它具有重大性、權威性和指導性,常常事關國家利益,也事關個人命運。但是現(xiàn)實生活當中。對于時政新聞,受眾常常是知道很重要,但并不關心。也就是說時政新聞正處在一種困境當中。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傳統(tǒng)媒體面臨轉型壓力。
目前主流傳統(tǒng)媒體依然是時政新聞的主要生產者。但主流傳統(tǒng)媒體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媒體環(huán)境的挑戰(zhàn)。尤其是在時政新聞的生產和傳播上,相較于其他新聞類別,挑戰(zhàn)更為強烈。
內容缺少設計。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
作為時政新聞主要傳播渠道的黨報黨刊、各地衛(wèi)視,對于重要的時政新聞,新聞內容是準確的,但是缺少設計,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媒體會以較大篇幅、版面、時段進行報道,但是常常是“把開過的會在媒體上又開一遍”,內容呆板,形式干枯。
時政新聞的受眾源頭正在縮小。
進入新媒體時代,信息呈現(xiàn)出爆炸的態(tài)勢,信息選擇的自由度讓時政新聞從“必選項”成為“可選項”,人們的關注內容更加多元,時政新聞的受眾源頭正在縮小。
要突破這種困境,故事化敘述應該是突破口之一。
一、故事化敘述的概念解析
所謂時政新聞的故事化敘述,就是采用各種各樣的手段,來突出故事元素。
故事化敘述,可以是事件的片段、場景的截取、系統(tǒng)的記述等等,也可以是一則充滿互動感的H5產品、充滿趣味的一段游戲等等。
需要強調的是故事化敘述不是編故事。不同于文學創(chuàng)作,不是背離新聞的真實性,而是在“表達”上實現(xiàn)從“告知”到“講述”的轉變,尤其是更多的體現(xiàn)對“人”的尊重。也是“傳者中心”到“受者中心”的視角的轉變。
同時。為時政新聞增加故事性元素,并不僅僅限于文本內容上的改變,也涵蓋形式、手段、載體、傳播方式等方面的改變。故事化敘述。不僅僅是操作層面的技巧,也是理念的更新。
二、如何實現(xiàn)對時政新聞的故事化敘述
(一)基于文本的故事化敘述
1.文本要有“人”、“事”、“情”
時政新聞要寫出故事性。如果說“人”是故事的骨頭?!笆聝骸笔枪适碌娜猓榫褪枪适碌难??!笆隆?、“人”、“情”。組合在一起,才能組成一個有機的生命體。
2.要抓住細節(jié),“要讓有意義的新聞有意思”
細節(jié)是魔鬼,可以讓你的文本變得生動有趣、真實可感。新華社文章《習近平回“梁家河村”看望父老鄉(xiāng)親》中。我們能看到極多的細節(jié)。其中有一個細節(jié)格外引人注意。比如文中這個片段:“說著,習近平轉過身去,極目遠眺。過了片刻,他自言自語道:我離開這里,都40年了!”這樣的一個細節(jié),飽含了人物的內心戲,讓有意義的新聞變得更有意思了,更有高度和深度。
3.要挖掘利害關系和情感聯(lián)系
事件的底層意義是什么樣的?將會對百姓生活產生什么樣的深遠影響?以及新聞本身能夠引發(fā)什么樣的情感共鳴?在時政新聞寫作當中,都應該著力挖掘。
(二)基于傳播策略的故事化敘述
1.運用融媒體手段,實現(xiàn)時政新聞的突圍
全國兩會期間,很多人都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看到了央廣的一系列微推作品。比如,場景視頻H5《央廣主播朋友圈里都有啥?》,大家打開一個和自己微信朋友圈一樣的場景。不同的是,央廣的主播就活生生地“站”在這條“朋友圈”上,它可以刷新“朋友圈”,可以點贊和劃屏,還可以對自己的朋友圈進行輕松的解讀,看這個微推,就像在看一個小電影,非常生動有趣,所以一經推出,點擊量迅速破了百萬;在今年的兩會期間,央廣又推出了一系列的微推精品。包括“手指跑”“海洋現(xiàn)場秀”“天空飄過很多字”“看看你能不能進直播間”等等,這些H5產品充滿互動感,都將時政新聞做得很鮮活:全國兩會期間時政新聞非常集中,關于兩會,中國青年報推出了一組策劃,名為“百姓錢袋子”,這組策劃通過對國家部委網(wǎng)站公開數(shù)據(jù)的抓取。來傳遞重要的信息:我們國家這些錢從哪里來。要花到哪里去?進行可視化處理和解讀以后,同樣獲得了大量的關注;在去年八一建軍節(jié)期間,人民日報推出H5產品“看看我保家衛(wèi)國的樣子”,網(wǎng)友可以很方便地制作和轉發(fā)自己的軍裝照。通過這種有趣的互動,實現(xiàn)了高效的傳播。
我們說,作為一種傳播策略,運用融媒體手段,進行故事化敘述。拉近了時政新聞與受眾的距離。使時政新聞更富意味。
2.在傳統(tǒng)媒體平臺上,以報道的生態(tài)組合實現(xiàn)突圍
在我國。時政新聞是極為特別的新聞題材,常常需要從政治和社會的全局去考慮。由于這個特點,在我國的宣傳體制中,時政新聞的規(guī)定動作騰挪空間較少。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傳統(tǒng)媒體開始了很多自選動作,自覺地化整為零,使時政新聞變得有零有整?!罢笔菣嗤蟮溃尸F(xiàn)出來,通常是新華社和各級黨報的通稿?!傲恪笔前研侣劜鸾獬梢粋€個的故事、畫面、問題。人民日報的公眾號“俠客島”,浙江日報的公眾號“政已閱”。對大量時政新聞的解讀,都深諳此道,做到了既生動又有趣。
無論是規(guī)定動作,還是自選動作,都有各自強調的敘述手段。在規(guī)定動作之外,積極地運用故事化敘述。作為對規(guī)定動作特別有利的補充,是非常好的傳播策略。
三、結語
綜上,故事化敘述,可以作為時政新聞的突破口。采用各種各樣的手段,來突出故事元素。基于文本方面,文本要有“事”、“人”、“情”;要抓住細節(jié),“要讓有意義的新聞有意思”,要挖掘利害關系和情感聯(lián)系,引起“人們關于自身生活的強烈回響和深沉共情”?;趥鞑ゲ呗苑矫?,要運用融媒體手段,實現(xiàn)時政新聞的突圍;在傳統(tǒng)媒體平臺上,以報道的生態(tài)組合實現(xiàn)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