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民
2018年2月,來自北京的首都外語志愿者協(xié)會一行20名會員,在會長程浩的帶領下,來到韓國首都首爾。參加2018平昌冬奧會的志愿服務工作。 48天的志愿服務,志愿者們忠于職守、盡職盡責,圓滿地完成了志愿服務工作,為國爭了光,受到2018年平昌冬奧會組委會有關領導的贊揚。
這些參加2018平昌冬奧會志愿服務的志愿者們全部來自“壹家人愛心志愿者聯(lián)盟”。這個志愿者聯(lián)盟的領頭人是1990年出生于山東省海陽市的程浩。這個“90后”的大男孩兒年齡不大,可熱心公益事業(yè)已經11年了。說起程浩做公益還有許許多多感人的故事。
2007年,程浩剛剛17歲,這個受母親教育從小就有愛心的未成年大男孩,開始了他的公益之路。學校組織同學們去敬老院、福利院看望老人,關愛兒童、殘疾人等弱勢群體。他搶著報名參加,唯恐報名晚了參加不了。在班主任和學校領導眼里程浩是個有愛心、熱心公益的好孩子。通過參加公益活動,使程浩感到活動很有意義,感到了自身的價值。尤其是看到受自己幫助過的孤寡老人、殘疾人開心快樂的時候,他自己心里也美滋滋的充滿歡樂。幫助別人,快樂自己,程浩逐漸愛上了公益活動,把參加公益活動當成樂趣。助人為樂的愿望在他的心里油然而生,助人為樂的思想在他心中生根發(fā)芽。
他從參加敬老服務扶殘助殘,再到參加各種賽會的服務工作,志愿服務范圍不斷擴大,志愿服務的道路越走越寬廣。
2012年在山東省海陽市舉辦了一個亞洲沙灘運動會。程浩積極報名參加了這次運動會的志愿服務工作。亞洲沙灘運動會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運動員參加,與亞運會同一個級別。作為一名家鄉(xiāng)人,能為自己家鄉(xiāng)舉辦的國際賽會服務,他感到驕傲又自豪。
2013年年底,在參加一次志愿者活動時,程浩結識了同樣熱心公益的兩個朋友,三個有愛心的人聊起做公益的經歷和感受來,越聊越投機,大有相見恨晚之意。共同的思想境界、共同的大愛善舉,把三顆心緊緊地連在了一起。三人不謀而合地萌生了創(chuàng)建一個志愿者組織,聯(lián)手一起做公益的想法。年輕人辦事干脆利落,他們開始了緊張的籌劃,分工協(xié)作,咨詢、辦理審批等手續(xù)。經過他們三人的不懈努力,在上級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2013年11月1日他們的志愿者組織終于注冊成功,宣告成立。他們給這個當時只有三名志愿者的組織起了一個溫馨、帶有濃濃愛意的名字——“北京市壹家人愛心聯(lián)盟”。寓意通過做公益要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的大家庭,讓世界充滿愛。
2013年5月,程浩參加北青報舉辦的“斑馬行動”,紅綠燈文明引導公益活動。當時他是通過網絡得知了這個活動,欣然報名參加,最終被活動組委會錄取了。
在一次參與海淀聯(lián)想橋的“斑馬行動”中,他遇到了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奶奶。老奶奶和他一同在聯(lián)想橋路口紅綠燈下站崗,引導市民遵守交通規(guī)則,文明過馬路。這位老奶奶叫劉素華,別看劉奶奶已年逾古稀,可她老人家精神矍鑠、手腳麻利,可能是由于話語投機的緣故。他幾次活動都是和劉奶奶一起上崗,一起下崗回家。他和奶奶家住得不算遠,之后不論有什么活動,他都和劉奶奶彼此聯(lián)系。
隨著交往的不斷深入,劉奶奶越來越喜歡這個熱心公益的“90后”,劉奶奶和外人介紹程浩時,就說這是我的親孫子。劉奶奶邀請他到家中做客,從此這一老一小兩個熱心公益、心懷大愛的人走到了一起,成了一對兒忘年交。之后,每個周末程浩都會陪劉奶奶逛公園,讓劉奶奶開心快樂。
有一次“壹家人愛心聯(lián)盟”組織公益活動,到位于昌平區(qū)的一所孤兒院看望那里的孤殘兒童,給孩子們帶去生活用品,陪伴孩子們玩兒。劉奶奶也報名參加了這次活動,并帶去了兩袋水果。之后,壹家人愛心聯(lián)盟只要有活動,不論路程多遠,劉奶奶都會積極報名參加。
劉奶奶老伴兒前幾年去世,奶奶一個人住,子女都在國外生活工作。打長途非常貴,程浩教會了劉奶奶發(fā)短信,后來又教會了劉奶奶發(fā)微信,與國外的子女通過微信聊天。既和家人交流溝通,又節(jié)省了許多電話費??吹絼⒛棠谈吲d,程浩心里也十分欣慰。
2014年國慶節(jié)前夕,一個周末的早晨,程浩的手機鈴聲響了起來。他拿起手機一看是劉奶奶來的電話,可電話的那頭傳來的卻是劉奶奶女兒的聲音,她說:“奶奶走了?!彼男睦锟┼庖幌?,眼淚止不住地流了出來,好長一段時間,奶奶的音容笑貌都縈繞在程浩的腦海里。劉奶奶熱心公益的優(yōu)良品德影響、激勵著他,堅定了他做下去的信心和決心。
愛心志愿者們的大愛善舉,也影響感染了許多有愛心的人士,紛紛要求加入北京市壹家人愛心聯(lián)盟,壹家人愛心聯(lián)盟組織不斷壯大,從2013年11月1日成立之初僅有3名成員,到如今已經發(fā)展到擁有800多名成員。
常言道:“萬事開頭難?!币婚_始,程浩和他屬下的工作人員下到社區(qū)去聯(lián)系公益、推廣社區(qū)扶老志愿服務時四處碰壁,得不到任何社區(qū)的信任和支持,經常吃“閉門羹”。不支持也沒關系,讓程浩和他的團隊難以接受的是,他們的善舉不僅得不到認可,不被理解,甚至遭到責罵,罵他和他的團隊是“披著羊皮的狼”,認為他們想從老人身上撈好處。
程浩還清楚地記得,他們去的第一個社區(qū)是海淀區(qū)育新花園社區(qū)。聯(lián)系之初,社區(qū)不同意讓他們在社區(qū)搞活動。但程浩不氣餒,一次不行就去兩次、兩次不行就去三次。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個多月的不懈努力,最終感動了社區(qū)居委會主任。同意程浩和他的團隊來社區(qū)舉辦助老活動,教社區(qū)老人上網。但有言在先:“你們先試一次看看,要是不好,以后就別來了……”
程浩和他的壹家人愛心聯(lián)盟志愿者們十分珍惜這來之不易的首次活動,活動前,程浩作了動員,并對活動作了周密的安排和預案,此次活動只許成功不許失敗,今后壹家人愛心聯(lián)盟的命運就寄托在這次活動上了。
活動定于當天上午9時舉行,壹家人愛心聯(lián)盟的志愿者們在程浩的帶領下,早早來到了活動地點海淀區(qū)育新花園社區(qū)。由于是社區(qū)首次舉辦這樣的活動,社區(qū)居民感到新鮮與好奇,也早早來到社區(qū)活動室。
精通電腦的志愿者先給大家講了如何使用電腦,以及使用電腦時的一些注意事項,隨后志愿者們就手把手教社區(qū)居民實際操作電腦。由于學習的成員里大多數(shù)都上了年紀,頭腦反應慢,學得很吃力。但志愿者們耐心地、不厭其煩地反復教,直到老人們學會為止。
原本計劃活動11點結束,可到了11點半,老人們學習的興趣仍然很濃厚,圍著老師問這問那。并問老師這樣的活動以后什么時候還搞?在老人們戀戀不舍的氛圍中,這次活動結束了。首次活動獲得圓滿成功,使程浩和他的志愿者們感到心情振奮,看到了壹家人愛心聯(lián)盟發(fā)展的光明前途,也更加堅定了程浩和他的志愿者們把壹家人愛心聯(lián)盟辦下去的信心和決心。
程浩和他的團隊用真情贏得了社區(qū)領導的信任。每當和旁人說到此事時,程浩都不無感慨、用感恩的話語說:“我衷心地感謝海淀區(qū)育新花園社區(qū)居委會主任,是她幫了我的大忙,沒有主任的支持,就沒有壹家人愛心聯(lián)盟的今天?!?h3>社區(qū)教手機
從2014年設立這個志愿服務項目至今,壹家人愛心聯(lián)盟已經為海淀區(qū)西三旗街道、甘家口街道,朝陽區(qū)三間房鄉(xiāng)、團結湖街道一二條社區(qū)等十幾個街鄉(xiāng)和社區(qū)的老人教授了智能手機的使用方法,深受大媽大爺?shù)臍g迎。一般學習使用電腦和手機的大課堂通常都安排在上午9點—11點,可每次上課到12點都很難結束。這是志愿者們遇到的一個共同問題。老年人都渴望學習,愿意與別人分享交流。他們學習熱情非常高,總想多學習點知識。遇到問題要多問幾個為什么,老人們一遍一遍地問,志愿者們不厭其煩地教,直到教會老人滿意為止。程浩還給老人們建了微信群,在微信群里答疑解惑。
豐臺區(qū)西洼地社區(qū)一位姓張的叔叔是航天部的退休干部,學習使用智能手機的熱情非常高。他以前接觸過電子產品,如今年齡大了,記憶力不好,但他堅持每周和志愿者學習使用智能手機。他對壹家人愛心聯(lián)盟的志愿者和社區(qū)居民說:“我每周就盼望著手機、電腦的學習班,如果我不來參加,就感覺生活缺少些東西。”
團結湖街道中路北社區(qū)一位姓李的阿姨說:“在家孩子沒有耐心教我們,我們家孩子和我說,您年紀這么大了,也學不會,還學它干什么?志愿者真好,他們非常有耐心、有熱情,一遍一遍不厭其煩教我們學習智能手機的使用方法。”在一次學習結束后,李阿姨和志愿者交流時說了這些話,說到動情之處李阿姨流淚了,志愿者一邊遞上紙巾讓李阿姨擦眼淚,一邊安慰李阿姨。
2013年創(chuàng)建以來,程浩和壹家人愛心聯(lián)盟的志愿者已經走進了10多個街鄉(xiāng)和社區(qū),教授老年人學習電腦、智能手機的使用,有8萬多人次的老年人受益,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耙技胰恕钡膭?chuàng)建人程浩也因成績突出而榮獲2017年北京榜樣人物、2017朝陽榜樣人物、北京市五星級志愿者等榮譽稱號。
“成績是過去的事了,我們要再接再厲向前看,不斷進取,努力創(chuàng)造壹家人愛心聯(lián)盟美好的未來。”程浩說。
如今,程浩這個永不滿足的大男孩兒又在籌劃著壹家人愛心聯(lián)盟的未來。當筆者問起他“壹家人”今后的前景時,他表示“壹家人”以后的方向還是社區(qū),因為社區(qū)是最基層的自治單位,所以很多事情需要去做、需要去介入。“我們正在打造一個‘青春伴夕陽,智慧養(yǎng)老平臺。我們要更好地利用科技手段,加上和企業(yè)與媒體多方面的聯(lián)動,更好服務社區(qū)居民,讓老年人生活更有意義。我們正在規(guī)劃老年大學,讓老年人生活更豐富多彩,老有所為、老有所樂。”
2017年底,壹家人愛心聯(lián)盟有了另一個身份——北京德壹家人社會工作發(fā)展中心(簡稱“壹家人”),注冊于北京市民政局。隨著機構的發(fā)展,越來越專業(yè)化的運作,“壹家人”在智慧養(yǎng)老、專業(yè)志愿者培訓、政策咨詢、冬奧會志愿服務等領域發(fā)揮著自己的專長。
程浩和他的志愿者團隊,一群有愛心的、朝氣蓬勃的年輕人,躍躍欲試,準備在2022年北京——張家口冬季奧運會和2022年中國杭州亞運會上大顯身手,為國爭光,讓“壹家人”的旗幟高高飄揚。
(編輯·韓旭)
hanxu71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