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要進行廣播操評比,某個班級確定了目標,爭取進前三名。班主任在班級里動員、安排時間進行訓練、找體委和同學談話,應該說,凡能想到的都做到了。比賽開始了,學生信心滿滿,比賽過程中學生也很努力,比賽結(jié)果出來了,預定的目標沒有實現(xiàn)。學生不服氣,班主任有想法,怎么就沒有進前三名呢?過了幾天,學校讓前三名班級在全校表演,看完表演后,大家找到了答案,前三名的班級不僅動作到位、整齊劃一,而且姿態(tài)優(yōu)美。一套操下來,學生出了汗,有的甚至氣喘吁吁。左右臂直上舉、兩臂上下直臂后擺、弓步、馬步,每一個動作,學生全部到位,?。≡瓉韽V播操還可以這樣做。同樣的重視,同樣地下工夫,為什么結(jié)果不一樣呢。事后我和前三名班主任進行深入的交流,從中我悟出了一些道理,當然這些道理不僅僅限于做操。
心理學家曾經(jīng)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組織三組人,讓他們分別向著十公里以外的三個村子進發(fā)。
第一組的人既不知道村莊的名字,也不知道路程有多遠,只告訴他們跟著向?qū)ё呔托辛?。剛走出兩三公里,就開始有人叫苦。走到一半的時候,有人幾乎憤怒了,他們抱怨為什么要走這么遠,何時才能走到頭,有人甚至坐在路邊不愿走了。越往后,他們的情緒就越低落。
第二組的人知道村莊的名字和路程有多遠,但路邊沒有里程碑,只能憑經(jīng)驗來估計行程的時間和距離。走到一半的時候,大多數(shù)人想知道已經(jīng)走了多遠,比較有經(jīng)驗的人說:“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庇谑?,大家又簇擁著繼續(xù)往前走。當走到全程的3/4的時候,大家情緒開始低落,覺得疲憊不堪,而路程似乎還有很長。當有人說:“快到了!”大家又振作起來,加快了行進的步伐。
第三組的人不僅知道村子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旁每一公里都有一塊里程碑,人們邊走邊看里程碑。行進中他們用歌聲和笑聲來消除疲勞,情緒一直很高漲,因此很快就到達了目的地。
心理學家從這個實驗中得出了這樣的結(jié)論:如果人們的行動有明確的目標并能夠不斷將行動與目標加以對照的話,那么他們就清楚地知道自己與目標之間的距離,這樣人們行動的動機就會得到維持和加強,就會自覺地克服一切困難,努力實現(xiàn)目標。
根據(jù)這一心理學原理,在實際工作中把工作總目標分解成階段目標,這樣會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
廣播操既不同于其他體育活動,又不同于武術(shù),相對枯燥,為了減輕學生心理壓力,在學習和練習時進行目標分解,在規(guī)定的時間點完成某些節(jié)的學習任務??偰繕朔殖尚∧繕撕?,總?cè)蝿諞]變,但每一個時間段任務更清晰、更具體、相對總目標任務減輕了,學生心理上更容易接受,學習效率得到提高。單節(jié)任務完成后,及時鼓勵和肯定,在體育課和體活課上拿出一定時間讓學生做他們喜歡的活動,為下一節(jié)學習奠定基礎。
謀事要有方案,做事要有標準。這是來自某著名公司的一個經(jīng)營理念。
標準引領方向,往小了說工作標準是把尺子,是個標桿,是做某件事努力的方向,例如,若規(guī)定跳高合格的標準是150厘米,那在平時訓練時就要想方設法向這個標準努力。廣播操每個動作都有固定的標準,教師在示范時一定要講清楚,學生在練習時要向這個方向努力。往大了說工作標準是一種特定價值取向:一個團隊執(zhí)行什么樣的工作標準,反映它的價值追求;一個人堅持什么樣的工作標準,體現(xiàn)著他的人生態(tài)度。
標準決定質(zhì)量,質(zhì)量或品質(zhì)是21世紀人們關注的話題,質(zhì)量是產(chǎn)品的生命,在講品牌效應、企業(yè)間競爭激烈的今天,質(zhì)量顯得更為重要。為了保證質(zhì)量,企業(yè)必須按標準生產(chǎn),標準不同產(chǎn)品質(zhì)量不同。做操也是如此,每個動作如何做,達到什么程度也是有標準的,剛開始學習標準一定要明確,不然的話,功夫沒少下,但每次都在重復錯誤的動作,最后不會有高質(zhì)量的廣播操。
原中國足球隊教練米盧提出快樂足球的概念,盡管有些爭議,但從做事的心態(tài)角度講無疑是正確的。心理學認為,態(tài)度是人們在自身道德觀、價值觀基礎上,對事物的評價和行為傾向。人,無論做任何事情,都要付出勞動,都要消費時間,只有一個人確信做某項工作或從事某種活動有價值或意義時,他才能從中體會到快樂,并產(chǎn)生積極的態(tài)度。如果一個人在工作或活動中體會不到快樂,就會產(chǎn)生消極的態(tài)度。
向?qū)W生講清楚做某項工作或從事某項活動的目的意義,例如,做操的目的意義是什么、為什么開展廣播操評比,學生從思想上要有足夠的認識。
培養(yǎng)學生做事有積極的心態(tài),境由心造,態(tài)度決定一切。世界不會改變,做操不會改變,改變的是做事的心態(tài),讓學生把做操看成最向往的事情,最有意義的事情。一位哲人曾說過:“我們這一代最偉大的發(fā)現(xiàn)是:人類借改變心中的態(tài)度來改變?nèi)松??!蓖ㄟ^做操讓學生學會改變自己的心態(tài),從而改變?nèi)松?/p>
學校的每一項工作都是教育,做操不僅能強身健體,還能培養(yǎng)學生做事認真的好習慣。
世界上,德國人以做事認真而著稱,有這樣一則故事頗能說明問題:110多年前,德國租借青島時,修建了地下排水系統(tǒng),近年發(fā)現(xiàn)有個閥門銹蝕,需要更換。遂根據(jù)閥門上的文字聯(lián)系德方求助,當年的生產(chǎn)廠家經(jīng)過“改制”、“并購”、更換法人代表等早已經(jīng)面目全非了,但新的公司還是給了認真的答復:按照德國的標準,在原閥門x方向y米處下挖z米,會有個備用閥門。維修工人照此找到了油脂密封包裹的備用閥門,大喜,問題得以解決。
德國人做事認真的態(tài)度值得我們?nèi)W習。
做操是一件小事,與文化考試沒有直接關系,強身健體也不能立竿見影,學生往往不能認真對待。班主任要引導學生確立這樣的思想:做操,就是做事、做人,我們要認真做事、認真做人,做操時做的是一個個動作,但得到的卻是終身受益的習慣。讓學生明白這樣的道理:“無論做什么事情,都應該盡心盡力,一絲不茍。這是因為,究竟什么事關真正的大局?究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這一點其實我們也不是很清楚。也許在我們眼里微不足道的小事,實際上卻可能生死攸關”。教育學生正視人生的現(xiàn)實:人的一生可能永遠面臨著兩件工作:一件是目前正在做的,另一件是自己真正想做的。如果你把目前的工作做得和你想要做的工作一樣認真,那么就意味著你的成功。有了做事認真的好習慣,就是人生成功的開始。
美國著名心理學博士艾爾森對世界100名各個領域中杰出人士做了問卷調(diào)查,結(jié)果讓他十分驚訝——其中61名杰出人士承認,他們所從事的職業(yè),并不是他們內(nèi)心最喜歡做的,至少不是他們心目中最理想的。這些杰出人士竟然在自己并不喜歡的領域里取得了那么輝煌的業(yè)績,除了聰明和勤奮之外,還靠責任感。其中紐約證券公司的蘇珊就是典型的代表。
蘇珊出身于中國臺北的一個音樂世家,非常喜歡音樂,現(xiàn)在卻是美國證券業(yè)風云人物,她這樣看待自己的成功:“因為我在那個位置上,那里有我應盡的職責,我必須認真對待?!薄安还芟矚g不喜歡,那都是我自己必須面對的,都沒有理由草草應付,都必須盡心盡力,盡職盡責,那不僅是對工作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有責任感可以創(chuàng)造奇跡?!?/p>
單從做操本身,毫無興趣可言,但就做操的目的而言,卻十分必要。
做操,是體育鍛煉。國家提出“確保學生校內(nèi)每天體育活動時間不少于一小時”,這一小時就包括做操時間。有一則口號得到人們的廣泛認同,“每天鍛煉1小時,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輩子”,鍛煉身體關乎人們的學習、工作、生活質(zhì)量,體育鍛煉就是對自己負責。
做操,是一項集體活動,是一個班級外部形象的窗口。一個班級是紀律嚴明,還是松松垮垮;是積極向上,還是不思進取透過做操顯露無遺,認認真真做操是對集體負責。
有了這些責任感,做操會更認真,學生的責任意識在做操的過程中得到加強。
由做操悟出的道理,進一步說明教育是藝術(shù),需要智慧和創(chuàng)新,教育無小事,做好每件小事,就是教育的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