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凡良
長江三角洲盛產三種魚,它們是鰣魚、刀魚和河豚。這三種魚都以味美著稱。三種魚形態(tài)各異,味道和吃法也各有特點。鰣魚身型似鯉魚但稍扁。做鰣魚時內行人都不把魚鱗刮掉,因為鰣魚的美味全靠魚鱗傳遞。刀魚身型似柳葉刀,身狹而長。其肉細膩滑潤,但刀魚體內有千萬根刺,食用時務必小心,否則有卡喉的危險。河豚身滾圓無鱗,體長帶刺的皮,味美至極,但含有劇毒,烹飪不當易飽口福時丟掉性命。
漁民捕撈這三種魚時用的是一張像排球網(wǎng)的漁網(wǎng)。網(wǎng)攔到江里讓魚鉆到網(wǎng)眼中去。鰣魚頭小身子大,頭過了網(wǎng)眼身子卻過不去了,假如這時鰣魚后退,就可以逃脫而去。但鰣魚愛惜魚鱗,為保魚鱗死不退后,最終被漁民捕獲。刀魚見鰣魚被捕,想鰣魚真笨,后退幾步不就可以免死了嗎?當?shù)遏~穿網(wǎng)眼時,它吸取了鰣魚被捉的教訓,身體迅速地后退,身體兩邊的魚鰭卻卡在了網(wǎng)眼上,最終也被裝進了漁民的魚簍。刀魚至死都不會想到,其實,它停止后退,向前一使勁就可以輕易穿過漁網(wǎng)逃生。河豚見到鰣魚和刀魚被捕的過程后想,它們真傻,碰到漁網(wǎng)不退亦不進不就可以了嗎?于是,當河豚碰到漁網(wǎng)時它既不退也不進,而是拼命地給自己打氣,讓空氣把自己脹得飽飽的,企圖浮出水面逃生。結果可想而知,漁民輕而易舉就把河豚逮住了……
鰣魚碰到漁網(wǎng)后,假如能不顧惜那幾片魚鱗,全身而退,便可以免遭一劫。有時后退也是通向成功的一條蹊徑。鮮花凋謝了,才能醞釀種子,來年長出更艷麗的花朵;水流向下,才能匯入大海,永不干涸。
刀魚能清楚地看到鰣魚的錯誤,卻沒考慮到它的身體和鰣魚的不同。河豚綜合考慮了鰣魚和刀魚錯誤的原因,卻不知道它在別人身上總結的經(jīng)驗有時并不一定適合自己。
——摘自《思維與智慧·下半月》2018年4期
素材解讀
許多時候,我們就像這三種魚。能清楚地發(fā)現(xiàn)別人的錯誤,卻看不到自身的缺點。我們努力分析成功人士的案例,強迫自己向他們看齊,卻不曾想到底適合不適合自己。家長強迫孩子學習各種東西,卻不想想他們愿意不愿意。
適用話題
錯誤、適合、退一步海闊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