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時
媽媽一直是我家廚房的霸主,爸爸鮮有下廚的機(jī)會,對食物的記憶,自然是關(guān)于媽媽的回憶。
小時候,我十分地懶,連吃飯也懶得多動幾下牙齒。所以,入口即化的冬瓜、豆腐自然是我的最愛。媽媽為了讓我的營養(yǎng)更全面,特地研發(fā)了一道被我命名為“一含碎”的美味佳肴。媽媽將精選的牛里脊肉手工剁碎,再加入雞蛋清、鹽、料酒以及一點點水混合攪拌成一顆一顆小丸子,然后把小丸子輕輕放人事先熬好的番茄濃湯里,再用小火慢慢燉,當(dāng)濃香的味道一點點漫開,一顆顆丸子浮起時,這道美味就做好了。
第一次吃“一含碎”是在一個冬天,風(fēng)吹得呼呼響,窗外的行人裹緊了衣服,而我家廚房熱氣騰騰。媽媽又在廚房中忙這忙那,香味時不時地隨著霧氣飄散在家中。那香味還是第一次聞到,其中有牛肉,好像還有番茄?
“開飯嘍!”隨著最后一道菜上桌,媽媽的聲音響起來了。我立刻從房間沖向餐廳,急切地向湯鍋探頭探腦。紅紅的番茄湯,定是媽媽長時間守在鍋邊用心煲的,鍋里還有白里透紅的豆腐,感覺裹滿了番茄酸酸甜甜的味道,可這些都不如那幾顆在湯中一上一下晃動的肉丸顯眼。那肉丸小小的,圓圓的,有點發(fā)亮,一看就知道很滑很嫩。我迫不及待地舀了一顆放進(jìn)嘴里,入口就化了,幾乎不用嚼。濃濃的牛肉香味,還有番茄的酸、甜、鮮立即在味蕾間綻放。再抿一口湯,閉上眼,甜甜的,好似媽媽的關(guān)心;酸酸的,恰到好處,一如媽媽的嚴(yán)厲。這口湯咽下,溫了胃,也暖了心,舌尖上還留有余味,一絲絲無與倫比的味道留于唇齒間,在舌尖上盤旋。
這就是媽媽的“一含碎”,這就是媽媽的味道,也一直是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