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耀輝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全面深化改革,不是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好,而是要使它更好?!边@說明,彰顯和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讓它越來越優(yōu)越,是改革開放的題中應有之義。改革開放的目的,不僅是獲得一些有形的成果、完成一些具體的指標,而且還有一個更重要、更具有長遠意義的目標,這就是不斷推進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使之充滿生機與活力,變得越來越優(yōu)越。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作為一種成功的社會制度的一般優(yōu)勢;二是作為一種“特色”制度的獨特優(yōu)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一般優(yōu)勢主要表現在三個維度,就是鄧小平提出的三個“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發(fā)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這三個“有利于”,不但是對于社會主義本質的科學界定,同時也是衡量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越性的客觀標準。
有人說,這三條對于任何社會制度都適用,因此不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特點,也不是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越性的表現。這種說法是不符合邏輯的。從其基本內容來說,這三條確實不是社會主義制度所獨有。但是,因為前置了“有利于”這三個字,就使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不是一般地滿足上述三個方面的要求,而是特別“有利于”實現這三個方面的要求。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是有目共睹的。我國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只用十幾年的時間就取得成功研制“兩彈一星”的輝煌成就,令世界震驚。即使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存在一定差距,也不能一言以蔽之,把它說成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沒有很好地發(fā)揮出來”。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也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而且令人肅然起敬。新中國成立初期,人民群眾生活雖然艱難,但是能夠做到全國上下同甘共苦,共度時艱。只有社會主義、只有中國共產黨才有這種人人平等的價值觀,才會尊重所有人的生存權;也只有社會主義、只有中國共產黨才有可能、有能力將一項嚴格的政策徹底落實到每一個人,這是任何其他社會制度、任何其他政黨都做不到的。這也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越性的生動體現。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上述三個方面取得的成就更是舉世矚目。40年間,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直線上升,我國的經濟總量已經躍居世界第二位。綜合國力得到顯著提高。我國已經成為一個有實力、有影響力、有話語權的世界大國,并以更加昂揚的姿態(tài)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具有劃時代意義,城鄉(xiāng)居民的恩格爾系數在30%以下。是改革開放使我們炎黃子孫自有歷史記載以來第一次解決了溫飽問題。這對于一個人口占世界四分之一的大國來說,是具有偉大意義的非凡成就。
對于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使社會生產力邁上一個大臺階,人民生活水平邁上一個大臺階,綜合國力邁上一個大臺階。這三個“大臺階”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越性的有力證明,同時也說明,社會主義制度經過改革開放的檢驗、考驗和磨礪,越來越成熟,越來越完善,越來越優(yōu)越,越來越得人心、順民意,越來越彰顯其強大的生命力。改革開放的成功,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勝利,是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越性的新體現和新發(fā)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還表現在其獨特優(yōu)勢上,這就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說它是獨特優(yōu)勢,是因為除了中國之外沒有哪個國家可以相提并論。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yōu)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备母镩_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抓鐵有痕的力度抓改革,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反腐敗,以持之以恒的苦干精神誓奪扶貧攻堅的最后勝利。所有這些都使黨的政治威信和領導能力空前提高。過去我們講,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現在應該講,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改革開放的成功。
歷史證明,黨的領導是改革開放不斷向縱深推進的根本保證,改革開放的成功更充分彰顯了黨的領導的獨特優(yōu)勢。在改革開放中,這一獨特優(yōu)勢越來越深入人心,越來越發(fā)揚光大,而且大放異彩,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最具有影響力和知名度的獨特標志。
我們經常說,社會主義制度有一個突出的優(yōu)越性,就是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這個優(yōu)越性固然與社會主義制度的結構特點有關,但是這畢竟只是一種可能性。要想把這種可能性變成現實,需要一個最重要的條件,這就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以其艱苦卓絕的斗爭歷史和強大的組織力、領導力,成為中國人民的主心骨,成為具有超強凝聚力的社會領導核心。沒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集中力量辦大事就是一句空話,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也就無從體現。從這一點來說,加強黨的領導就是彰顯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黨的領導地位越鞏固,領導力量越堅強,就說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更上一層樓,變得越來越優(yōu)越。
關于某種社會制度是否優(yōu)越的判斷,不僅是實然判斷,同時也是價值判斷。這里有許多精神的因素在起作用,比如理想、信仰、文化傳統(tǒng)、民族心理等。
如果單純從生產力、綜合國力和普通人的生活水平來看,西方一些國家似乎做得也不錯。但是我們仍然不認同他們的社會制度,就因為在我們看來,他們的制度不符合我們的國情和價值追求。我們信仰的是馬克思主義,我們的理想是人人平等、共同富裕、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共產主義社會。這個理想和信仰是中國人民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是社會主義最大的軟實力。只有共產黨才能為我們提供這樣的精神武器。這也是中國共產黨政治優(yōu)勢的重要體現。
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還與文化傳統(tǒng)和民族心理有密切關系。一個國家的道路是否好走、制度是否優(yōu)越,只有這個國家的人民最有發(fā)言權、選擇權和評價權。中國人最崇尚團結統(tǒng)一的國家政權和公正和諧的政治氛圍;中國人講理性、講責任、講義務、講擔當,鄙視見利忘義、爭權奪利、個人利益第一。所有這些民族習慣和社會心理都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文化內涵具有天然的一致性。所以在中國人看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最好的、最優(yōu)越的,而且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這些優(yōu)越性越來越彰顯,越來越提升,越來越成為全民的共識和追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