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1982年10月10日出生,黨員,工學學士,高級工程師?,F任中交一公局第七工程有限公司官渡黃河大橋一分部二工區(qū)項目經理。
勇于創(chuàng)新。2012年,中交一公局七公司中標遼寧建昌至興城高速公路二標。該工程全長15.32公里,下轄大橋11座、隧道2道,各種涵洞通道30多道,結構復雜,技術難度高。特別是隧道施工與橋梁施工,由于地質條件限制,傳統(tǒng)的施工工藝無法按時、有效地開展施工。對此,他主持研發(fā)了包括“自行騎墩式門架”“隧道濕噴法施工回彈混凝土回收裝置”“混凝土濕噴用異徑葫蘆型連接裝置”等實用型專利,獲得遼寧省建設工程世紀杯、遼寧省建設工程優(yōu)質結構等榮譽。
永不言棄。黃河官渡項目是河南省公路局采用PPP模式的第一個項目,是河南省公路局的“全省標準化典范項目”“河南省交通廳品質工程示范項目”的標桿。他以品牌項目、優(yōu)質項目為主線,以抓工序質量為基礎,以微創(chuàng)新為推手,以“8372”班組標準化為中心,落實中交一公局“三廠一部四區(qū)”理念,將“場區(qū)”轉變?yōu)椤皬S區(qū)”,即鋼筋加工廠、預制廠和混凝土拌和廠,做到集中設置,集約化施工。項目開工建設以來,項目部在業(yè)主組織的兩個季度“官渡杯”考核中勇奪第一,在總承包部月度評比中連續(xù)獲得第一名,累計獲得業(yè)主、總承包部各種獎勵800多萬元。承辦了河南省交通廳“2017年度重點項目第二次觀摩會”,項目共計接待觀摩350多次約4000人,受到了當地政府的高度贊揚。他主持研發(fā)的自動穿束機,由以往6人作業(yè)減少至2人,以機器代替了人工直接進行作業(yè),工作效率提高了近5倍,項目改進獲得了中交一公局十四屆技術革新成果一等獎。河南官渡黃河橋項目鋼筋原材需求量約5.7萬噸,如此大的用量,如何保證加工效率、降低損耗是工程建設的共性難題。他從BIM技術入手,本著“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要求,通過引進自動化數控設備,將鋼筋加工數控率提高到100%,并且依據BIM技術優(yōu)化下料方案,使得鋼筋加工損耗率由以往的1.03%降至目前的0.53%。
在他的帶領下,項目部獲得河南省“工人先鋒號”、新鄉(xiāng)市“工人先鋒號”、中國交建“青年突擊隊”、“五四紅旗團支部”、中交一公局“勞動競賽優(yōu)勝集體”、“效能監(jiān)察優(yōu)秀項目”等榮譽。2018以來,他本人獲得中國交建“優(yōu)秀共產黨員”、中交一公局首屆“十大優(yōu)秀青年”、中交一公局“優(yōu)秀黨員”等榮譽稱號。
遼寧建興高速公路
河南官渡黃河大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