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可訓
各位理事、各位會員代表:
大家好!
今天我們在這里隆重召開中國寫作學會2018年學術年會暨會員代表大會。我謹代表中國寫作學會,向大家的到來,表示熱誠的歡迎。向一直以來關心學會工作,為學會工作作出貢獻的各位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謝。對你們在寫作教學和研究工作中所取得的成就,表示熱烈的祝賀。
這次學術年會,我們所確定的主題是:新時代寫作學科的新發(fā)展。確定這樣的主題,是為了使寫作學科的發(fā)展,更好地適應時代的變化,更好地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為此,我們將就以下問題,展開討論。這些問題就是我們寫在會議通知上的五個問題。一是寫作學科的現(xiàn)狀與未來,二是寫作學的國際化問題,三是大數(shù)據(jù)時代寫作的挑戰(zhàn)與機遇,四是寫作學科的多學科交叉滲透,五是創(chuàng)意寫作與非虛構(gòu)寫作。我們認為,這五個方面的問題,都是寫作學科如何適應時代的變化,如何更好地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服務所要解決好的問題。
當前,社會對寫作的需要越來越迫切,但社會整體的寫作能力不斷下降的趨勢也日益明顯,一些碩士、博士畢業(yè)生的學位論文甚至還存在字、詞、句方面的問題。這就要引起我們的思考,我們的寫作教學和研究,到底出現(xiàn)了哪些問題。這些問題如何解決,都需要我們通過討論,作出回答。與此同時,寫作活動的環(huán)境和條件,也在發(fā)生變化?,F(xiàn)代科技發(fā)展迅猛,各種電子媒介的寫作,已取代紙質(zhì)媒介的寫作而占據(jù)寫作活動的主導地位。大數(shù)據(jù)時代也向我們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寫作同時又是一種多學科交叉滲透的活動,新的寫作文體和寫作方式層出不窮,需要寫作者有豐富的知識、學養(yǎng)和創(chuàng)造精神。就我個人的了解,國外同行的寫作研究,已不局限于寫作活動本身,而是將寫作活動置于整個人類文化、科技發(fā)展的背景之下,將研究的觸角深入到科技、文化的各個領域,從中探討寫作活動的根源和奧秘,研究工作也越來越深入,越來越細密。這些,都有待于我們通過廣泛的國際交流,去學習借鑒,以提高我們的研究水平和能力。
在這次大會上,我們還要完成第八屆理事會的換屆工作,為此,我們已召開了兩次理事會,形成了換屆方案,提出了新的理事會領導班子和理事推薦人選,已報掛靠單位黨組織和上級主管部門審核批準,將在這次大會上完成選舉。新選出的領導班子將同新的理事會成員一起,竭誠為廣大會員服務,也希望廣大會員同志一如既往地予以支持和配合。我相信,學會新的領導班子和理事會將會以更有成效的工作,更高水平的成果,把學會工作推向一個新階段,開創(chuàng)學會工作的新局面。
中國寫作學會第八屆理事會任期已滿,我個人無論是從年齡還是任期規(guī)定,都到了退出學會領導職務的時候。學會需要年富力強的同志來主持工作。在這個新老交替的時刻,我想向大家談一點我個人的感受。
首先,我要對中國寫作學會的創(chuàng)始人周姬昌先生等寫作學界的前輩和已故老會長吳伯蕭先生、臧克家先生、裴顯生先生以及其他已故寫作學界的老前輩,表示深切的悼念和崇高的敬意。是他們蓽路藍縷的開啟之功,才使得寫作從一個“無用”的學科,成為一個“無所不用”的學科,才有今天兵強馬壯的隊伍,才有今天繁榮興盛的局面。在這里,我想跟大家分享一個寫作學會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周姬昌先生的故事。
周姬昌先生是時任武漢大學校長劉道玉先生從武漢鋼鐵公司延請到武大擔任大學教師的。周先生畢業(yè)于復旦大學外語系,1947年參加革命,解放后擔任過溫州地區(qū)軍代表,曾在國家重工業(yè)部、冶金部從事新聞工作,后因遭受政治挫折,下放到武漢鋼鐵公司。周先生到武大后,在現(xiàn)代文學教研室擔任講師,給我們上過現(xiàn)代文學史課程,指導我們寫過《珞珈山組歌》《周總理在珞珈山組詩》等詩歌作品,我們師生之間過從甚密。當時的現(xiàn)當代文學教師同時也兼教寫作課,周先生有感于寫作課教學的困境和寫作學科的不受重視,開始四方奔走,聯(lián)絡同好,籌建中國寫作研究會(中國寫作學會的前身)。為籌措路費,周先生甚至賣掉了自家的電視機。中國寫作研究會1980年12月24—27日在武漢大學召開成立大會,有來自全國25個省市的130余名代表參加,其中包括一名臺灣省代表,可謂盛況空前,也足見海內(nèi)外學人對寫作的重視。會議推舉葉圣陶、朱東潤先生為名譽會長,吳伯蕭先生為會長,周姬昌先生擔任研究會秘書長。我當時還是大三學生,因為是學生干部,所以參與了會務工作,目睹了學會成立的盛況。我記憶很深的是南開大學有一位老師因為領導沒有批準,路費不能回去報銷,是自帶行李、自己掏錢來參加會議的。1984年,周姬昌先生在北京召開了一個級別很高的座談會,請中央領導同志鄧穎超為《寫作》雜志題詞(鄧穎超的題詞是“發(fā)展寫作學科,為四化建設服務”)。報紙報道這條新聞時,考慮到周先生當時的職稱還是講師,希望作些變通處理。周先生從北京向我通報了這個情況,我畢業(yè)留校后擔任中文系總支副書記,當即向校長作了匯報,經(jīng)學校領導研究決定,同意在新聞報道中稱周先生為副教授。今天回憶這些往事,我既感親切,也深感學會創(chuàng)建的不易,更感到我們肩上責任的重大。從這則小故事中,也可以看出,武漢大學與中國寫作學會有緣,武漢大學文學院與中國寫作學會有緣,武漢大學文學院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學科與中國寫作學會有緣。寫作學界還有許多精英骨干,如在座的劉海濤教授等,年輕時都參加過武漢大學舉辦的寫作培訓班,武漢大學也與諸位有緣。有這樣的歷史淵源,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擔負起肩上的這份責任呢?
我2007年當選為中國寫作學會第七屆理事會會長,2012年當選為中國寫作學會第八屆理事會會長,現(xiàn)在任期已滿,根據(jù)有關文件精神和學會章程,在這次大會上,即將離任?,F(xiàn)在,我按要求向各位代表作述職報告。
中國寫作學會是創(chuàng)辦最早、歷史最長、會員人數(shù)眾多、學術活動頻繁、學術空氣活躍、學術成果豐碩的一個全國性的專業(yè)學術團體,自成立以來,經(jīng)過數(shù)代學人的努力,克服了學會發(fā)展過程中的諸多困難,度過了學科建設過程中的低迷期,近期已走上了一個新的發(fā)展軌道,進入了學會發(fā)展的新時代,迎來了學會發(fā)展的最好時期。在這個新老更替的時刻,我要向為學會工作作出杰出貢獻的老一輩學者表示深深的敬意,向取得豐碩成果的中青年學者,表示衷心的祝賀。
學會工作是全體會員的事,學會工作所取得的成績,是全體會員努力的結(jié)果,會長和學會領導班子,只起了一個組織聯(lián)絡和協(xié)調(diào)服務的作用。我很高興,在第七、第八屆理事會任職期間,我和學會領導班子,都得到了廣大會員的擁護和支持,在這里,我也要通過各位代表,向?qū)W會廣大會員表示衷心的感謝。
下面,我扼要向大家報告一下,第八屆理事會任職期間,學會工作所取得的一些新的進展和主要成績
一、成功獲批全國第一個寫作學博士學科點,學科建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長期以來,碩士、博士學科點設置,一直是制約寫作學科發(fā)展的瓶頸,2014年,依托武漢大學學科建設的平臺,在2007年獲批“寫作理論與實踐”碩士點的基礎上,又成功獲批以“寫作學”命名的博士點。該學科點已培養(yǎng)了數(shù)十名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為寫作人才的培養(yǎng)和學科建設,搭建了一個高端平臺。
二、與“國際寫作研究大會”建立學術聯(lián)系,為中國寫作學走向世界邁出了第一步。2010年,邀請國際寫作研究大會發(fā)起者、主席查爾斯·巴澤曼(Charles Bazerman)教授到武漢大學文學院訪問,聘為該院客座教授,發(fā)展為中國寫作學會會員,與武大文學院商定了互訪、互派學生、教學科研交流合作事宜。2011年2月,中國寫作學會會長、秘書長應邀赴美參加第四屆國際寫作研究大會,大會以“寫作學在中國”為題,為中國學者安排了專場發(fā)言。會議期間,中國學者參與發(fā)起成立“國際寫作研究促進會”,於可訓被選為“國際寫作研究促進會”委員(共8名),并被吸收為國際寫作研究大會科學委員會委員和美國高校寫作與交流學會成員。中國寫作學會正式成為國際寫作研究大會成員,為中國寫作學走向世界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三、受教育部中文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托,主編中文學科主干課程教材——《寫作》,為寫作學科的人才培養(yǎng)夯實了基礎。2010年1月,教育部中文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在北京聯(lián)合舉辦“中文學科基礎課程教材建設研討會”,委托中國寫作學會領銜編寫新確定的中文學科八大主干課程之一寫作課的基礎教材。該教材由於可訓、喬以鋼任主編,劉海濤任執(zhí)行主編,在座有幾位同志參加了編寫工作,于2013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該教材出版后廣受好評,為中文學科寫作人才的培養(yǎng)奠定了基礎,作出了貢獻。
四、以學術研究為中心開展學會活動,學會是一個群眾性的學術團體,學術研究是學會工作的重心。本屆理事會任職期間,注意抓學術研究這個龍頭,帶動學會其他工作的開展,堅持每年召開學術年會,為會員搭建學術交流的平臺。在年會期間,還舉行了評獎活動,評出了一批優(yōu)秀學術成果,對會員的學術研究起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五、加強學會管理,依法依規(guī)辦會。本屆理事會任職期間,按照上級主管部門有關文件精神,修訂了學會章程,制定了包括《財務管理制度》在內(nèi)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規(guī)范了專業(yè)委員會的管理,加強了與各省寫作學會和學術機構(gòu)的聯(lián)系,會員發(fā)展工作也有了很大的進展,學會工作一直走在健康發(fā)展的軌道上。
各位代表,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進入一個新時代,中國寫作學會的發(fā)展也進入了一個新時代,此次會員代表大會之后,學會將在新一屆班子的率領下,承前啟后,繼往開來,以更有成效的工作,更高水平的成果,開創(chuàng)新局面,攀登新高峰,把中國寫作學會建設成全國一流的學術團體。
謝謝大家。
(該文是於可訓教授在中國寫作學會第八屆理事會、學術年會和會員代表大會上三次講話的匯編,內(nèi)容略有刪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