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
日前,我專程赴塔克拉瑪干沙漠,零距離感受了塔里木沙漠公路的魅力。
塔里木沙漠公路北起輪南油田公路網與314國道連通,南到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的民豐縣與315國道相接,公路全長522公里,其中北起肖塘南至民豐縣城以東的恰安446公里穿越流動沙漠,1995年9月建成通車,2014年編入216國道,從塔中到民豐縣和且末縣的路段呈Y字型分行。
這是目前世界最長的貫穿流動沙漠的等級公路,也是中國最早的一條沙漠公路,1999年9月29日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
這里自古以來就是古絲綢之路的中心,如今已是石油勘探開發(fā)的主戰(zhàn)場,是中石油、中石化的主力油氣田基地,途經輪南油田、塔河油田、塔中油田,促進了地方經濟的發(fā)展,目前也是眾多旅游者前去觀光的目的地之一。
塔里木沙漠公路是國家“八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先后由17個科研單位、180多名專家和技術人員參加了攻關,攻克了在流動沙漠中修筑上等級公路的一系列世界級難題,項目研究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沙漠公路路基寬10米,黑色路面為7米,路面主體采用“強基薄面”結構,沙基振動干壓實和土工布加固沙基的施工工藝及“蘆葦防欄”和“蘆葦方格”等防沙治沙體系。
這套體系隨沙丘起伏綿延,猶如“緊箍咒”牢牢縛住了黃色巨龍,令其動彈不得,雄偉壯觀的氣勢動人心魄,也為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增添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路面平整如鏡,沙流如蛇,如煙,似紗,有一種唯美的曼妙。
汽車時速一般都在100公里以上,最高可達150~180公里。這條公路是征服“死亡之海”的宏大工程,使千年的夢想變成了現(xiàn)實。
塔里木沙漠公路全線通車以后,又對肖塘至民豐436公里沙漠路段實施公路防護綠化工程,種植各類耐鹽性較強的檉柳、梭梭、沙拐棗等防風固沙灌木2 000萬株,營造出6條寬約78米、橫貫“死亡之?!钡木G化帶,逐步替代原來的防風固沙草方格和草柵欄,同時也綠化、美化了環(huán)境。
毫無疑問,塔里木沙漠公路綠化工程是偉大的工程。塔克拉瑪干沙漠年平均降雨量僅為25毫米,年平均蒸發(fā)量卻是其150倍。
沙漠公路綠化工程于2003年開工建設,2005年6月全面建成。綠化帶利用沙漠地下水,全線采用滴水灌溉技術,每隔2公里設立一個澆灌增壓站,在整條沙漠公路上,共有108個水井房,每處水井房都有一對夫妻看護。每天,他們都要照管好所在的護水站,同時徒步走遍所轄的數(shù)公里道路,照料路旁脆弱的植被,確認滴灌管線的完好;更要抵抗高溫差、強日照、重干燥等極端的生存條件,與流動的風沙作戰(zhàn)。在無邊的沙漠中,他們忍受著難耐的寂寞,日復一日地重復著枯燥的工作,堅持守衛(wèi)這條世界上獨樹一幟的綠色通道。為了維護沙漠公路的暢通,每年僅灌溉養(yǎng)護生態(tài)林的投入就達2000萬元,那些灌溉養(yǎng)護員付出的寂寞與孤獨情感,更是無法量化的。
塔里木沙漠公路的建成,它不但為我國石油工業(yè)的重要接替區(qū)———塔里木油田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也為自古被大漠隔開的南北疆架起了一座經濟橋梁。解決了深入沙漠腹地勘探開發(fā)石油的交通運輸問題,提高了生產效益,縮短了運距,節(jié)約了運輸費用,大大降低了勘探開發(fā)成本,獲得了很高的經濟效益;同時對推動南疆經濟建設、文化交流、民族團結、鞏固國防和促進邊疆穩(wěn)定具有重大意義,也為國內外游客深入塔克拉瑪干大沙漠腹地,開展沙漠探險旅游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
這條公路的建成,已使新疆首府烏魯木齊至和田的距離縮短了500公里,被和田民眾稱之為“幸福路”。除此公路之外,目前國內外尚無百公里以上穿越流動沙漠的公路。
如今,在輪南鎮(zhèn)沙漠公路零公里和民豐縣恰安沙漠公路的終點,都建有壯觀的沙漠公路彩樓,門樓旁立有宏偉的沙漠公路簡介紀念碑。彩樓兩側書寫著“千古夢想沙海變油田、今朝奇跡大漠變通途”的巨幅對聯(lián)。當汽車駛入被人們稱作“希望之路”和“幸福之路”的沙漠公路時,不禁使人思潮起伏,感慨萬千。
神秘莫測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有多少秘密?走進輪南鎮(zhèn)沙漠公路零公里一看便知。
沙漠公路像一條游弋在茫茫沙海的黑色長龍,順著沙丘間低地起伏延伸,一直伸向遠方。天邊的云彩仿佛是連在一條帶子上的風箏,在遼闊的藍天下飛翔。
公路兩旁綿延百里的胡楊樹滿身滄桑,身硬枝裂,長成了“精”。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瞻仰它偉岸的身軀,傾聽它生存的故事,往生輪回,生生不息,尋找它精神的真諦。感慨,感動,感嘆,一古腦兒涌上心頭,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我不禁流下了熱淚。
塔里木沙漠公路,從東北向西南縱穿了塔克拉瑪干沙漠的腹心地區(qū),沿途依次穿越了三個風沙地貌單元。在塔里木河沿岸一帶,是屬于具有零星復合型沙丘鏈的塔里木河沿岸灌叢沙丘區(qū),這里的沙丘都為固定或半固定的,高3~5米不等,地表有不少紅柳和胡楊樹生長, 在塔中路28公里和44公里等處,公路兩旁處有一大片因為斷水而枯死的胡楊林,奇形怪狀,仿佛一個古戰(zhàn)場,橫尸遍地,殘肢斷臂,被拋棄的與被渴望的直撲眼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為攝影家導演了目不暇接的視覺盛宴,強烈的視覺沖擊力極其震憾。
火炬似的紅柳,花紅如焰,像是鑲嵌在沙漠公路兩邊的紅色錦帶,把道路保護起來,將沙流擋在身后,猶如一幅濃墨重彩的珍貴長卷。
塔克拉瑪干沙漠,風沙之大、風力之強,不可想象——最大風力可達12級以上。強大的風力卷起大量浮沙,形成兇猛的風沙流,不斷吹蝕地面,使地貌發(fā)生急劇變化。推移的沙丘仿佛長了腿腳似的,時而像赤身裸體的少女,坦露著豐滿的乳房和肚臍,時而像一座座金字塔,雕鑿成不同形態(tài)的塑像。風沙過后,沙漠表面像洪水退去,留下干涸而柔美的線條,猶如優(yōu)美的旋律,呈現(xiàn)出一首“大風歌”,一成不變的金黃的色彩和那規(guī)整有序的圖案,源源不斷地演奏出一曲雄渾壯闊聲猶在耳的交響樂。
塔克拉瑪干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心,是世界第二大沙漠。沙漠腹地,沙丘類型復雜多樣,復合型沙山和沙壟,宛若憩息在大地上的一條條巨龍;塔型沙丘群,呈各種蜂窩狀、羽毛狀、魚鱗狀,變幻莫測。沙丘高度一般在100~200米,最高達300米左右,高聳的山峰,仿佛陵墓,奇特壯觀,銀沙刺眼,深深地刻下了時光的痕跡,簡直讓人無法猜測它深藏了多少秘密。
干熱是這里的顯著特點,晝夜溫差極大,平均年溫差可達30~50℃,日溫差更大,夏天午間地面溫度可達70℃以上,若在沙灘里埋一個雞蛋,不久便能燒熟,而夜間的溫度又降到10℃以下。旺盛的蒸發(fā)使地表景物飄忽不定,游人常常會看到過遠方出現(xiàn)朦朦朧朧的“海市蜃樓”幻景。對于游客而言,這該是最能吸引眼球的奇景了。
沿著沙漠公路向塔中行駛,如長虹臥波般的塔河大橋是必經之地。站在橋上鳥瞰塔里木河,猶如巨筆在茫茫沙海里肆意潑墨揮灑的一筆蒼勁有力的墨跡,寧靜悠然,現(xiàn)了開闊明亮的境界,不禁使人想起歌唱家克里木唱的那首耳熟能詳?shù)慕浀涓枨?/p>
夕陽西沉,橫貫千里的塔里木河上空,一輪孤懸欲墜的紅日顯得格外渾圓,詮釋出唐代詩人王維的五言律詩《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火煙直,長河落日圓”的詩意,廣袤無垠的沙漠在夕陽余暉的映照下顯得空曠、永恒。此情此景,與那沿途隨處可見的石油井架和熊熊燃燒的天然氣噴吐的火焰,卓顯出無比的蒼勁壯麗。不禁要感嘆:只有荒涼的沙漠,沒有荒涼的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