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垚(湖南省桂東縣畜牧水產(chǎn)局)
肖陸龍(湖南省桂東縣漚江鎮(zhèn)動物防疫站)
隨著肉牛冷配技術在湖南省桂東縣的全面開展,用冷凍精液改良湘南黃牛本地牛的情形日益增多,雜交一代、二代肉牛遍布全縣十一個鄉(xiāng)鎮(zhèn)。獸醫(yī)臨床上雜交肉牛的繁殖障礙疾病也日益增加,難產(chǎn)、流產(chǎn)、胎衣不下、產(chǎn)后癱瘓、外配不孕、乏情病癥發(fā)生率,占據(jù)了雜交肉牛疾病的50%以上。筆者從事臨床獸醫(yī)二十余年,結合自身經(jīng)驗,就雜交肉牛流產(chǎn)的成因、診療等經(jīng)驗,拋磚引玉,以求同行指正。
雜交母牛的妊娠中斷,也稱為流產(chǎn),可發(fā)生在雜交母牛妊娠期的各個階段,妊娠早期、中期、晚期均會出現(xiàn),但在臨床上以妊娠早期更多。
造成雜交母牛流產(chǎn)的原因,主要有機械性、傳染性、寄生蟲性、營養(yǎng)性流產(chǎn)四種。一是機械性流產(chǎn),因雜交母牛個體比本地黃牛體型要大,行動笨拙,放牧母牛或被驅趕受驚時,造成子宮突然收縮,妊娠早期極易流產(chǎn);在田邊、坡地放牧時因踩踏失蹄等摔倒;混養(yǎng)時,幾頭母牛相互打斗、擠壓、爬跨等外力作用下而致流產(chǎn)。二是傳染性流產(chǎn),由于雜交母牛感染布病、乙腦等傳染性疾病也極易流產(chǎn)。三是雜交母牛體型較大,采食量相對比本地黃牛大,妊娠期間營養(yǎng)不足,尤其是蛋白質供應不足微量元素不全而致流產(chǎn)。四是寄生蟲性流產(chǎn),飼養(yǎng)雜交母牛忽視驅蟲,妊娠母牛感染肝片吸蟲、焦蟲、附紅體等,由于寄生蟲爬行的機械損傷,從腸道將病菌引入其他臟器,加上蟲體分泌物的毒性作用,造成母牛貧血,血液稀薄,紅細胞減少,而致母牛下部出現(xiàn)水腫,進而引起流產(chǎn)。
由于雜交母牛的膚色、體質等因素,流產(chǎn)癥狀往往沒有本地黃牛明顯。加上產(chǎn)生流產(chǎn)時期、病因、母體反應的不同,常見的癥狀主要有:
1.早產(chǎn)。妊娠時間不足而娩出胎兒視為早產(chǎn)。其癥狀和正常分娩一樣,但不夠明顯。這類早產(chǎn)兒相差1個月內仍有成活的可能,應盡量搶救,早產(chǎn)2個月以上的則難以存活。
2.排出死胎。臨床上流產(chǎn)死胎最為多見。妊娠早期,因胎兒極小胞衣也少,不易觀察得到;正常分娩期前2個月出現(xiàn)流產(chǎn),可見雜交母牛陰戶紅腫、流黏液,乳房也可擠出清乳,和正常分娩癥狀相同。
3.干尸化。一些雜交母牛由于妊娠中斷,胎死腹中,但并未流出體外。由于母體體質強壯,子宮內無菌化,而使死胎干尸化,成木乃伊胎,有時需在下一發(fā)情期黃體消失時,子宮收縮而排出。臨床上沒有明顯表現(xiàn),延長母??諔哑?,往往增加母牛的飼養(yǎng)成本。
4.胎兒骨架滯留。有些雜交母牛在妊娠中斷后,由于胎兒軟組織被分解,隨著液體流出,胎兒骨架仍滯留在母體內,這種雜交母牛流產(chǎn)臨床上較為少見。臨床往被誤診為子宮內膜炎,造成母牛長期乏情。
結合畜主詢問、妊娠時段等調查,雜交母牛出現(xiàn)站立不安,陰戶流出清亮液體,有時帶有血絲、血塊,甚而骨片。在臨床上必須仔細辨別,機械性流產(chǎn)等因飼養(yǎng)不當,摔傷造成流產(chǎn)時一般會有外傷出現(xiàn)。傳染性、寄生蟲引發(fā)流產(chǎn),母體及胎兒常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變化,帶病流產(chǎn)、胎膜、胎盤上有黃色膿性分泌物,胎盤壞死或皮革樣壞死區(qū)。傳染性流產(chǎn),應及時診斷治療傳染病,并應對感染場所,對母畜予以消毒,并隔離母畜。
治療臨床時,應結合本地疫病流行、季節(jié)等情況,查明流產(chǎn)原因,胎兒是否存活和母體狀況,再制定治療原則,盡量母畜平安,抑流保胎;在流產(chǎn)無法控制時盡快排出胎兒,減少疫病傳播。
1.有流產(chǎn)預兆的,應以安胎促孕為主。西藥:肌內注射黃體酮:80~120毫升,每日一次,連用三天。肌內注射阿托品1~5毫升。結合癥狀,也可給予鎮(zhèn)靜劑,如氯丙嗪。中藥。方一:白術35克,當歸35克,川芎25克,升麻25克,白芍30克,熟地20克,黨參20克,甘草15克,陳皮25克,黃芩30克,蘇葉30克,姜20克,研未,沖服,連用2~3劑。
方二:益母草、香附、荊芥、紅花、當歸、赤芍各30克、甘草為引,煎水內服。
方三:益母草120克,艾葉90克,扁蓄60克,烏斂莓60克,車前草60克,煎水內服。
2.對胎兒滯留胞宮。方一:當歸30克,丹參、沒藥、乳香各25克,煎水內服。
方二:芍藥、桂枝、茯苓、桃仁、丹皮各25克,煎水內服,主治具有淤血胞宮、胎動不安、漏下不止等癥。
3.胎兒浸溶、干尸的處理。因胎兒尸體或骨架滯留腹中,宮頸開放不全,產(chǎn)道干澀。處理應使宮頸擴張,產(chǎn)道涂上潤滑劑。同時應注意自身防護,免受感染,在取出胎兒骨架后,用呋喃西林或5%鹽水沖洗子宮,宮內放置抗菌素,肌內注射青霉素600單位,連用3天。
不論何種流產(chǎn),除局部處理子宮外,應全身抗菌,肌注青霉素、鏈霉素,連用兩天。為達到清除瘀血、去腐生肌,可內服中藥生化湯。
黨參60克,黃芪40克,當歸80克,川芎30克,桃仁30克,紅花25克,炮姜20克,煎水內服。
若有體溫升高母牛:可加黃芩、連翹、雙花,有腹脹則加萊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