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小編收到了岑小沐發(fā)來的一個微博段子,原文如下:
“娘娘,您的家嚴(yán)托我給您捎個話。”
“我令尊說什么?”
“您家嚴(yán)說,您的家慈十分思念娘娘。”
“哎,我的令堂就是這么心疼她的令愛,好了,你自己的事兒也要上心,要不要給你找個拙荊啊?”
“娘娘就是愛說笑,那么賢弟先行告退?!?/p>
“昆仲慢走,不再聊會兒了?”
“不了,這么聊天太累。”
好像有哪里不對勁,聰明的飛碟可以@飛魔幻雜志官博告知哦。
先不管對錯,聽人這么說話,真心有點(diǎn)兒累。不過你若懷抱著一顆想與古人交好的心,搞清楚古人的稱謂很有必要。
愛偷懶不愛動腦的小編搬來了七字訣“家大、舍小,令外人”,飛碟們你們可以參考一下。
什么意思呢,用小編的話說,解釋如下:
家嚴(yán)——我爸爸 家慈——我媽媽 舍弟——我弟弟 令郎——你兒子
說人話就是,稱呼自家的長輩,前面加“家”;稱呼自己的晚輩,前面加“舍”;稱呼別人家的人,前頭加“令”。
第一聲:叫爸爸?
飛碟,你們那里都是如何稱呼自己的父親的呢?像小編所在的湖南,稱呼父親基本上是喊伢老倌。而小編媽媽的姐姐的兒子,喊他爸為“爸爸”,稱他爺為“爹”,叫他叔為“爺”……
現(xiàn)代關(guān)于如何稱呼父親都有這么多說法,更何況古代呢。
想偷懶,只叫一個字,可以叫 “大”、“爹”、“爸”、“父”、“爺”……
也可以叫“伯(be)”,《說文解字》里說長者皆曰伯。作為一家之長,父親不稱伯誰稱伯!
還可以叫“哥”。叫自家老爸哥哥,老爸能答應(yīng)嗎?咳咳,這雖然只是古代某一段時期某些人曾經(jīng)這么叫過,但畢竟存在過,不能無視了對不。不然李世民該急了,因?yàn)樗驮趯懡o自己兒子的一封信里落款“哥哥”。李世民不急,李隆基該急了,因?yàn)樗?jīng)當(dāng)著百官的面兒叫了自己的父親“四哥”。這可是有人證的,無法抵賴。所以在唐代,叫“哥”的時候小心點(diǎn),否認(rèn)認(rèn)回來一個爸就尷尬了。至于后來,大家不再管自己的父親為“哥”,卻開始叫自己的弟弟或者兒子“哥”,這……這怎么就還流行起來了呢?
宋朝那個被擄走的宋欽宗趙桓舉手:我曾經(jīng)捎話給趙構(gòu),就是管他叫“九哥”。
小編捂臉:趙桓,你一個長兄叫自家九弟為九哥,看來當(dāng)時管弟弟叫哥是很流行啦。
宋欽宗趙桓比心:愛稱嘛。
回歸正題,若想用兩個字稱呼自己的父親,可以加一個助動詞“阿”。
比如“阿爺(耶)”,
女漢子花木蘭: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阿爺是我爸,不是我爸的爸,謝謝大家。
又比如“阿公”?當(dāng)然啦,最好別亂叫,不然后果如下——
南朝文學(xué)家顏延之:去郊外玩嗎?
何偃:好啊。
游玩途中——
熱情呼喚隊(duì)友的何偃:顏公!
別扭臉顏延之:我既沒有位居三公,又不是鄉(xiāng)下種田公,也不是你爸,你叫我公做什么!
臉?biāo)查g爆紅的何偃:我……我……我遁!
還比如阿……阿媽!
小編揮手:來來來,飛碟不要怕,這是女真人稱呼父親的口語,《元曲選》就有“阿媽有甚話,對你孩兒說呵,怕做甚么”,你們再想想清宮戲里皇子管他爸叫“皇阿瑪”,是不是感覺沒有那么驚嚇了?
除了加“阿”,關(guān)于稱呼父親,古代還有更多說法。
叫“老子”,不陌生吧。
南宋陸游:真有人這么叫,不信請翻開我的《老學(xué)庵筆記》。
叫老爺子、老兒、老漢……
小編:聽說有些地方管自己丈夫也是叫老漢,還有地方叫小兒子也是老漢……可怕。
還可以謙稱自己的父親——家父、家嚴(yán)、家大人……
至于前綴加“先”,是用來稱呼已故之人,比如先父,先府君。
第二聲,叫陛下?
作為一名立志要圍觀宮斗的吃瓜群眾,對于皇宮里的稱謂,更要懂啦!
你以為穿越到民間,偶然遇到的那一位在不經(jīng)意間脫口而出“朕……”卻慌忙改口的中年男人他就是皇帝嗎?答案:不一定。皇帝在非嚴(yán)肅或正式場合,不必要散發(fā)自己的真龍之威時,他們一般就自稱“我”“吾”啦。
還有一點(diǎn)切記,記住可以保命!這是小編曾多次提醒過的,在唐朝一定不要叫皇帝“皇上”,你這樣叫他,他會龍顏大怒,因?yàn)樘瞥梢钥吹健盎噬稀眱勺值牡胤?,多在墓碑上。為安全起見,你就乖乖地稱他為“陛下”吧。
那后宮那群愛斗的婦人們來了,怎么叫?
她們當(dāng)然大多自稱“臣妾”,但你若想叫她們娘娘,最好到宋朝去,畢竟在唐朝以前,娘娘兩字叫的是自家老媽啦。干脆直接點(diǎn),見著皇后叫皇后,見著其他妃子叫“娘子”,哈哈,不用擔(dān)心,皇帝頭上不會綠,因?yàn)檫@在當(dāng)時是對婦人的尊稱。
至于太子,見到問候一句“太子殿下安好”,保準(zhǔn)有命活逍遙。
第三聲,叫啥帝?
既然說到了天子和后妃,小編不得不談到一個很嚴(yán)重的問題,便是謚號。
謚號是什么呢?是古代帝王、貴族、諸侯大臣等去世后,依其生前事跡所給予的稱號,有褒有貶。謚號大多是一個字,多起來兩三個字,后來字?jǐn)?shù)越來越多……
打好評:文、景、武、惠、昭、成、桓、康……
打差評:靈、煬、厲……
給個同情分:衰、愍、懷……
是不是不夠直觀,那小編給出幾個皇帝的謚號,你們大概就能體會這位皇帝到底是收獲好評還是差評了,如:齊桓公、漢武帝劉徹、隋煬帝楊廣、唐文帝李世民……
有人說,李世民我只熟悉“唐太宗”,這個“太宗”是什么?是廟號。從漢開始,每朝第一位皇帝稱太祖、高祖,后來的繼承者稱太宗、世宗(稱太祖、世祖也沒歧義)。
甚至于后來,高高在上的他們還有尊號,一般是活著的時候的榮耀,不過死后上尊號的情況也有,這就導(dǎo)致——謚號控制不住地越來越多字了。所以這也是為什么李世民我們更熟悉的是他的廟號。因?yàn)樘瞥郧埃瑢δ切┤ナ赖幕实劬褪呛喎Q謚號的,如漢武帝。唐朝以后,因?yàn)橹u號變長等各種原因,皇帝多稱廟號,如唐玄宗,宋徽宗。
給你一個唐朝以后的謚號體會一下:宋徽宗,謚號——圣文仁德顯孝皇帝。
小彩蛋:
說了一些讓人頭暈的稱謂,最后放幾個有趣的國家名。
在古代,我們稱阿拉伯國家為“天方國”,這下你知道《天方夜譚》是怎么來的吧。
還有一個有趣的“八百媳婦國”,據(jù)說此國的首領(lǐng)有八百個妻子,且每個妻子占著一個寨子,所以……
以及神秘的古魚國,雖是小國名字卻是個很霸氣的國家?!杜f唐書》和《新唐書》都可見的男子地位不高的東女國;聽上去讓人害怕的鬼方國……其實(shí)鬼方是指遠(yuǎn)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