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在給高職院校教學帶來便利性的同時也帶來較大挑戰(zhàn),現在手機等移動終端成為學生日常生活中重要一部分,由于網絡信息繁多,內容較為復雜,給學生思想帶來較大影響,這就需要教師對網絡輿情進行正確引導,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安全、健康的校園環(huán)境。
(一)有利于對正能量網絡文化進行有效傳播。與傳統媒體相比,“互聯網+”的作用不言而喻,不僅使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更為多樣,而且信息傳播速度更為便捷,能夠使學生在較短時間內了解到最新消息。例如,某高職院校建設新校區(qū)、榮獲重要獎項時,學生通過網絡輿情能夠第一時間獲取信息,一方面加快了信息傳播速度,另一方面能夠提高高校整體形象,進而增強人們對學校的滿意度。
(二)有利于使學生獲得較多的話語權。在“互聯網+教育”背景下,學生能夠參與到網絡討論中,這樣不但能夠增強學生對學校事件的參與度,還能使網絡輿情朝著良好方向發(fā)展,進而確保學生利益不受損害。例如,在討論有爭議性的問題時,學生能夠通過網絡平臺進行討論,這樣能夠使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從而確保討論結果的公平性。
(三)有利于糾正不良行為。比如,在現實生活中存在浪費食物等現象,學校可以通過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方式發(fā)表相關文章,這樣不但能夠對學生起到警示作用,還能對學生不良行為進行有效糾正,從而使學生認識到自身的不足,進而營造一個良好的校園網絡文化。
對于高校管理者來說,一方面要認識到校園網絡輿情對于學校發(fā)展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對網絡文化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有效防范,這樣才能自上而下加強對網絡輿情的管理,對網絡輿情進行正確引導,避免學生受到不良信息的干擾,進而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
(一)加強對校園網站聯盟的建設。高校領導要認識到校園網站聯盟的性質,才能對學生思想動態(tài)進行及時了解,并以相關原則為基礎建立完善的輿情工作模式,從而更好地為學生服務。有的管理者對網絡給予全盤否定態(tài)度,認為其對學生發(fā)展是不利的,會影響學生正常學習,因此學生應該杜絕網絡,在“互聯網+教育”背景下,這種思想觀念具有一定片面性,不能由于網絡的負面性來否定其積極意義,網絡輿情在宣傳高校發(fā)展歷史、校園文化方面有著促進作用,一方面能夠增強學生對于學校發(fā)展歷程的了解,提高對高校的喜愛,另一方面促進網絡輿情工作的開展,進而提高管理水平。并且管理者要對輿論引導工作進行明確規(guī)定,這樣不但能夠使教師明確自己的工作職責,還能使網絡輿情工作順利進行。此外,各個部門要安排一名人員來負責新聞宣傳工作,對熱點新聞進行有效搜集,并以評論、轉發(fā)等形式表達自己的看法,讓學生受到正確思想的引導,以此達到引導網絡輿情的目的。
(二)加強對網絡信息管理系統的建設。網絡信息管理系統對于網絡輿情管理起著重要作用,首先,高校要以實際情況為基礎加強對系統的建設,并對網絡文化產品進行有效研究,通過網絡文化產品的作用對網絡輿情進行引導,這樣不但能夠提高學生對于新聞事件的判斷能力,還能避免學生出現跟風現象,給社會帶來不良影響。其次,高??梢耘c公安部門進行有效合作,建立協作機制,以講座形式讓公安人員向學生傳達網絡安全方面的知識,一方面,能夠使學生網絡安全意識得到提高。另一方面,能夠避免學生受到不良信息的欺騙,影響學生正常學習和生活。
(三)建立完善的網絡輿情監(jiān)控機制。高校要制定輿情監(jiān)控機制,并由專門人員進行負責,一旦工作人員發(fā)現網絡輿情朝著不好的方向發(fā)展,要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引導,避免學生受到有心人的影響。因此,高校要加強對高素質人才的培養(yǎng),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著手,一是在學生群體中培養(yǎng)人才,學生可以把班級相關信息向教師匯報,使教師了解學生實際情況,從而對學生作出正確的判斷。二是從社會中聘請專業(yè)人才,由專業(yè)人員來負責網絡輿情監(jiān)控工作,這樣不但能夠根據網絡輿情情況對學生進行疏導,還能避免學生產生抗拒心理。
高職院校網絡輿情對于學校長遠發(fā)展有著重要影響,在“互聯網+教育”背景下,高職院校管理者必須對網絡輿情給予高度重視,建立完善的輿情管理機制,使網絡輿情工作更有針對性,進而提高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