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河南警察學院 郭秋娟
信訪是人民群眾通過寫信、打電話或直接走訪的方式,向公安機關或其他機關、團體和社會組織反映個人或集體意愿的一種社會活動。負責信訪工作的警務人員應該講究信訪接待時的禮儀,樹立正義性、權威性和公正性的形象,以維護公安機關的良好形象,改善警民關系,維護社會的穩(wěn)定,促進社會和諧發(fā)展。
信訪工作是群眾工作,其基本原則是:以事實為依據,以黨的政策和國家的法律為準繩,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信訪人員要切實弄清事實真相,實事求是,對于群眾所反映的問題,工作人員需要落到實處,切不可乘人之危對群眾作任何暗示,如索要財物、提供某種便利等。弄清事實的真相,是信訪人員為人民群眾解決問題的基本前提,也是依照法律、政策處理問題的基礎;信訪人員要以黨的政策和國家的法律為準繩,自覺成為政策和法律的體現(xiàn)者,在信訪工作中堅持原則,不偏不倚,維護黨紀國法,敢斗歪風邪氣,不感情用事,不偏袒,不護短,不欺軟怕硬;冷靜對待各種走訪人員,堅持問好、微笑、讓座、道謝等禮儀規(guī)范。對反映的問題要有記錄,對需要反饋的,要守時守約,做到誠信,守約,禮貌待人;對人民群眾要及時接待,及時對話,對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解釋,及時處理,及時反饋,及時辦理和緩解矛盾,化解群眾的不穩(wěn)定情緒,爭取工作的主動權。
(一)設立專門的接待地點。警務人員接待來訪群眾時遵守正規(guī)的接待程序,才能表現(xiàn)出公安機關對人民群眾意見的重視。公安機關設立專門的來訪接待室主要是為了方便來訪者,所以一般應設在易于找到又不太明顯的地方,并在大門入口處懸掛指示牌,在門上也要懸掛醒目標志。在接待室內應張貼有關信訪的各種規(guī)定,如注意事項和法律等,形成一種嚴肅莊嚴的氣氛。接待室應保持干凈整潔,還應易于保密。如果受條件限制沒有專門的招待室,遇有來訪者,接待人員應將其帶到一個比較安靜的地方(如會議室等),然后進行交談,以免人多使來訪者不敢暢所欲言。若來訪者流量較大,則應當將接待室分隔成單間,以免不相干的來訪者相互干擾。
(二)有專門的警務人員負責接待。對于所有的來訪者,都應安排專人接待。任何時候,都不能對來訪者不理不睬,甚至冷嘲熱諷。如果自己有事暫不能接待來訪者,應當安排其他人員接待,不能讓來訪者坐冷板凳。來訪者到達時,負責接待的警務人員應當面帶微笑起身相迎,并主動招呼,握手問候,請來訪者入座,先問清來訪者的姓名、工作單位、家庭住址、身份、有無證件等,然后詢問來意及要反映的主要內容。在來訪者反映問題時,態(tài)度要親切自然,耐心聽取反映并做出必要的記錄,聽不清楚的,應有禮貌地提問;把記錄的要點向來訪者復述看是否有誤,必要時可請對方簽名或進行核對,但不可誤導對方,一般不下結論,只告訴來訪者聽取回信的時間、途徑和方式。
(三)接待過程中注意方式方法。對來訪者所提的問題,不能不信,也不可偏信。不能不回答,也不可亂作答。不可以含糊其辭,也不可以隨便代表領導對其承諾。對能夠馬上答復的或立即辦理的事,應當場答復,迅速辦理,不要讓來訪者無謂地等待或再次走訪,這有利于體現(xiàn)公安機關的工作效率,從而給人民群眾留下良好的印象。對確實難以回答的問題,要向來訪者說明擬處理的方法和程序,讓對方放心、滿意,如果一時不能作答,也可約定好時間再與來訪者聯(lián)系。對于某些情緒不穩(wěn)或喋喋不休的來訪者接待人員應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可使用同情、理解性語言予以溝通,輔以安慰,耐心引導,切忌產生厭煩情緒。接待時可先告知來訪者應講述要點,無關緊要的情況盡可能少說或不說;談話中可作必要提示,啟發(fā)其講出心里話而又表達不清的話,如有必要,也可以讓其寫成書面材料反映,但需要注意的是人民群眾的信件、郵件或傳真是揭發(fā)某個問題的,一定要為當事人保密,切不能把反映人的姓名、地址等信息隨意公開,更不能把所反映的內容轉交給被揭發(fā)的當事人。向反映人了解情況時,如其偏離話題,可以婉轉地告訴來訪者:“因人員較多,請盡可能地把問題講得簡潔明了”。警務人員在接待的整個過程中,切忌采取居高臨下、盛氣凌人的態(tài)度和輕蔑厭煩的情緒,在接待過程中如有需要轉交其他部門處理的信件或電子郵件,應迅速告訴反映者信件或郵件轉交何部門,該信件或郵件的編號應怎樣填寫,怎樣去向該部門詢問等。來訪者告辭時,工作人員應起身相送,主動道別。
(四)警務人員遇到無理取鬧的來訪者應注意的事項。不可否認的是,在來訪群眾中,有極少數是屬于無理取鬧的,明明自己不占理,但就是不肯罷休,想靠“鬧”來達到個人的某種目的。遇到這種來訪者,負責接待的警務人員不能讓其得寸進尺。對態(tài)度比較極端、帶有明顯對立情緒或有鬧事傾向的來訪者,應保持以禮待人的態(tài)度,語言文明簡潔,語氣穩(wěn)重果斷,說理透徹有據,措辭恰當完整,切忌采用生硬的方式或判決的語氣。在無理取鬧的來訪者面前,接待人員必須要保持應有的氣度,決不能畏畏縮縮。否則,無理取鬧的來訪者就可能誤以為是有機可乘,反而會得寸進盡。但是,接待人員要注意說話的方式方法,證據要和緩,措辭要得當,應該堅持的道理一定要堅持,對無理取鬧者糾纏于細節(jié)問題,則最好置之不理。對于無理取鬧者接待人員不能采取以牙還牙或“對著干”的辦法,應該講明政策,說明利害。同時,還可以告訴無理取鬧者,擾亂公務是為國家法律所不容的,情節(jié)嚴重者,還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應警告當事人不要觸犯法律。如果無理取鬧的來訪者屢經勸說仍無動于衷,甚至將“鬧”的方式不斷升級,接待人員要及時與有關部門取得聯(lián)系,共同采取必要的措施來制止鬧事人員無理取鬧,但同時又要注意防止事態(tài)的擴大。
(一)注意態(tài)度。在說服來訪者時,接待人員態(tài)度要謙和,如果簡單地采取“打發(fā)”的態(tài)度,往往會使來訪者內心深感失望,也會使其對公安機關的工作作風做出消極評價。所以,說明來訪者的基本做法,應當是“入情”與“入理”的有機結合。在說理方式上,宜多采取“商量”的方式。一件同樣內容的事,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表達,如果能多采取“商量”的態(tài)度,將會給對方一種尊重感,使人聽了入情入理,如“我們的意見是這樣,不知你是否有不同看法?”多用“溝通性語言”和“安慰性語言”。來訪者和接待人員之間,實際上也存在著一種感情交流,接待人員如能以“溝通性語言”和“安慰性語言”來說服來訪者,便能使來訪者在感情上與接待人員互相溝通,并從接待人員那里感受到溫暖與力量。一般來說,接待來訪總要等來訪者把話都說完,并講清楚上訪的目的以及對解決問題的要求后,才能將接待工作告一段落。在來訪者還有話要說時,接待人員就來個“緊急剎車”,這是不合時宜的。該問的話必須問清楚,在來訪結束前,接待人員要對來訪者說一些安慰的話,告訴來訪者要相信組織,不要焦急。對一些情況較復雜的問題,接待人員還要向來訪者講明,在經過調查之后,一定會給來訪者回信的,希望其耐心等待,以平息來訪者的不安和過激情緒。來訪者告辭時,接待人員應當起身相送。對于年老體弱的來訪者,應送至門口;對于不熟悉路線的來訪者,要給他們講清楚乘車的路線。
(二)道歉要真誠。警務人員在做信訪工作時,接待人員可能會因工作的疏忽出現(xiàn)失誤,這時要掌握道歉的技巧。不論是小的誤解糾紛,還是突發(fā)性的大事件,一旦發(fā)現(xiàn)自己的言行有損于公安機關形象,或有損于警察公共關系的精神,應主動道一聲“對不起”。當我們道歉時,態(tài)度要真誠,要發(fā)自內心去表達歉意,決不可敷衍了事。不可為了面子,明知有錯卻不肯承認,會給人民群眾留下惡劣的印象,給公安機關的形象造成負面影響。
(三)接聽信訪電話要認真、負責。近些年來,人民群眾以電話方式向警務人員反映問題的情況逐年增多,電話信訪已經成為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一條重要紐帶。警務人員在接聽信訪電話時,應采用文明、禮貌、規(guī)范的語言,保持熱情、友好的態(tài)度。在開始通話時,應對打來電話者表示歡迎,可解決的問題,應當場解決,不能拖延時間;暫不能解決的問題,應專門做好記錄,如不屬于自己權限之內的問題,可介紹對方去找具體負責部門,或代為轉告,在結束通話時,不要忘記向對方表示感謝,要使接聽電話人員真切感受到警務人員真誠、負責的態(tà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