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嫁后,回去看父母的時間少了很多。所幸父母雖年過六十,但身體都很硬朗,這讓我略感寬慰。晚飯過后,我們會用手機視頻聊天,看到父母滿臉的笑容,我想,這也算是一種新時代的陪伴吧。
父母生活在鄉(xiāng)下,家里還有一點田地,父母便都種上了菜,拿到縣城的集市上賣掉。我一直勸他們不要這么辛苦,父母總是笑著說,種了一輩子地,習慣了,再說種得也不多,一點都不累。我覺得父母說得也有幾分道理,就當鍛煉身體,就由他們?nèi)チ恕?/p>
前段時間,我到家鄉(xiāng)的縣城辦事,打算辦完事后回去,給父母來一個“突然襲擊”。從辦事單位出來,旁邊就是一個菜市場,將近中午,買菜的人已經(jīng)不多了,幾個在市場門口擺攤的攤主都在閑聊。想到父母是他們的同行,我便產(chǎn)生了一種親切的感覺,上前攀談道:“生意怎么樣呀?”“還可以。”一個大媽似乎很健談,笑著說,“一天下來能賺幾十塊錢,有時運氣好,能賺一百多呢!”我點了點頭,回應(yīng)道:“賺錢多少倒無所謂,每天坐在這里,輕松地賣賣菜、聊聊天,也挺好的。”
“輕松?姑娘,這賣菜可一點都不輕松!”大媽糾正道,“在菜市場門口擺攤的大多都是鄉(xiāng)下種菜的農(nóng)民,每天早上四五點鐘就要起床摘菜,分門別類地整理好,然后運到菜市場。夏天還好一點,冬天凍得人都伸不出手來。種菜是一件非常細致煩瑣的事情,平日里要灌溉、施肥、除草,為了保證蔬菜不受污染,不能打太多農(nóng)藥,有時還要親手捉蟲。我們這里有一對老夫妻,每天早上總是第一個來,為的是搶個好位置。老兩口很勤快,每天我們都收攤回家了,他們還要守著菜攤,不把菜全部賣完都不肯回去。有時拖到中午,老兩口就吃幾口從家里帶來的饅頭,連碗面都不舍得買。這不,昨天老太太給累病了,今天沒出攤,可能去醫(yī)院看病了?!贝髬屗坪鹾芨锌咸喜唤^地說著。
聽到這里,我的心猛地一緊,問道:“他們叫什么?”“平常大家都叫他‘老偏’,好像頭是有點偏……”沒聽完大媽的話,我立刻拿出手機給父母撥通了電話,問他們在哪里。電話那頭傳來父親帶著笑意的聲音:“你媽有點不舒服,我陪她來醫(yī)院看看。沒啥大問題,你不用擔心……”
我以為每天晚上和父母視頻就能了解他們所有的情況,卻不知道,我只看到了他們晚上安逸的片刻,卻看不到他們白天的辛勞;我只感受到他們面對我時,呈現(xiàn)出的幸福和快樂,卻不知道背后他們隱藏了多少艱辛和汗水。
其實,我們的父母一直都在別人身邊,別人眼里的他們,才是最真實的他們,而我們看到的只是被他們刻意美化過的樣子……在趕往醫(yī)院的路上,我的眼淚已經(jīng)再也止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