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晨東,賀曉輝
(1.云南省煙草農業(yè)科學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021;2.云南香料煙有限責任公司,云南 保山 678000)
香料煙是國際流行的混合型卷煙的重要原料之一,中國云南保山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發(fā)展香料煙,經多年科研和生產積累,已穩(wěn)定成為我國出口型香料煙的主要種植區(qū)域。
品種在煙草生產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與烤煙相比,香料煙這一群體規(guī)模較大的特殊煙草類型,種植密度和施肥量是品種成功應用與否的基礎和關鍵。以往對于香料煙種植密度和施肥量的研究,其對象品種均是葉片數較少、產量較低的克撒西巴斯瑪、伊茲密爾等[1~4]。隨著香料煙生產的發(fā)展,現在大面積生產從品種到施肥都已有了很大變化。
云香2號是2013年通過全國煙草品種審定的香料煙新品種,屬于多葉型品種,研究該品種適宜的種植密度及施肥量,可為新品種的推廣應用提供配套技術方案和參考依據。
新品種云香2號,2013年通過全國煙草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試驗于2014年在云南省德宏州芒市風平鎮(zhèn)進行。試驗地土壤為水稻土,移栽前0~30cm土層土壤有效氮含量96.5mg/kg,有效磷含量8.4mg/kg,有效鉀含量75.2 mg/kg。設置兩因素:種植密度為主處理,3個水平分別為行株距 40cm×8cm、40cm×10cm和40cm×12cm,分別以M1、M2和M3表示;氮用量為副處理,3 個水平分別為 60 kg/hm2、90 kg/hm2和120kg/hm2,分別以N1、N2和N3表示。采用裂區(qū)設計,設3次重復,共27個小區(qū),小區(qū)面積28m2。
調制后煙葉分級按照香料煙分級國家標準GB 5991.1—2000進行,所得試驗數據統計分析采用 Excel 2007作簡單統計分析,并采用 DPS軟件進行數據方差分析。
各處理主要農藝性狀見表1。
表1 各處理主要農藝性狀
由表1可看出,隨著氮用量的增加,株高、莖粗、節(jié)距和葉片大小均有所增加,而對于葉片數則影響不大。與施肥量相比,試驗處理范圍內的不同種植密度對品種農藝性狀的影響較小。
各處理經濟性狀見表2。
表2 各處理經濟性狀
由表2可看出,各處理間均價表現差異不大,未達到顯著性差異水平。處理M1N3產量產值最高,顯著高于N1(氮用量為60kg/hm2)的處理。而M2N2(氮用量為90kg/hm2、行株距為40cm×10cm)時,產量產值表現也較好,AB級比例較高。種植密度較高時,在試驗所設置的幾種處理水平下,施肥量對產量產值的影響大于種植密度的影響。在試驗設置的范圍內,3種不同種植密度對均價影響較小,而施肥量較低的處理均價表現較好。
種植密度直接影響煙田群體與個體發(fā)育之間的平衡關系。種植密度大,單位面積可采收葉片數變多,產量高,但過高的種植密度會使田間煙株通風透光變差,香料煙中下部葉片光照條件變差,不利于品質形成,且容易感染白粉病。
綜合本項試驗結果,新品種云香2號適宜的行株距是40cm×10cm,對應種植密度為16600株/667m2左右。本試驗結果顯示氮用量對于煙株葉片大小等農藝性狀以及產量、產值等經濟性狀的影響要大于種植密度,這與葉片數較少的品種研究結果相同:施肥量過高,不僅使煙株抗逆性減弱,葉片增大明顯,品質下降。由于種植密度和施氮量存在互作效應,在中、低密度下種植的香料煙反而是中等施氮量的光合速率最高。綜合各項經濟性狀和農藝性狀表現,云香2號在氮用量為90kg/hm2時,在產量、質量兩端可獲得較為均衡的較好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