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巧珍工作室位于常州市鐘樓區(qū)南大街街道吊橋路社區(qū)東頭村小區(qū),小小一間工作室,承載著全國最年長“小巷總理”的忠誠和堅守,見證著“全國最美基層干部”的無私和奉獻。
許巧珍曾兩次受到毛主席、周總理接見,退休后進入東頭村小區(qū)工作,擔任黨組織書記和居委會主任,五次換屆居民都聯(lián)名挽留。2015年3月1日去世后,萬名群眾自發(fā)為她送行。為了紀念、發(fā)揚她的高尚精神,黨組織牽頭,把她工作了21年的辦公室進行全面改造,一樓為許巧珍雕像陳列室,墻上社區(qū)83名黨員手繪的黨旗格外鮮艷;二樓為許巧珍“7+”工作法展示和黨員活動室;三樓為許巧珍先進事跡陳列室,“交不出去的辭職信”“黨的小丫頭”“常州最老的‘月光族’”等一個個小故事,展示了許巧珍平凡的人生軌跡和她不平凡的為居民服務的感人故事。
為民服務的“7+”工作法:
對待事業(yè)“忠+勤”;對待群眾“熟+真”;對待困難“挺+干”;對待矛盾“情+理”;對待共建“誠+厚”;對待同事“嚴+愛”;對待創(chuàng)新“思+試”。
老支書的“7+”工作法在全省推廣,是一套看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法。自工作室成立以來,作為全市黨員干部黨性教育基地、道德講堂示范點,年均接待參觀學習200余批、近萬人次,成為黨員干部思想洗禮、精神補鈣、靈魂凈化的信仰殿堂。鐘樓區(qū)委常委會圍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做許巧珍式好干部”在工作室現(xiàn)場開展主題研討;基層黨組織書記培訓、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等各類培訓班把實境課堂作為現(xiàn)場教學點;每個月都有普通黨員群眾自發(fā)來到工作室……老支書“捧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奉獻精神在不斷傳承和發(fā)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