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琴
磨刀河邊的水磨房終于還是連一片瓦一堵墻一根木頭都沒有剩下了。每一次回家,我都會去看看那間小小的水磨房,一次一次地減少一點東西,直到現(xiàn)在,只剩下一小片夯實了的黃泥地。
今年七月初,回家看望父母,我走過被繁茂的桑樹枝葉遮蔽的一條田間小路,這條路通向水磨房,盡管我知道水磨房只存在于我的記憶中了,但是我的腳還是向前走去。
路不遠,小路前幾年已經(jīng)被硬化了,走在上面,沒有了沾鞋的泥土和高矮不一的雜草,也就沒有了濕漉漉的感覺,連這夏天農(nóng)村特有的青蛙也很少跳到路上了。而和路邊那些高矮不一的雜草同時失去的,還有蛐蛐清涼的鳴叫。
小時候,這條路我常走,我家走到水磨房也不過十多分鐘。沿著這條小路,只要越過一個小山坡,遠遠地就聽到了磨刀河的流水聲,水小的時候聲音淅淅索索的,有點像落在樹葉上的雨聲,水大了叮叮咚咚仿佛老師彈風琴的聲音。山坡腳下是一大片桑田,走過桑田再下十幾級彎彎曲曲的石階,也就到了。
那時候是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初期。初夏,剛褪了尾巴的小青蛙會呱呱地叫著跳到我腳背上,草叢里的螞蚱也會湊熱鬧一樣三五成群地蹦跳到路上,我一個人去找母親一點也不寂寞。走過桑田,剛到第一步石階,已經(jīng)可以聽見母親左手搖籮篩哐當哐當?shù)穆曇?。我歡快地喊了一聲“媽”,哐當哐當?shù)穆曇敉A耍シ康哪鹃T吱呀一聲,母親走出來,一腦袋的白面粉,頭發(fā)眉毛都是白的。
母親在水磨房里推磨,有時候是玉米,有時候是小麥,純手工勞作,一滿背篼的糧食要好幾個小時才能從磨槽里流出來變成細粉。我去找母親玩,其實是喜歡聽引過來的水沖擊磨房下的木軸發(fā)出“轟隆隆”的聲音,喜歡看磨盤一圈一圈地轉,看一顆顆的麥?;蛘哂衩妆宦啬ニ椤赣H把磨碎的面粉盛在籮篩里,放在兩根木棍上哐當哐當?shù)囊魂嚀u晃,潔白的細面和粗糙的麥麩就分開了,細碎的落在籮篩下面的木桶里,粗糙的則倒進空著的背篼。我用手指捻一點細面放在嘴里,一舔,有點苦有點澀的味道就從舌尖上擴散開來,一直擴散到腦子里。
趙瘋子的女人還沒有跑時,中午或者傍晚會給母親端一碗飯去,我不需要給母親送飯。她跑了以后,我去找母親,手里的提籃里會有一碗飯,大多時候是玉米面干飯加一點咸菜。趙瘋子的女人還在的時候多好啊,我會找她的兒子趙小全玩,我們一起坐在她家門前的屋檐下抓石子玩。這個女人在村里其他人的嘴里是 “瘋子婆娘”,我媽不讓我跟著喊,她讓我喊“趙嬢嬢”。我覺得趙嬢嬢喊起來好聽一些,嬢嬢兩個字也顯得親熱,我喜歡這樣喊。
趙嬢嬢還在家時,我去找母親,有時候會看見母親一邊吃著飯一邊和趙嬢嬢說著悄悄話。我和趙小全還是玩著抓石子的游戲,我裝著很認真的樣子,可是我的耳朵在聽那些悄悄話。
你也還手啊,他打得,你打不得!——這是母親在說,聲音刻意壓著,可是還是很大。
我哪里有他的勁大,一腳就夠我痛半天了?!@樣又輕又軟的聲音是趙嬢嬢的。
這樣心狠的男人,啃也要啃他幾口!狗日的趙瘋子,這么多年要不是你跟到他,早餓死他狗日的了,好吃懶做裝瘋賣傻!
不曉得捱到啥子時候才是個頭……
接著就是一聲一聲的長嘆,有母親的,也有趙嬢嬢的。
我不知道這些悄悄話趙小全聽到?jīng)]有,他就像沒有聽到一樣還是跟我爭著石子,專挑又白又圓潤的。有可能,趙小全和我一樣,也聽到了這些悄悄話。那趙小全的妹妹呢,那個兩歲多的小女孩,她坐在她母親的的懷里吮著手指,她聽見了沒有?
趙小全的家就在石磨坊的左上邊略高處的一個平地上,一座木架子房有點潮濕,邊上還有一棵梔子樹。水磨坊,趙小全的家,石階,構成了一個三角形。村里每戶人家到磨坊推磨,都會給趙小全家錢,有時候是五角有時候是一塊。石磨是趙小全的爺爺打磨的,水也是他引過來的,石磨房也是他蓋的,聽說本來不收錢,到了趙瘋子手里,要收錢了,他說不收白不收。
趙瘋子其實也不瘋,他知道我的鄉(xiāng)村教師父親在教趙小全,看見我媽來推磨很客氣地不收錢,看見我也很客氣,有時候還笑嘻嘻地摸摸我的頭。趙嬢嬢給我媽送飯他也不管,這樣趙嬢嬢才有機會和我媽說悄悄話。
大多時候,我看見趙瘋子也會跑。我不喜歡一頭亂發(fā)衣服臟兮兮的人,而且嘴里還罵罵咧咧的,不知道在罵誰,看見只狗也會跑上去踢幾腳。趙小全也不喜歡趙瘋子,放學了會繞很遠才回去。再說了,他也沒幾個好朋友,小孩子的世界也是分圈子的,那些喊著趙瘋子的小朋友的圈子不屬于趙小全。我有時候有點可憐他,放學了跟著他走上一段路,找個平整的地方玩玩抓石子的游戲。
趙小全的家比我的家要破爛很多,我的家屋頂我爸用很多木板隔成了木樓,我喜歡看見背著玉米或者稻谷的爸爸踩著吱呀作響的木梯子一級一級地爬到木樓上,一會兒再空著背篼慢騰騰地沿著木梯子走下來。我爸總是不讓我上樓去,我只得仰視著他上上下下。我以為趙小全家也有這樣的木樓,盤算著等趙嬢嬢和我媽悄悄話說得很認真的時候,我要爬到他們家的木樓上去看看。
可是,趙小全家沒有木樓,他的家一眼就可以看穿。用我媽的話說,扔個石子進去,擋都沒有擋的。對,就是一間空空蕩蕩的屋子,不要說木樓,連梯子都沒有。
我失望了,不太喜歡和趙小全玩了,心里有點鄙視他。家里連木樓都沒有,有點不像話。
不像話的不僅僅是趙小全家沒有木樓這件事,還有趙嬢嬢眼角烏黑的淤青。我媽一邊罵著趙瘋子一邊告訴趙嬢嬢,用生菜籽油抹抹,淤青才散得快一些。趙小全對趙嬢嬢眼角的淤青漠不關心,連他的妹妹伸手要他抱抱他都懶得理,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那時候,我們村子里也會有一些走村串戶的外地人,有彈棉絮的,有繃籮篩的,也有賣草藥的。趙小全家里就住了一個外地人,除了外地的口音,其他的都看不出是外地人,他的手藝是彈棉絮。生意很好,村里很多人把不穿了的舊衣服和破舊的棉絮交給那個手藝人,不出幾天,就是一床比較白的新棉絮。
那個手藝人是河南的。最初我不知道他是哪里人,我喜歡聽他彈棉絮時“嘣嘣”的聲音,水磨房只有流水聲未免有點單調(diào),有了彈棉花的聲音,磨刀河畔好像豐富了很多。
手藝人是河南的,這個消息是別的小伙伴嘴里喊出來的。那天我記得很清楚,趙小全和我們村的一個瘦猴子打架了,沒有大人,我爸和其他幾個老師放學后都趕著回家侍候莊稼去了。趙小全依然背著一個長長的布袋子書包在前面走著,瘦猴子沖著趙小全的背影喊了一句:“趙瘋子的婆娘跟到河南人跑了!”幾乎是瞬間,趙小全已經(jīng)和瘦猴子打起來了。學校教室外的那個土操場上,十幾個男女同學圍成一圈,正中央就是趙小全和瘦猴子,他們撕打到一起,不知道誰輸誰贏,沒有人勸架,包括我,別人在起哄跟著喊:“趙瘋子的婆娘跑了,趙瘋子的婆娘跟到河南人跑了?!蔽覜]有喊,直到現(xiàn)在,我也不知道我心里在想些什么。
“趙瘋子的女人跑了”,這個消息就像長了腳,飛快地跑到村里的每一戶人家。就像雨點打在泥地里,總會濺起幾個小泥點。“趙瘋子的女人跑了”這句話還附帶著更多的信息:說是跟一個河南人跑了,把小女兒帶走了,兒子留給了趙瘋子。
農(nóng)村,從來不缺惡毒的詛咒,我們村即使是小孩子之間打架罵架,最狠毒的莫過于罵“你媽跑河南了”。這句話對一個人甚至一個家庭最具有侮辱性,隱含著豐富的信息:這個女人是個壞女人不守婦道,這家的男人沒出息守不住老婆,這家的娃有娘生沒娘要……
我不知道趙嬢嬢是不是真跟那個彈棉花的河南人跑了,但是,確實,她和那個兩歲多的小妹妹都不見了。我媽依然會去水磨房推磨,我去水磨房就不再是玩,有了給我媽送飯的任務。
沒有了趙嬢嬢的水磨房顯得很空洞,那“哐當哐當”的聲音比往日更加單調(diào),我媽的哈欠也是一個連著一個。有時候,我站在磨坊的門檻上仰起頭看看趙小全的家,大多時候門都掩著,沒有上鎖,兩個鐵門環(huán)有氣無力地耷拉著,趙小全也沒有在屋前,這間屋子好像提前空置了。
趙小全打架的時候越來越多,隔三岔五地打,悶不做聲地打。我回家也會告訴我爸媽,趙小全又打架了。我爸說,娃遭罪了。我媽說,咋不把兩個娃都帶走呢?我爸又說,趙瘋子也可憐,那個女人還是存了點良心的,都帶走他怎么活。
直到我再稍大一點,我媽才告訴我,趙瘋子變得瘋癲的原因。當年,趙瘋子是考上一所學校的,據(jù)說是航空學校,臨走時不知道什么原因被刷了下來。他眼睜睜地看著其他兩個同學披紅掛彩地在一陣敲鑼打鼓中走了,就成這樣了,不修邊幅,時而清醒時而瘋癲。
說到后來,我媽搖搖頭說,那些年都不容易,虧了你趙嬢嬢,不然趙瘋子也不會有一個家。
我心里想,這個家沒有了,趙嬢嬢一走,趙小全的家就沒有了。
我和趙小全疏遠起來,雖然隱隱地我也覺得他很可憐,但是我沒有再去找他抓石子。我把那些晶瑩潤滑的小石子裝在爸爸的一個空粉筆盒里,趁著家里沒人,我爬上了墻角的木梯,一直爬到木樓上。我一直以為很神秘的木樓上除了堆起來的玉米和稻谷,就是一些農(nóng)具,我把木樓看了一個遍,也沒有看到其他讓我感覺新奇的東西,不禁嘆了一口氣,想起了趙小全的家。我不該鄙視他。
那一粉筆盒的石子被我放到了木樓最里面的一角,除了老鼠應該誰也不會知道。
我有了新的玩?;锇?,我加入了他們的游戲,有時候是打沙包,有時候是跳“田字格”,有時候是跳皮筋。
日子就像學校對面山坡上的夕陽,消失了又重現(xiàn),反反復復,看著沒有變化卻又一天一個變化。變化最大的是我們這些孩子,少數(shù)幾個繼續(xù)讀書,大多數(shù)跟耕牛土地打起了交道。
我在家的時間越來越少,漸漸地忘記了趙嬢嬢,也忘記了趙小全,甚至忘記了他是從什么時候起不再來學校,從什么時候起不再見到背著布袋子書包的他。
當然,水磨房從什么時候開始不再推磨的我也不知道,電磨坊具體是什么時候取代水磨房的我還是不清楚。我媽不再需要用半天的時間去推磨了,電磨坊幾分鐘就可以把一背篼的糧食磨成雪白的面粉,只是沒有了手搖籮篩時有節(jié)奏的“哐當哐當”的聲音,少了很多程序,也少了很多意味。
小學快要畢業(yè)時,某一天我媽告訴我,趙小全也走了,至于是怎么走的,誰帶走的,去了哪里,只能是猜測。我媽說,應該是去了你趙嬢嬢那里。
沒事的時候,我還是會去水磨房,大多時候一個人去看看,我的目的很明確,腳步匆匆,對周圍的桑樹稻田毫不在意,有沒有蛙鳴蛐蛐叫都不重要,我就是去看看那間水磨房,他怎樣了。
最初,磨坊還在,只是一把鎖鎖住了木門。
再去時,門上的鎖壞了,屋子里的磨盤還在,磨坊里的長條凳還在,盛面的木桶還在。
再后來,木門被撬走了,木凳和木桶也不見了,空蕩蕩的磨坊里只有兩個磨盤。
接著,磨坊四壁的籬笆墻也被拆了,石磨中間的木軸也沒有了蹤跡。
最后,只剩下空蕩蕩的幾平米硬土,被周圍的雜草包圍著寸草不生。
沒有了磨坊,磨刀河的水自然不需要引流過來了,沒有了或潺潺或轟隆隆的水流聲,只剩下一條深深的水槽和顏色深淺不一的大小石頭。
長大了成家后,我?guī)е胰艘踩タ催^水磨房。黃昏時,四周很安靜,我們坐在石階上,不語,耳邊只有磨刀河的水流聲。關于水磨房的故事,我不知道怎么向他們述說。
幸好,這通往水磨房的石臺階還在,時光還給我留下一條通往過去的路徑。我閉上眼睛,用心里的那一束光穿越時間和空間,用我的額頭去貼緊那吱呀的木門聲、哐當?shù)哪ッ媛暋⑹訏伷饋碜サ绞中睦锴宕嗟呐鲎猜?,還有我媽和趙嬢嬢的竊竊私語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