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約了個老朋友在南城吃飯。因為堵車,一個小時的車程,開了整整兩個半小時,午飯直接變成下午茶。等人,是一件多煩的事兒,等過的人都懂。特別是在餐廳,一個人傻坐著,迎接你的是各種鄙視的目光。換作是我,可能手機都玩到?jīng)]電了。
可人家倒好,我急急忙忙沖到餐廳的時候,她正坐在那兒認真看書,還拿筆寫寫畫畫??匆娢?,微微一笑,說了三個字:“你來啦?!碑敃r,我腦海里就一個念頭:這種同齡人比堵車還可怕。
我倆認識快十年了。這十年里,她變了很多,從單身變成了已婚,從小職員變成了管理層??捎幸稽c一直沒變,就是走到哪兒都帶本書。
有一年,我們?nèi)ッ绹妫冶沉藗€空箱子,打算去買買買,她背了半箱子書,說倒時差睡不著時可以看。結果,回來的路上,我買了一箱子衣服,她又買了半箱子原版書。
而且,那些書比我的衣服還貴。
這些年,她在我心里一直是個很特別的人,無論多忙,我都會找時間約她,就怕兩個人越走越遠??赡苊總€人心里都有這么一個朋友,她像是你的標桿,又像是“假想敵”。我總希望自己能在某個方面超越她,哪怕齊頭并進也是極好的??伤肋h是那種看起來和你一樣,你卻追不上的狀態(tài)。她的見識永遠比你多一點,視野永遠比你寬一點。你說什么,她都能分析得頭頭是道;她說什么,你都可能聽不懂。
有這么個朋友,真是讓人“悲喜交加”。喜的是,她能鞭策你。悲的是,她一輩子在鞭策你。
曾在網(wǎng)上看過這樣一期節(jié)目,主持人提了個問題,我覺得很受刺激:如果在一次聚會上,你遇見兩位女士,一個拿的包看上去挺一般,但談吐不俗,一張口就引用了《經(jīng)濟學人》雜志對英國大選的分析;另一個拿著很貴的名牌包,說的卻都是電視劇和明星八卦。你覺得誰的社會地位更高?
我想了想,不說社會地位,至少對我來說,更愿意和前者交往。這個世界上,知識是很貴的。
最近,“中年危機”這個詞頻頻出現(xiàn)。其實不止是中年,每個年齡段的人都有自己的“危機”。這個時代的職場,可替代性太強了。你前腳提辭職報告,還沒來得及緬懷一下,后腳就有人坐到了你的崗位上。
在職場混了這么多年,我最恐懼的時刻就是遇見一個比我還內(nèi)行的外行。當別人談論你最擅長的知識,還說得比你透徹的時候,怎么可能沒有危機感?
學習是一輩子的事兒,因為這個世界上,連知識點都是不穩(wěn)定的。今天,許多人已經(jīng)習慣了碎片化的閱讀方式,似乎并不欣賞那些走到哪兒都帶著書的人,覺得他們“裝”。我覺得不是,至少在我看來,讀書沒有什么時候讀、怎么讀之分,只有讀與不讀的差別。因為讀書是一種態(tài)度,有些人在圖書館坐一天刷微博,有些人在垃圾桶旁讀經(jīng)典。
那些愛看書的人,除了能保持競爭力,還有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就是凡事想得開,煩惱特別少。
有人說,你越讀書,越能看見自己的無知。因為無知,才會對人心生敬畏,也才會對生命多出一點豁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