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紅峰
7月12日中午12時,紹興市區(qū),火辣辣的驕陽下,86歲高齡的余阿王在煤爐與茶桶邊忙碌著,燒茶、倒水、泡茶……余阿王是紹興鐘堰老年施茶會的成員之一,這個愛心茶攤設(shè)立至今已有26個年頭。發(fā)起茶攤的第一批14位老人,如今多已離世?,F(xiàn)在堅(jiān)守在茶攤的老人們平均年齡80多歲,他們每天凌晨4時起床,一天義務(wù)燒水1000多斤??吹竭@則新聞,筆者不禁發(fā)聲:行善貴在從小處著手!
《禮記·禮運(yùn)篇》云:“故人不獨(dú)親其親,不獨(dú)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dú)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簡單地說,就是人不僅僅以自己的親人為親人,以自己的子女為子女,要體現(xiàn)社會的博愛精神。助人不因善小而不為,堅(jiān)守在茶攤的紹興老人們每天燒水不止,供過路行人免費(fèi)飲用,事雖小,但為有需要的群眾送去清涼和關(guān)愛。一個人、一個單位的能力有大小,成就也不同。但是,一星之光,可以給在黑夜中跋涉的人傳遞希望;清泉之滴,在沙漠之中,可以拯救一個生命;一件衣服,可以讓衣著單薄的人度過寒冬。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社會需要熱心腸。面對他人的困難,只要我們?nèi)巳硕忌斐鰷嘏氖?,再小的善舉亦能溫暖一片天空、傳遞人間大愛。
《詩經(jīng)》中有“投我以木桃,報(bào)之以瓊瑤”之說。從“木桃”到“瓊瑤”,只是一枚感謝的種子而已——緣于愛與被愛?!白钚〉纳菩袆龠^最大的善念?!逼诖啾弧耙槐瓫霾琛笔论E感動的人,期待更多得到“活雷鋒”幫助的人,接力傳遞愛心,讓愛心產(chǎn)生更大的正能量,讓“幫助別人,快樂自己”的向善享受伴隨人之一生,讓“雷鋒精神”一年365天在神州大地處處看得見、摸得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