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兵 ,李 露
(1.常州先進制造技術研究所,江蘇 常州 213164;2.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先進制造技術研究所,安徽 合肥230031)
隨著全球經(jīng)濟一體化進程不斷加快和生物技術迅猛發(fā)展,農(nóng)作物種業(yè)國際競爭異常激烈[1-2]。杜邦、孟山都等國際領先的種業(yè)公司都利用自動化、高通量育種設備,極大地提高了品種選擇效率,加快了品種選育的進程,通過自動化設備對新的優(yōu)良品種進行分選。而我國育種方法、技術和模式落后,還停留在傳統(tǒng)的靠經(jīng)驗田間育種以及品種定型來選擇品質性狀,在種子品質形狀確定后,現(xiàn)有設備又無法進行準確而快速有效的分選[3]。為了解決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問題,設計了一種種子分選裝置,可以對種子進行快速而有效的分選,極大地提高了品種選擇效率,加快了種子選育的進程。
種子分選裝置主要包括裝置本體、落料導向機構和種子分選機構三大系統(tǒng)組成,其原理圖如圖1所示。
如圖1所示,種子分選裝置,包括箱體1,箱體1上設有落料斗2,箱體1底部設有下安裝板9,下安裝板9上設有上安裝板8,上安裝板8上設有落料槽3,落料槽3入口位于落料斗2正下方,下安裝板9上設有左通道4和右通道5,左通道4位于落料槽3出口的正下方,落料槽3和左通道4之間設有傳感器10,左通道4進口左側設有噴嘴11,噴嘴11位于傳感器10下方。
圖1 種子分選裝置結構示意圖
檢測裝置測定種子性狀后,上位機得到需要分選的種子的信息,判斷該種子進入左通道4還是右通道5,然后交由此種子分選裝置進行分選:首先種子由落料斗2進入落料槽3,沿著落料槽3下滑,經(jīng)過導向座7落入分選區(qū)域,當種子通過傳感器10時,給出是否觸發(fā)噴嘴11工作的信號,如果種子需要進入左通道4,噴嘴11不工作,種子在重力作用下落入正下方的左通道4,如果種子需要進入右通道5,則噴嘴11工作,種子經(jīng)過噴嘴11時,在噴嘴11吹出的氣流帶動下,進入右通道5,完成分選。
種子分選裝置的本體設計成箱體式結構,體積小、重量輕、結構緊湊,箱體1頂部中間設有喇叭口性形狀的落料斗2,方便種子落入分選裝置;箱體1頂部兩側設有把手16,方便裝置的搬運,如圖2所示。
圖2 種子分選裝置本體示意圖
種子進入落料斗2后,在重力作用下通過落料導向機構,然后進入下方的種子分選機構。如果落料導向機構設計成垂直結構,種子在下落過程中,會在重力作用下不斷加速,這對傳感器檢測和噴嘴的要求較高,加大了種子分選的難度,影響分選的成功率。
如圖1和圖2所示,落料導向機構主要由上安裝板8、下安裝板9、落料槽3和導向座7等組成,下安裝板9垂直設置,上安裝板8傾斜固定在下安裝板9上,上安裝板8上設置落料槽3,傾斜設置的落料槽3可減小種子的下落速度及增大相鄰兩個種子之間的距離,以增加種子分選的成功率。如圖1和圖2所示,上安裝板8上設有導向板組合6,導向板組合6上設有上蓋板17,導向板組合6和上蓋板17構成落料槽3,上蓋板17上設有導向座7,導向座7起導向作用,確保種子從落料槽3通過后進入下方的分選區(qū)域。落料槽3的尺寸可以通過改變導向板組合6和上蓋板17的尺寸及安裝位置進行調(diào)節(jié),以適應不同大小的種子。
種子分選機構主要包括噴嘴11、左通道4和右通道5等,如圖1所示,左通道4和右通道5設置在下安裝板9上,下安裝板9上從左至右依次設有左導向板12、中導向板13和右導向板14,左導向板12、中導向板13和右導向板14上設有下蓋板18,左導向板12、中導向板13和下蓋板18構成左通道4,中導向板13、右導向板14和下蓋板18構成右通道5.
左導向板12上設有若干螺紋通孔19,如圖3所示,噴嘴11安裝在螺紋通孔19上,調(diào)節(jié)噴嘴11的流量及改變噴嘴11在左導向板12上的安裝位置,可以使得該裝置適應不同種子的分選需求及保證種子分選的成功率;右導向板14上設有若干排氣孔20,如圖4所示,右通道5上方還設有圓弧導向板15,排氣孔20可以改變空氣的流場,增加進入右通道5的氣流量,使得分選順利進行;圓弧導向板15可以改變進入右通道5種子的運動方向,使得碰撞到圓弧導向板15的種子垂直向下運動,確保進入右通道5的種子不會因為反彈而落至左通道4,進一步保證了分選的成功率。
圖3 左導向板結構示意圖
圖4 右導向板結構示意圖
分選裝置實物如圖5所示,使用本裝置分別對水稻、小麥、大豆及玉米進行了分選試驗,每種作物種子各選取1 000粒種子。
圖5 種子分選裝置實物圖
實驗時,設置所有種子皆需要分選(此為極端條件),即所有種子經(jīng)過噴嘴11時,噴嘴11都會工作,使種子進入右通道5,然后得到落入左通道4的種子數(shù)量,再計算得到落入右通道5的數(shù)量,然后計算出成功分選的種子的百分比。實驗結果為:水稻、小麥、大豆及玉米分選成功率分別達到了98.2%、98.6%、99.6%及99.3%.由于實際工作時,不是所有種子經(jīng)過噴嘴11時都要進行分選,所以本裝置種子分選的成功率會高于現(xiàn)有實驗得到的結果。
此種子分選裝置,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攜帶方便,不僅可以根據(jù)待分選種子類型調(diào)整落料槽和左右通道大小,還可以調(diào)節(jié)噴嘴流量、噴嘴安裝位置、上安裝板角度等一系列參數(shù),滿足不同種子(已試驗的種子有水稻、小麥、大豆及玉米)的要求,使用本裝置可以對種子進行快速而有效的分選,與排種計數(shù)裝置、種子性狀檢測裝置等配合使用可極大提高品種選擇效率,加快種子選育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