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文物編號:新〇〇〇五四七六九
底帳名稱:拓,汝帖六本,翁方綱跋一本
文物級別:一級甲
北宋大觀三年(一一〇九年),汝州知州王寀將所得「三代而下訖于五季字書百家」匯刻十二石,因刻于汝州,故名《汝帖》,與同為宋代的《泉帖》(泉州翻刻的《淳化閣帖》)、《絳帖》、《潭帖》(亦稱「長沙帖」)并稱四大名帖?!?《汝帖》全帖十二卷,收錄歷代各家法書兼及銅器銘文,自《倉頡戊己帖》始,止于五代郭忠恕《堯舜帖》,合計九十余家手跡,囊括了篆、隸、真、草各種書體,多種流派,篆刻粗漫傳神,渾脫豪蕩。清人孫灝有詩云:「望嵩樓高高入云,舊藏《汝帖》天下聞?!埂度晏吩淌郧屙樦纹吣辏ㄒ涣濠柲辏┭驳婪冻凶嫠鸦?,移置道署,并增刻二卷,后雖經(jīng)戰(zhàn)亂,今仍存世,藏于汝州市汝瓷博物館?!?拓本是刻石的忠實再現(xiàn)。初刻碑帖,石面平滑,字口分明,銘文完整,時隔一久,或風(fēng)雨剝蝕,或人為損壞,文字漫漶,石面斑駁、脫落,刻石斷裂也是常事,故同一碑帖早拓本比晚拓本更為珍貴。《汝帖》拓本自宋代至清代均有,此部即為故宮博物院所藏唯一宋拓本,全帖內(nèi)容基本完好,而明拓本卷一第三帖標(biāo)題「商器款識」的「商」字及第四帖標(biāo)題「周器款識」的「周」字已有損,卷四索靖章草書已斷裂,至于清拓本則由于原刻石已多處泐損、字跡難辨,更不甚理想?!翊瞬克瓮亍度晏饭擦鶅裕績删頌橐粌裕┢呤_,每冊木面均刻有「汝帖」二字,下刻「清格」「牧山堂」二印,又刻冊數(shù)以及「寶薰室藏」四字,冊簽附頁上均有周銓書簽。另附題跋一冊,將清人和近代學(xué)者的題跋集中裝裱,可謂難得。通過翁方綱和桂馥的題跋可知此本曾為程荔江收藏,經(jīng)幾度輾轉(zhuǎn)后為翁方綱所收。翁方綱還撰寫了長短二十八條批注,涉及釋文、品評及與其他拓本的比較等。此外還有張伯英、容庚、程晉芳等跋。拓本上的各類題識是碑帖鑒賞、研究的重要文字資料,是考據(jù)拓本流傳的主要依據(jù),集中彰顯了拓本的可靠性與價值。● 馬子云、唐蘭二位先生鑒定意見:「汝帖中多為明拓,字口不甚清晰。此本為真正宋拓,且為全帖,珍品甲。」
◎ 宋◎ 每半開縱二八·一厘米 橫一九·四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