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學萍 書 程萬寬 周志明
“敕勒(chì lè)川,陰山下”,詩歌一開頭便以高亢的音調(diào),唱出敕勒川的地理位置。陰山是綿亙(gèn)塞外的大山,草原以陰山為背景,給人以壯闊雄偉的印象。
“穹廬(qióng lú)”就是氈(zhān)帳,俗稱“蒙古包”,它中央隆起,四周下垂。敕勒族人在草原上仰天而臥,發(fā)現(xiàn)天也是中央高起,四周斜垂,極低處與大地連成一線,于是便有了“天似穹廬,籠蓋四野”的妙喻。
“蒼蒼”,深青色。青色而深,可見天高不可測?!懊C!?,廣闊而遼遠?!帮L吹草低見牛羊”,是這首詩中最不能少的一句。沒有這句,仿佛看戲,幕已拉起,布景已呈現(xiàn)在觀眾眼前,就是不見人物登場。
你看,當一陣清風吹過,草浪動蕩起伏,在牧草低伏下去的地方,那黃的牛、白的羊,隱約可見。歌者以“天蒼蒼,野茫?!比绱藭邕h無極的空間開始,通過“風吹草低”的途徑,最后落在一群牛羊身上。
其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