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鄰居家給我們送來用野菜蒸制的糯米饃,我品嘗后感覺色香味俱佳,吃完后口中仍留有野菜濃濃的清香,令人回味無窮,不覺思念起家鄉(xiāng)的野菜來。
在那個貧窮落后靠天吃飯的年代,家鄉(xiāng)人用野菜充饑。因為在春夏之交青黃不接時,大家就是靠野菜度過饑荒的。記得有一年清明前,經(jīng)過幾場春雨后,綠油油的野菜破土而出,我就和村里的幾個小伙伴,手提菜籃子,帶上小鏟刀,興高采烈地到村后的稻田里去挖野菜。
和煦的春風(fēng)拂面而過,深深地呼吸一口稻秧的清香,讓人心曠神怡?!巴郏∵@么多野菜!”我不由得驚呼。稻田邊,百花菜、油麻菜、馬齒菜、苦馬菜等任人選摘。為挖到既好吃又鮮嫩的野菜,我和小伙伴們不惜跑到較遠的小河邊。因有河水滋潤,野菜長得格外茂盛。記得有一次,在我們爭先恐后搶挖時,一個小伙伴因貪挖河邊的野芹菜,不小心滑落水中,嚇得他大喊“救命”。我們急忙趕去,連拉帶拽把他拖上河岸,幸好河水不深,只是虛驚一場。有了那次驚險的教訓(xùn)后,我們再也不敢到水邊去挖野菜了。
帶著滿滿一籃子野菜回家后,外婆會把野菜摘去老葉根須,再一遍一遍地清洗,然后放在簸箕上晾干。我最喜歡吃外婆用野菜做的菜豆腐。制作時,外婆先把豆子泡好,用小石磨磨成漿,然后倒進鍋里,同時放入切碎的野菜燒開,再放點鹽和豬油煮熟,不一會兒,菜豆腐的香味撲鼻而來,引誘得人胃口大開。等做好后,放開饑腸轆轆的肚子,吃了一碗又一碗,既壓餓又解饞。
往事如煙。如今生活好了,人們已衣食無憂,現(xiàn)在吃野菜只是為了換換口味,昔日度荒的野菜,如今市場價比白菜蘿卜還要貴。不管野菜的市場行情如何變化,家鄉(xiāng)的野菜已經(jīng)深深留在我的記憶里,彌足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