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文靜
基于新聞即時更新的特點,在當前新媒體時代,其為新聞的即時更新提供了基礎平臺。新聞編輯可能利用新媒體技術來對新聞進行實時更新,并進一步對新聞事件進行分析和報道。新媒體環(huán)境下,單一的新聞編輯方式已無法滿足新媒體的發(fā)展要求,這就要求新聞編輯的多樣化。新聞編輯在實際工作中,需要基于美學角度出發(fā),將新聞與美學有效結合,增強新聞內(nèi)容的美感,全面提高新聞欄目在新媒體中的競爭力。同時新聞編輯在報道社會重大事件的基礎上,還需要深入了解受眾的需求,通過采取多樣化的新聞編輯形式和內(nèi)容來贏得受眾的青睞,更好地滿足不同受眾的喜好。
新聞編輯工作直接體現(xiàn)編輯人員的文字水平和美學價值,因此在實際編輯工作中,需要通過拓寬編輯思路,采用多樣化的語言表達方式。如可以在新聞標題編輯中運用多樣化的語言表達方式來提高新聞的吸引力,擴大新聞的傳播范圍。新聞內(nèi)容也一樣,可以適當加入生活化的新鮮詞匯,豐富新聞的內(nèi)容,為新聞注入新的活力。另外,新聞編輯過程中,可以通過完善開場、背景音樂及新聞內(nèi)容等,在向受眾傳遞信息的過程中,還能夠帶給其美的享受,以此來提高廣播電視新聞的收聽收視率。通過創(chuàng)新編輯思路,可以加快推動新聞編輯與時代接軌。
在傳統(tǒng)的廣播電視新聞中,多是由主持人進行播報,這也使人們在一成不變的播報形式中產(chǎn)生審美疲勞。在當前新媒體時代,需要進一步豐富新聞形式,新聞編輯可以通過運用現(xiàn)場直播、事件還原演繹、現(xiàn)場采訪及文字滾動等編輯形式來增強新聞形式的多樣性,帶給受眾更強的感官享受。當前消息類新聞在新媒體時代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消息類新聞具有較強的實效性和真實性特點,因此公眾對此類新聞也更為關注。這就需要新聞編輯對于消息類新聞編輯要進行創(chuàng)新,增強新聞的真實性。具體可以采用深入采訪的方式來獲取信息資源,通過第一時間到達現(xiàn)場,并在現(xiàn)場進行采訪報道,增強新聞報道的深入性和信息量,并采取獨家報道的形式來提高新聞的影響力,獲取民眾的關注度。對于同一頻道不同時段的新聞節(jié)目在形式和內(nèi)容方面要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受眾群體。這就要求新聞編輯在針對節(jié)目自身特點及風格開展編輯工作,以此來獲得受眾的青睞。
新媒體時代新聞更具實效性、互動性和個性化特點,由于廣播電視新聞受制于播出時間的制約,新聞傳播相對滯后,這種“過期”的消息必然無法引起公眾的關注。因此要求新聞編輯需要對新聞編輯內(nèi)容進行創(chuàng)新,采取多樣化的新聞編輯方式,如可以將廣播電視新聞與客戶端同步進行直播,這樣可以有效提高新聞的時效性,也可以將公眾對新聞的評論引入進來,進一步增強新聞的互動性,這樣新聞播出后能夠獲得強烈的反響,通過增強新聞與公眾之間的互動,使公眾對新聞產(chǎn)生興趣,提高新聞收視率。
編輯人員要針對不同類型的新聞,結合具體的新聞內(nèi)容來采取與其相應的形式進行編輯,如對于經(jīng)濟類新聞編輯時,不僅需要運用到大量的數(shù)據(jù),同時還要與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趨勢相結合。文學類新聞編輯時,需要重視文字作品中句子和圖畫的運用。社會新聞編輯時則可以運用生動有趣的漫畫和幽默的文字來豐富新聞內(nèi)容,更好地滿足不同受眾的需求。
在當前新聞編輯工作中,要求編輯人員要充分借助于新媒體平臺,實現(xiàn)新媒體的有效應用,以此來增強新聞編輯的多樣性。在實際工作中,可以通過網(wǎng)頁、微博和微信訂閱號等,及時將受眾喜愛的話題和新聞內(nèi)容向其進行推送,而且通過多樣化利用新聞編輯平臺,能使受眾對新聞編輯有更深入的了解,并獲取受眾的喜愛。
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的多樣化是新聞節(jié)目的強心劑。因此在新聞編輯工作中,要不斷創(chuàng)新,增強對公眾的吸引力,以此來擴大新聞的傳播范圍,更好地促進新聞傳播價值的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