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震宇
(作者系全國政協(xié)委員、民進河南省委會主委)
隨著手機普及率的提高及其聊天、視頻、游戲、購物、導航等功能的日趨強大和多樣化,手機幾乎變成一個無所不能的終端。它在為人們的生產生活、學習交流提供便利的同時,手機依賴癥逐漸侵入我們的生活且愈演愈烈。
調查顯示,中國人均每天使用移動互聯(lián)網236.8分鐘,摸手機150次,除去睡覺的8個小時,差不多6分鐘就要看手機一次,有的甚至更多。“人機關系”本末倒置,滿街皆是“低頭族”,遍地可見“手機控”,人人都是“拇指奴”。新時代呼喚新生活,我們呼喚“低頭族”抬起頭來,為此建議:
重視示范引導,強化正向帶動。一是政府出臺相關政策,進一步建設完善文化體育基礎設施,鼓勵人民群眾積極參與全民健身運動和健康的文化娛樂活動。二是政府機關和國有企事業(yè)單位要率先垂范,制定制度,上班時間不使用手機做與工作無關的事情;開會和討論工作,非必須倡導盡量不攜帶手機;同時,業(yè)余時間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體育活動,讓同志們放下手機,參與其中。三是基層組織包括城鄉(xiāng)社區(qū)組織、村級組織要加強宣傳引導,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組織大家走出家門參加豐富多彩的公益活動、集體活動、文化娛樂活動。
進一步加強對網絡運營商、網絡代理商以及相關網絡管理部門的法律規(guī)范,對云盤、網絡直播平臺、微領域、新聞客戶端、不雅視頻和文字內容等重點領域進行集中整治,對網游進行審查和分級,切實凈化網絡空間,防止人們特別是青少年學生深陷其中。
注重價值引導,創(chuàng)造良好氛圍。媒體要通過公益廣告、節(jié)目訪談、專家講座、主題活動等形式,宣傳科學使用手機理念,引導人們多在現(xiàn)實生活中挖掘興趣愛好,多讀書、多看報,多參加社區(qū)公益或愛心活動,積極運動健身,使自己的生活有規(guī)律、有意義,摒棄手機依賴癥。
加強教育關懷,建設書香校園。學校要對學生科學使用手機進行教育和引導,以增強他們的辨別力、自制力;倡導校園讀書生活,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習慣,建設書香校園;多開展選修課、知識講座、文體活動等,充實學生校園生活,擠壓學生依賴手機的時間和空間。家長也要鼓勵孩子多讀書、讀好書,要做好孩子的表率,和孩子多溝通、多交流,助推孩子健康成長。
倡導人人自律,追求健康生活。全社會要倡導人們加強自我約束,樹立和養(yǎng)成正確使用手機的觀念和習慣,讓人支配手機,而不是人被手機綁架和奴役。盡量將生活的重心從手機上轉移,逐漸減少不必要使用手機的次數(shù)和無效無良軟件的應用,讓手機更好地服務學習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