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
摘 要:社會的發(fā)展加快了城市化的進程,也讓那些古建筑被人們遺忘在了角落里。我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每一個時期的古建筑,都是當時建筑大師們的智慧結晶,都能代表當時社會的繁榮與文化,一幢幢巍峨的雕梁畫棟,一幅幅精美的雕塑壁畫,無一不是古人巧奪天工的杰作,無一不是一個歷史時期的杰出象證。每一個古建筑都有其絢麗的光彩,都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同時也是歷史考證、文化傳承的重要根據(jù)。然而,這些古建筑經(jīng)歷了歷史長河的洗刷,年復一年的風霜雨露,再加上人為的破壞,已經(jīng)是搖搖欲墜,破敗不堪,坍塌、損毀等現(xiàn)象層出不窮。為了保護先輩的智慧結晶,讓這些古建筑能夠得以提高使用壽命,同時能合理開發(fā)利用,為地方經(jīng)濟帶來效益,對古建筑合理的維護和修繕勢在必行。
關鍵詞:古建筑文物;保護;利用
在世界的建筑發(fā)展過程中,我國的古代建筑是有著悠久歷史的,而且在發(fā)展的過程中對周邊國家及全世界都有一定的影響力,可以說在建筑領域中占有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古建筑是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結晶,展現(xiàn)了我國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不過隨著時代的變遷、人類的進步,古建筑作為一種印證了國家和社會進步的文物,面臨著諸多的考驗。由于其年代久遠,經(jīng)過多年的風吹雨打,受到了很大的破壞,同時社會環(huán)境的污染、人為的破壞對古建筑也有很大的危害,這些都是導致古建筑受到破壞的很大原因?,F(xiàn)在人們對古建筑文物的保護意識也在不斷的提高,不過還是有很多的不足之處,對古建筑的保護不到位。因此改變古建筑文物保護中存在的問題,將古建筑文物保護工作做好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1、開發(fā)與保護文物古建筑的重要性
古建筑作為建筑實體世代傳承下來,它不僅標志著社會歷史的發(fā)展與進步,而且還見證了中國古人的智慧與才能。當歷史的車輪被淹沒時,我們會通過古建筑遺跡去追尋歷史的痕跡;當歷史退入帷幕的最深處時,唯有古建筑那閃耀的光芒才能使我們想起歷史的軌跡。在我國悠久的歷史發(fā)展進程中,涌現(xiàn)了許許多多令人驚嘆不已的古建筑,這些古建筑以其獨特的風格向我們展示了中國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并且喚醒我們對古代文明的記憶,還激發(fā)了我們以后在建筑領域上的靈感創(chuàng)新。保護文化古建筑不僅可以幫助我們傳承和借鑒中國古代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思想,吸取古代文明的文化以及民間藝術的養(yǎng)分,還能為我們以后建筑的風格提供參考,創(chuàng)造出多種建筑風格,因此,保護和發(fā)展古建筑對于中國人來說是極其重要的。
2、存在的主要問題
2.1許多地區(qū)對古建筑的保護意識不高,相關政府部門并沒有對古建筑的保護采取行之有效的建設規(guī)劃和措施,過度強調(diào)現(xiàn)代化城市建設,文物保護單位資金缺乏,基層文化文物部門對古建筑的保護有心無力,導致古建筑在城市發(fā)展中得不到積極的保護,反而加速了古建筑的損壞。
2.2進行古建筑文物保護的專門人員有限
進行古建筑文物保護是一項重要工作,其中還涉及到許多重要的技術方面的問題。以及在對古建筑文物的認定過程中涉及到專業(yè)性的問題,這些都需要有專門的人員來進行,只有專業(yè)的人員在進行對古建筑文物保護的過程中才會能夠有更好的效果。比如說,現(xiàn)在有很多古建筑文物特別少的地區(qū)和省份,其對古建筑保護方面根本沒有專門的人才,所以在進行保護的過程中就會出現(xiàn)這樣,或者是那樣的問題,甚至是會導致古建筑文物得不到保護,即使是得到了保護,但保護的效果也是非常的差。
2.3文物保護經(jīng)費沒有納入年度財政預算,文物保護資金不足。國家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投入資金較少,僅能保證文物的維修,而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則基本沒有投入經(jīng)費,使大部分文物得不到保護維修,許多流散文物得不到征集。
2.4古建筑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
有些幸免保存的古建筑,不過旁邊也建立起高樓大廈。有些古村落為了商業(yè)旅游開發(fā),因開發(fā)商缺乏專業(yè)文博知識盲目利用,將蘊含有歷史、文化藝術價值的古建筑進行改造,加入了大量的現(xiàn)代化裝飾,使其失去了原生態(tài)環(huán)境和歷史文化內(nèi)涵。
2.5古建筑"消失"情況嚴重
大量年輕人進入城市,致使在古建筑中大多無人居住或者老年人留守,對古建筑的保存工作增加了很大難度,近幾年來,一些文物市場對于古建筑構件和其他文物的收購制度比較松散,使得許多不法分子進入古建筑物內(nèi)竊取部分有價值的雕刻構件。
3、關于古建筑文物保護工作的建議
古建筑文物保護的任務是通過具體的管理和技術手段,制止人為對古建筑進行破壞。
3.1修葺文物古建筑
現(xiàn)在有這樣一種說法“盡可能多地保留歷史信息”,于是乎早已變得破舊不堪的建筑還以其原貌被保留著,因為有些該換的地方不讓換,該修的地方不讓修,最后古建筑的命運就只能是靜等坍塌。盡可能多的保留歷史信息是正確的,但是不能盲目的保留,對古建筑的修葺的本質(zhì)就是對古建筑遺跡的保護,因此我們要在盡可能小規(guī)模改造的前提下去對古建筑進行修葺,以確保文物古建筑能夠一代又一代的保存下來,讓后人能夠有幸目睹古代文明的輝煌成就。
3.2政府加大資金財力的幫助和引導
文物主管部門應擴大到這方面的管理當中,成立專職工作小組,大力度長期及時監(jiān)察每個建筑個體,有針對性解決每個因素。除了向政府申請資金外,還應多方面,靈活地籌集資金用于建筑保護維修,并且及時有針對性地解決和引導每戶古建筑業(yè)主對文物的保護認識和維護合作。
3.3分劃責任,科學保護
基層文物部門要協(xié)調(diào)公安、旅游等相關部門,分劃文物保護責任,結合文物主體的實際情況,制定古建筑保護規(guī)定,在保護文物和利于基本建設的同時,全面科學的規(guī)劃古建筑文物保護工作。
3.4從經(jīng)濟角度避免文物破壞
相關部門可以從其角度出發(fā),為農(nóng)村的發(fā)展出謀劃策。例如,以古建筑文物為基礎,積極進行旅游開發(fā),再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同時,傳統(tǒng)古建筑也能得以保存。
3.5注重古建筑文物保護人才的培養(yǎng)
進行古建筑文物的保護,專門人才是必須的,而在進行古建筑文物保護的時候,應當注意這方面人才的培養(yǎng)。因為進行古建筑文物保護要有科學的保護方案,要有專門的人才對導致古建筑受到破壞的問題進行研究,制定適合古建筑文物保護的方案。這些方案應當包括建筑周邊環(huán)境的破壞,人為對建筑的破壞以及建筑本身存在的問題等等來分析,通過這幾方面的來制定維修方案,使古建筑保護達到最好的效果。在進行古建筑文物保護人才的培養(yǎng)方面,要有專門的機構,保證所選機構是一個正規(guī)機構,保證進行培養(yǎng)的過程是科學的,保證所培養(yǎng)的古建筑文物保護人才能夠針對古建筑文物保護中存在的問題制定合理的保護方案,通過這方面的努力保證古建筑文物保護的有效進行。
4、結束語
保護古建筑的最終目的是向后人展示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合理的維修和利用古建筑文物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標志,也是對子孫后代負責。如何更有效地保護和利用這些文物資源,使其在新時期發(fā)揮更大的作用,還有待于我們進一步探索研究。
參考文獻:
[1]楊樺羅曄,杜映輝,鄒敏婷.古建筑保護,何去何從[J].四川建材,2013,06(16):4-5.
[2]張復合等 《中國近代建筑研究與保護》(五).清華大學出版社
[3]丹增.保護文物是我們的歷史責任[J].中國西藏(中文版),2006,(4):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