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福琴
適合話題:認真;求實;態(tài)度
文章《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經(jīng)典作品之一。20世紀30年代初,一位崇拜朱自清的讀者給朱自清寫了一封信,闡明自己的論證,并提出“蟬子夜間是不叫”的看法。
收到這位讀者的來信,朱自清為自己“沒生活經(jīng)驗”感到羞愧,連忙向周圍的同事請教,又特地向昆蟲學家劉崇樂求證。通過翻閱大量的資料,劉教授給朱自清提供了前人有關蟬夜間鳴叫的記錄,但也不敢給出確實的回答。于是,朱自清連忙給那位讀者回信,感謝他的雅正,并為自己的粗心大意道歉。
此后,一到有蟬出沒的季節(jié),朱自清晚上便常常外出,在樹間聆聽。不久的一個月夜,他居然聽到了蟬叫,這讓他像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那樣興奮,趕緊做了詳細的記錄。為了確認自己聽到的蟬叫不是偶然或誤聽,朱自清夜晚抽空繼續(xù)到外面散步,果然,有一個晚上他又聽到了蟬鳴,這才放下心來。
當他再次準備給那位讀者回信時,卻先接到了那位讀者的來信。原來,那位讀者接到朱自清的回信后,非常感動,他很敬佩朱自清的認真負責、知錯就改的精神,為了求證蟬子夜間是否鳴叫,他也一直在進行實地考察。終于,有一天他聽到了月夜的蟬叫,并將王安石《葛溪驛》中有關蟬子夜間鳴叫的詩句推薦給朱自清。朱自清這才完全放下“月夜蟬聲”的句子,并再次寫信感謝那位熱心的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