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軍
(甘肅省敦煌市敦煌中學,甘肅 敦煌 736200)
在現行教育體制和社會氛圍下,無論是教育管理部門還是基層教育工作者,無論是學生家長還是社會評價,都過分關注學生的學科成績,硬生生把學生局限于課堂,使學生漸漸遠離生活實際,缺乏實踐行動能力,對學科學習的興趣也不濃厚,出現消極甚至厭學情緒。尤其對語文學習的沖擊、影響更大。
“主題研學”活動,讓學生回歸社會生活,豐富了學生的實踐;符合學習的規(guī)律,滿足了學生實踐的需求,從而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語文的濃厚興趣。每次確定研學主題,學生都充滿了期待,歡呼雀躍,臉上洋溢著愉快、幸福,身心似乎早已背上行囊,一路高歌,步入研學活動之中。
“主題研學”促使學生從課堂走向社會,從書本走向生活。在與社會生活的密切交往中,加深了學生對社會生活的認識與體驗。在“考察家鄉(xiāng)變化”的研學活動中,學生對家鄉(xiāng)的各個方面進行了梳理,做了細致的對比,看到了家鄉(xiāng)的巨變,增強了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樹立了建設美好家鄉(xiāng)的主人翁意識。在“走訪身邊名人”的研學活動中,學生發(fā)現了那些高尚的、優(yōu)秀的、先進的、偉大的人,他們就生活在我們身邊。這讓那些學生心目中的不平凡的人,走出書本,落地生活,學生感覺更為親切,給學生莫大的鼓舞與激勵,培育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崇高的人生價值追求。這一切,比書本的獲得要深遠得多。
現在的學生平時說起來頭頭是道,夸夸其談;實質上,他們極度缺乏行動能力和操作能力。他們不是不想做,而是不知道該怎么做,做些什么。
在“主題研學”活動中,我們課題組每次確定主題,都要求學生根據活動內容制訂活動方案。剛開始,他們不會做方案,不知道方案是什么,怎么去做。我們課題組逐步進行培訓,讓學生漸漸明確,活動方案就是按照活動任務制訂計劃,明確活動步驟,要做哪些準備工作,對整體活動預先做好策劃和安排,以有效地指導我們的活動。漸漸地,學生學會了做方案。這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整體規(guī)劃的能力和做事思考的習慣。
每次的“主題研學”活動,并非簡單地走出校門、課堂,步入社會生活、游山玩水,課題組都要明確安排“聽說讀寫”的具體任務。在“考察家鄉(xiāng)變化”研學活動中,我們安排讓學生撰寫調查報告。在“走訪身邊名人”研學活動中,我們安排學生寫人物傳記。在“游歷鳴沙山月牙泉”研學活動中,我們讓學生自主確定活動主題,各組選擇攝影、采訪、有獎競猜等主題。根據各組選定的主題,課題組安排具體的活動任務與要求。采訪活動,明確采訪主題,撰寫采訪報告;攝影活動,選擇有意味的照片寫出圖片解說詞;有獎競猜活動,查閱相關資料,設計好題目,根據答題情況撰寫調查報告。在集體活動中,課題組還安排學生個人進行有感而發(fā)、即興創(chuàng)作、個人才藝展示等集體活動。
在研學中,具體明確的任務要求,使學生知道做什么,怎么做;在研學中,不斷地思考探索、積累;在研學中,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得到全面的展示與實踐。
總之,在“主題研學”實踐活動中,學生無論是在知識水平,還是能力,無論是方法、習慣,還是情感態(tài)度、人文素養(yǎng),都得到了有效的鍛煉與提升。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被仡櫋爸黝}研學”的這段實踐歷程,雖然充滿了艱辛,困難重重,但收獲滿滿?!爸黝}研學”是我們今后培養(yǎng)、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有力抓手,給我們的語文教育教學開辟了新路。但今后要真正落地生根,需要我們不懈地努力探索;更需要教育行政部門的政策支持和各級相關部門的大力協作。
隨著新高考政策逐步落地,隨著國家教育改革的逐步推進,“主題研學”這一有效之舉、得力措施定會成為學校教育發(fā)展的必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