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應中
李維嘉1949年以前做過地下革命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曾任川西行署委員、土改委副主任等職,撥亂反正后曾任中共四川省委委員、四川省政協(xié)副主席,是為老干部。著有《冰弦集》《冰弦集續(xù)編》《岷峨詩侶· 李維嘉卷》等。其作品迥邁流俗,至少有四個方面的成就和特色,無愧詩人稱號。
首先,有情懷有個性。作者忠于自己的思想感情,不一味的歌功頌德,應時應景,不人云亦云,因此難能可貴。他說:『我一生甘苦備嘗,愛憎執(zhí)著,多有感觸,激情涌蕩紆郁,不吐不快,醞釀反側,發(fā)而為詩,以血性和心聲為詩,冀補天填海,獻一石一木,非附庸風雅,打發(fā)閑歲月也。』其作品內容充實,感情飽滿,見襟懷,有個性。如寫革命情懷:『面向刀叢無返顧,無情正是多情處』(《蝶戀花·答人》),『拼得相思到頭白,寶刀不負負柔情』(《少年游》),寫民生憂戚:『秋江荻岸尋常過,只恐含苞晚稻遲』(《秋江》),『寒窯泣血玉樓歡,寶炭值錢人命賤』(《洪洞礦難省思》),寫反腐?。骸航饺f里馀狐鼠,忍看塵封壁上弓』(《晝寢》),寫父女情:『去住兩難留不得,偏憐小女背人啼』(《香港別情》),有豪情,有柔情,寓深衷于淺貌,頓挫中見風神。
其次,有高雅的氣質。李維嘉詩詞在立意、構思和語言上脫卻凡庸,不作叫囂之態(tài),不喊標語口號,沉郁剛健,有溫柔敦厚之風,與『老干體』相比,顯得氣質高雅。如《憶大躍進》:『戎州棲息意闌珊,搔首茫茫廚灶寒。知己莫如重碧酒,微醺還醒獨憑欄。』寫大躍進,冰山一角,一個『寒』字境界全出?!度毡韭靡髁住分独媳罚骸洪L街銀座麗人行,躑躅凄涼一老兵。自愧今朝迎遠客,不堪回首屠南京。』寫當年參加侵華戰(zhàn)爭的日本老兵的『自愧』和『不堪』,角度特別,比一般同類題材的揭露控訴也許更有力量。又如《重到峨眉》:『峨眉山下月如霜,池館雙棲枕簟涼。此日遺蹤獨尋遍,風荷猶送舊時香。』寫物是人非之感,悼念之情,委婉含蓄,結句以樂景寫哀情,頗有韻致。
因歷史、工作和家庭等方面的原因,很多老干部文化修養(yǎng)不高,離退休以后始學詩詞,自然難達高境。李維嘉的詩詞卻顯示出較為深厚的文史修養(yǎng),比如注意詩詞的文學性,比如典故運用的妥帖自然。即如『問卿何乃爾,念我仍如斯』(《有寄》),對仗便見語言功夫。他的幾首《南鄉(xiāng)子》分寫陳子昂、劉長卿、杜牧,對他們詩句的隱括化用及評價,均見功夫。《水龍吟·登濟南解放閣》有云:『漱玉凄清、稼軒慷慨、聊齋詼詭』,評李清照、辛棄疾、蒲松齡亦允當。又如《譴北約美機炸我駐南使館》:『居然納粹昔年狂,猶憶揮師鴨綠江。奇恥深仇刻骨恨,臥薪我欲射天狼?!皇拙湔f美機如當年納粹黨那樣猖狂,肆意轟炸我駐南斯拉夫大使館。第二句聯(lián)想當年的抗美援朝,表示不畏美國的侵略。結句用勾踐臥薪嘗膽的事典和蘇軾詞的語典以見意,銜接自然,頗不費力。
最后,有靈性。 詩詞創(chuàng)作不同于言必有據(jù)的考據(jù)文章, 也不同于重邏輯推理的理論著作,它需要別材別趣,需要靈性,靈機一動,靈感的來襲,往往生出妙思佳構。如《接頭》:『尋幽深入荻花洲,蕭瑟西風草莽稠。低訴滿懷家國恨,樵人卻認是鸞儔?!换貞洰斈甑母傻叵鹿ぷ鳎谳痘ú菝чg秘密接頭,樵人誤以為是一對情侶,善于捕捉情境,饒有趣味。又如《香稚忌日兩周年》:『傷心生死別,忌日是今朝。兩載人憔悴,重泉影寂寥。惟期魂夢聚,無奈海山遙。翻憶牛棚好,猶能渡鵲橋?!坏磕钔銎蓿w渾成,尾聯(lián)尤佳。牛棚生涯本來難堪,但猶得與妻子相見。『翻憶牛棚好』,是沉痛語,亦是性靈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