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小欣
當兒子阻止我晚上出去應酬時,我立馬推掉應酬,留在家中陪他。但他匆匆忙忙吃完晚飯,立刻打開電視看卡通片,我想跟他聊天,他不耐煩??赐觌娨曋?,他又急著上床睡覺。
這種情況持續(xù)了三個星期,于是我向兒子投訴:“你讓媽媽陪你,你卻不陪媽媽,媽媽覺得很悶?!眱鹤勇犃T,沒作聲,如常地放下碗筷,走到電視機前。
電話鈴響起,是友人找我閑聊,我便向她透露我已恢復自由。等我掛了電話,兒子馬上關掉電視機,若無其事地走到臥室里去了。不一會兒,他拿來兩個陀螺,說:“媽媽,我們一起玩陀螺吧。”
我不太會玩,兒子悉心指導。玩了十五分鐘后,我問他:“你為了陪媽媽玩,連電視都不看了嗎?”兒子點了點頭,他明白關系是互動的。
兒子四五歲時,我跟他身體接觸最多的時候是玩母子摔角的時候。我們跳上臥室的雙人彈簧床角力,看誰先把對方雙肩按在床上達十秒。
驟聽覺得摔角暴力,如果真的打起來,當然暴力,但當作游戲,則有幾個好處:可以與兒子近距離接觸,訓練他的變通能力;要贏不單靠蠻力,還要懂得借力打力,看準機會,四兩撥千斤;用體能游戲訓練思維能力,簡單明了易入腦,又可消耗男孩子過剩的精力,同時還可以訓練意志力。
四五歲的他處于下風,常被我壓倒在床上,我數(shù)一、二、三、四……短短十秒的時間內(nèi),他會拼命地挺身,將雙肩左右擺動,企圖推開我。我會裝作被他推開的樣子,鼓勵他:“以為你輸定了,沒想到你竟能逃脫。”在念書、工作和處世的過程中,難免遇上低潮,哪怕只有十秒的機會,也不能輕言放棄。
兒子七歲以后,我沒再跟他摔角。因為他身材高大,力氣大如牛,在一次摔角中,他輕輕擋開我的手,力大得令我右肩脫臼。自此,兒子學會了:有時候,要點到即止。
后來念中學時,他成為英式橄欖球迷,學會了埋身攔截搶球的技巧。摔角時他會嚇唬我,大力熊抱,作勢要推倒我,嚇得我呱呱大叫,便滿意地收手。
看著他結實的肱二頭肌,我想起了他小時候。很多個晚上,我坐在他床沿替他“掃背”,哄他入眠。不少朋友警告我,說這樣會寵壞他,可我知道那是他從小孩邁向大人的分水嶺:十歲前,他嚷著要講枕邊語伴他入睡;十歲后,他睡覺時要把房門關上,非請勿進。我想要寵他,他也不要了。(摘自《陪你跑一場馬拉松》廣東教育出版社 圖/劉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