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資訊網編輯部
“安靜下來時,孤獨與壓力一股腦襲來。我哭了整整一年,一回宿舍就開始流眼淚,直到第二天早上擦干眼淚去上課?!边@是一名曾經的小留學生對當年留學時面臨的心理問題的真實回憶。在我國,每年都有一批孩子踏上出國求學之路,在異國他鄉(xiāng)的留學生們的心理健康,值得我們關注。
美國圣托馬斯大學臨床心理健康與輔導助理教授劉玙在接受專訪時說,赴美留學的中國學生中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問題者并不少見。正因為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本科化學系畢業(yè)的劉玙將自己碩士和博士的研究方向轉為心理咨詢。
中國駐休斯敦總領館教育領事李衛(wèi)東說,總領館2017年接到一位家長從國內打來的求助電話,說自己在美國攻讀生物博士學位的女兒精神狀況出了問題,希望得到總領館的幫助。
總領館教育組立即與這名學生的導師及該校學聯成員取得聯系,了解到這名學生的情況比較嚴重,已經無法和室友、同學正常交流,抑郁情緒嚴重影響了她的生活。
在和校方的溝通中,總領館人員了解到,校方曾建議這名學生向學校心理咨詢部門求助,但遭到拒絕。最終,這名學生在總領館的協助下辦理了退學手續(xù),遺憾地終止了學業(yè)。
李衛(wèi)東說,盡管退學這樣的極端事例并不常見,但總領館教育組經常接到留學生打來的電話,傾訴自己的心理問題,尋求幫助。
在澳大利亞某大學讀本科的張同學(化名)說:“我感覺自己在大二的一個學期是最抑郁的,特別想家,特別想回去。什么都不想干,也沒有什么目標。那一學期學的東西也都不感興趣,很糾結要不要轉專業(yè),因為不知道再學下去有什么意義,不知道是為了移民才學還是真的喜歡才學,也不知道回國能找到什么樣的工作,對未來很迷茫?!?/p>
美國休斯敦專業(yè)心理咨詢師湯夢妮講述了10多年前她作為一名小留學生在美國的求學經歷。2007年,年僅16歲的湯夢妮獨自到美國讀高中。求學第一年,除了語言障礙,她真切地感受到與親人遠隔千山萬水。
“安靜下來時,孤獨與壓力一股腦襲來。我哭了整整一年,一回宿舍就開始流淚,直到第二天早上擦干眼淚去上課?!?/p>
多年后,湯夢妮將自己當初的情緒診斷為過度想家、適應環(huán)境困難和抑郁的混合體。但當初她年齡太小,難以對自己的情緒作出正確判斷并找到解決途徑。
已經走出心理低谷的張同學說:“首先你要勇敢地面對自己。它不是很可怕或羞于表達出來的病,也不是心理不正?;蜃儜B(tài),而是像感冒發(fā)燒一樣,就是一種病而已?!?/p>
談到如何化解抑郁,張同學說:“有條件的話,最好去尋求正規(guī)的心理咨詢。”
不少大學設有心理輔導辦公室。打開美國休斯敦著名高校賴斯大學的網頁,很容易就能找到“康樂與心理輔導中心”的鏈接。一旦感覺自己需要幫助,學生可以根據在線指引,對照自身情況選擇學生康樂中心或心理咨詢中心進行預約。
校方還提供24小時緊急求助電話,向那些出現心理危機的同學提供緊急援助。這些心理輔導服務全部免費,尋求幫助的學生隱私也可以得到充分保護。
在德國西部留學的小陳說,她3年前剛到德國時,經歷了很長時間的情緒低落,好在最終從那段心理低谷中走了出來。
回顧自己的經歷,小陳說,盡快融入新的環(huán)境很有必要,多交朋友能讓自己的生活更加豐富。無論是學習還是參加社會活動,讓自己忙碌起來是擺脫消極情緒的一種方法。
中國駐德國大使館教育處一秘房強也建議,留學生應多參加社會活動,多嘗試和人接觸,了解當地文化。
中國駐休斯敦總領館教育領事龍杰指出,美國學校十分看重學生興趣愛好的培養(yǎng),這與中國相對單純看重學習成績有很大不同。有證據顯示,興趣愛好廣泛,特別是喜歡體育運動的學生出現心理問題的概率較低。因此,她建議留學生在出國前應重視培養(yǎng)興趣愛好,這有助于留學生更快地融入當地文化,減少心理問題的發(fā)生。
在澳大利亞讀書6年的王同學(化名)說,抑郁的時候,朋友的安慰陪伴和家人的問候很重要。
龍杰建議,在子女出國前,家長需要認真評估子女的心理素質,認識到新環(huán)境對孩子心理狀況將產生的影響。留學過程中,家長需要成為子女的第一陪伴人,與留學子女保持定期通訊聯系,及時了解孩子的心理狀況。留學子女一旦出現心理問題,家長有責任在第一時間來到孩子身邊。
湯夢妮則建議,在選擇留學專業(yè)和學校方面,家長應放手,讓子女作出他們自己成熟、理智的決定。
她在進行心理輔導時發(fā)現,很多中國留學生所學的專業(yè)并非自己愛好,而是家長眼中“有前途的好專業(yè)”,這與美國學生大多依據個人興趣選擇專業(yè)和學校形成鮮明對比。她指出,所學專業(yè)并非自愿,會讓留學生產生一定的心理抵觸情緒,加重他們的心理負擔。
李衛(wèi)東認為,家長如果發(fā)現孩子出現心理問題,在安撫疏導無效的情況下,應該首先考慮讓孩子回國休假,暫時中止學業(yè),而不要簡單地認為孩子的心理問題可以靠自身克服。
劉玙希望學校更加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對學校提供的心理咨詢服務和課程加大宣傳力度。她建議校方向學生提供“自查列表”,當學生出現心理問題時,可對照列表自查,摸清自己的心理狀況,而后尋求心理咨詢或精神科醫(yī)師的幫助。
悉尼大學發(fā)言人說:“作為海外學生醫(yī)療保險的一部分,悉尼大學的所有國際生都可以享受學校的醫(yī)療服務,包括學校的心理咨詢與服務中心。在新學期開始時,學校會舉辦一系列講座幫助留學生適應在悉尼的生活,其中包括講解澳大利亞醫(yī)療體系和如何管理身心健康的講座。”
悉尼科技大學也設醫(yī)療及咨詢中心,同時印發(fā)介紹心理咨詢服務的宣傳冊。
李衛(wèi)東說,總領館對留學生的安全和健康,包括心理健康十分重視。一旦接到家長的求助電話,總領館會首先嘗試通過電話與學生正面溝通,大致判斷學生的心理狀況。掌握基本情況后,總領館會與學校學生服務部門或國際事務辦公室聯絡,請他們關注這名學生。同時,總領館會和該校學聯取得聯系,通過學聯向這名學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此外,在每年新生入學時,總領館教育組會在中國留學生比較集中的大學舉辦講座,介紹留學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和遇到問題該如何處理等知識。
中國駐墨爾本總領館教育組參贊趙江說,中國留學生在海外學習壓力大,總領館一直很關注留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墨爾本大學精神醫(yī)學系主任曾到總領館給中國留學生開講座??傤I館希望找到能用中文向中國留學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咨詢的專家。
(摘自一點資訊網2018年6月26日)